1.1 棗銹病
屬擔子菌綱銹菌目柵菌層銹菌屬是棗樹葉部主要危害,多在8~9月間高溫多濕季節發生蔓延成災。葉被害后出現褐色角斑而脫落,嚴重時葉全部脫落,只剩下棗吊和未成熟的果,造成大量減產和絕收,影響果品質量。
防治:(1)選抗病品種。(2)搞好修剪,保持棗園和樹冠良好的通風透光;(3)用180倍的倍量波爾多液于7月上旬、8月中下旬噴2次即可控制。
1.2 棗瘋病
病原為類菌質體,主要是中華擬菱紋葉蟬和凹緣菱紋葉蟬兩種,吸取病株汁液后帶病傳播。危害后棗樹生長衰退,葉變小,枝纖細,成簇發生,花梗細長,出現小分枝,花盤退化,花瓣變成葉狀,嚴重時整株死亡。
防治:(1)加強水肥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2)徹底清除病株、病枝,即可清除病源。(3)在防治棗樹蟲害時,于6~7月噴1605或氧化樂果1000倍液,防治葉蟬,該蟲對農藥很敏感,一觸即死。
2.1 棗尺蠖
屬鱗翅目尺蠖蛾科,1年發生1代,以幼蟲危害嫩芽、葉片,嚴重時全對葉片被吃光,后期專食蕾和花,影響棗樹的正常生長及開花結果。
防治:(1)用2.5%溴氰菊酯4000~5000倍液,樹上噴灑防治。(2)用蘇云金桿菌、殺螟桿菌、青蟲菌、松毛蟲菌等生物農藥0.5億~1億/mL,從4月下旬到5月中旬,葉面噴灑2~3遍。
2.2 龜蠟介殼蟲
屬同翅目堅蚧科,此蟲在棗區危害較重,常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產。1年代發生1代,7月中下旬為若蟲孵化盛期,若蟲危害枝葉,固定取食,孵化后7~10全部被蠟。若蟲排泄污染全枝,引起黑霉菌繁殖,使幼果早落,樹勢轉衰。
防治:(1)用40%水胺硫磷400倍液或50%西維因500倍液,連噴2次;(2)利用天敵,實行生物防治;(3)結合修剪剪去蟲枝,集中燒掉。
2.3 桃小食心蟲
屬卷葉蛾科,幼蟲在果內蛀食,嚴重影響產量和質量。1年發生2代,7月上中旬和8月中下旬分別為兩代幼蟲蛀果盛期。
防治:(1)用2.5%溴氰菊脂、殺死菊脂40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400倍液,樹上噴灑2次;(2)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1代蛀果幼蟲隨果落地,可撿拾落果,集中燒掉,減少蟲量。
2.4 光肩星天牛
該蟲屬鞘翅目,天牛科。1年發生1代,7~8月上旬盛期,是近幾年新發生的干基部害蟲;以幼蟲在棗樹干基部皮層危害,輕者樹體生長不良,造成落花、落葉、落果,重者整株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