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能得到林總偏愛的人,名叫王良。
“王良”這個名字,對于很多人來說也許比較陌生,這主要是因為他犧牲的比較早,還沒來得及在革命舞臺上大放異彩便早早隕落。但即便如此,王良仍然是紅軍歷史上不能忽略的一位“關鍵先生”。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工農紅軍的發展歷程中,紅四軍一直擔任著重要角色,而紅四軍軍長這樣的位子由誰來坐,自然也是馬虎不得的。第一位是誰呢?朱老總,這肯定是夠資格的。第二位呢?就是林總,這也是名副其實的。那第三位呢?正是王良。
僅僅是從這一點來看,能從朱老總、林總的手里接過大旗,帶領紅四軍這樣一支部隊,足以說明王良的過人之處。而這,也正是他能深得林總信賴的根源所在。
實際上,王良也算是一位老革命了,畢業于黃埔軍校第五期,早在秋收起義那會兒,他就加入了隊伍,后來井岡山會師,就成為了林總的手下,從此開始了二人的密切合作。
林總擔任營長時,王良是他的第一連連長;林總成為第一縱隊縱隊長時,王良就是第一縱隊的支隊長;林總升任紅四軍軍長后,王良又接替他擔任第一縱隊司令;林總升任紅一軍團軍團長時,紅四軍的位子又傳給了王良。
可以說,王良就是林總的第一心腹、第一傳人。
能有如此成就,林總的信任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還是王良自身過硬的軍事素質和過人的軍事才華。
時間回到1929年8月,正值紅軍第二次反圍剿作戰的關鍵時期,王良以兩個連的兵力重創敵軍五個團,徹底澆滅了敵人的囂張氣焰,在拿下黃洋界保衛戰大勝的同時,更鞏固了革命根據地。
一年之后的1930年12月,以十八師師長張輝瓚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卷土重來,重兵壓境紅軍根據地,結果還是王良挺身而出,不僅全殲國民黨十八師,就連張輝瓚也被活捉了!
歡慶之余,主席還特意寫了首《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來紀念這次大勝,我們不妨來欣賞一下:
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霄漢。
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
二十萬軍重入贛,風煙滾滾來天半。
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不周山下紅旗亂。
只可惜,如此英才卻在兩年后因為遭到福建武平反動武裝的偷襲而犧牲,這也成為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大憾事。
當然,最悲憤的人還是林總,在得知王良的噩耗后,林總罕見地暴怒,直接下令將當地所有反動武裝消滅干凈,片甲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