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師妹:在傷寒112方劑中用過多少次
甲森:10
小師妹:方劑用的白術怎么制
甲森: 炒燥、炒黑、土蒸、水漂。生白術削去皮,大火炙熟;
小師妹:白術治什么病
甲森:白術為健脾胃要藥,功能利水去濕,和中調氣,外科用托瘍瘡。
小師妹:在傷寒論方劑中怎么用白術
甲森: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
去桂加白術湯
桂枝人參湯
麻黃升麻湯
甘草附子湯
附子湯
五苓散
理中丸
真武湯
從傷寒方劑中看,白術主要用于燥濕。白術與小便利或不利沒關系。茯苓、豬苓是行水去濕。
小師妹:本草
甲森:氣味甘,溫,無毒。主風寒濕痹,死肌,痙,疸,止汗,除熱,消食。作煎餌,久服輕身,延年,不饑。
小師妹:解釋下本草
甲森:
風寒濕痹: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三氣雜至,以濕為主;
死?。?/strong>濕浸肌肉;
痙:濕流關節;
疸:濕郁而為熱,熱則發黃也;濕與熱交蒸,自汗而發熱;脾受濕功能失常,食不能消。白術功在除濕,所以主之。
作煎餌:白術內有油脂。生白術削去皮,大火炙熟,味甘質滋潤。
白術炒燥、炒黑、土蒸、水漂制成的白術,與內經不符。
【張隱痷】土有濕氣,始能灌溉四旁,如地得雨露,始能發生萬物。
【汪昂】白術 補脾,燥濕
苦燥濕:經曰,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甘補脾,溫、和中,在血補血,在氣補氣:同血藥則補血,同氣藥則補氣;
無汗能汗,有汗能止:濕從汗出,濕去汗止,止汗同芪、芍之類,發汗加辛散之味;
燥濕則能利小便,生津液;
既然是燥濕,又怎么能生津液呢?
【汪機】脾惡濕,濕勝則氣不得施化,津何由生?用白術以除其濕,則氣得周流,而津液生矣。
止瀉泄:凡水瀉,濕也。腹痛腸鳴而瀉火也,水火相激則腸鳴,痛甚而瀉。瀉而痛減者食也,完谷不化氣虛也。在傷寒下利,則為邪熱不殺谷也。久瀉名脾泄,腎虛而命火衰,不能生土也。有積痰壅滯,肺氣不能下降,大腸虛而作瀉者宜豁痰,有傷風泄瀉者宜散風,如脾虛濕瀉者宜白術。凡治瀉,丸散優于湯劑。
消痰水腫滿,黃疸濕痹;補脾則能進飲食,祛勞倦,脾主四肢,虛則倦怠。
止肌熱:脾主肌肉;
化癥癖:同枳實則消痞,一消一補名枳術丸,荷葉燒飯為丸,脾運則積化也。
和中止嘔吐,定痛安胎:同黃芪則安胎,黃芩除胃熱,白術補脾,亦除胃熱,和腰臍間血。蓋胎氣系于脾,脾虛則蒂無所附,故易落。和腰臍血者,濕除則血氣流行也。
血燥無濕者禁用。能生膿作痛,潰瘍忌之:補氣故也,凡脹滿忌用。白術閉氣,然亦有塞因塞用者。
肥白者名云頭術;燥白者名狗頭術;用糯米泔浸,借谷氣以和脾。陳壁土炒,藉土氣以助脾?;蛎鬯?,人乳拌用。潤以制其燥。
【千金方】有人病牙齒長出口,影響吃飯的,名髓溢,單用白術愈。
【容川】內含甘潤之油質,可以滋脾之陰,外發辛香之溫性,故可以暢達脾之陽,尤以浙產之油質最厚,可補脾之膏油,油不粘水,故能利水,其氣香味甘而苦溫,能升發,故補脾溫土,使脾土之氣上達,和肝氣以伸脾氣,為補脾之正藥。
【別錄】大風在身面,風眩頭痛,眼淚出,消痰水,逐皮間風水結腫,除心下急滿,霍亂吐下不止,利腰臍間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
【好古】理胃益脾,補肝風虛,主舌本強,食即嘔,胃脘痛,心下急痛,心下水痞,沖脈為病,氣逆里急臍腹痛。
【藥征】主利水也,故能治小便自利,不利,旁治身煩疼,痰飲失精,眩冒下利喜唾。
【甄權】治心腹脹滿,腹中冷痛,胃虛下利,多年氣痢,除寒熱止嘔逆。
【大明】反胃利小便,主五勞七傷,補腰膝長肌肉,治婦人癥瘕。
【靈胎】白術補脾補氣,蒼術燥濕發汗。
【禁忌】凡病屬陰虛血少,精不足,內熱骨蒸,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血,齒血,咽塞,便秘,滯下均忌,潰瘍用之反生膿作痛,忌與蛤雀桃李菘菜青魚同食。
宜忌: 燥濕利水宜生用, 補氣健脾宜炒用, 健脾止瀉宜炒焦用
小師妹:配伍
甲森:
白術@白芍 白術甘苦溫燥, 入脾經, 功能健脾燥濕以助運化, 兼能補氣安胎;白芍酸寒柔潤, 入肝經, 長于柔肝養陰以藏血, 并能緩急止痛.二藥相使為用, 共奏調肝和脾、補氣養血安胎之功效, 用于治療脾虛肝旺之腹痛腹瀉、脘悶脅脹、食欲不振;肝郁脾虛之胸脅郁悶不舒、善太息、經行乳房脹痛、月經不調以及氣血不足之面色萎黃、胎動不安等癥。
白術@蒼術 白術甘溫, 益氣健脾、燥濕和中, 功擅健脾, 補多于散;蒼術苦溫, 燥濕化濁、升陽散郁, 長于燥濕, 散多于補.二者伍用, 其燥濕健脾之功效更著, 用于治療寒濕內停之帶下清稀、色白量多;脾胃不健、濕邪中阻之食欲不振、納差嘔吐、胸脘滿悶以及濕邪下注、水走腸間之腹脹、腸鳴、泄瀉等癥。
白術@陳皮 白術健脾燥濕、益氣固表;陳皮理氣調中、燥濕化痰.二者伍用, 共奏健脾燥濕、理氣化痰之功效, 用于治療脾虛、濕阻、氣滯之脘腹脹滿、惡心嘔吐以及妊娠惡阻、胎動不安等癥。
白術@大腹皮 白術甘苦性溫, 補中益氣、燥濕健脾, 功擅補中而利水;大腹皮辛溫, 行氣消脹、利水消腫.二者伍用, 有健脾燥濕、行氣開壅、利水消腫之功效, 用于治療脾虛失運、濕阻氣滯之胃脘脹滿、食少倦怠、腹滿水腫等癥。
白術@防風 白術健脾燥濕和中, 固表止汗;防風祛風散邪、舒肝散郁理脾.二者合用, 共奏舒肝健脾和中、益衛固表御風之功效, 用于治療肝郁侮脾之腹痛、腹瀉以及衛氣虛弱易于外感之自汗、惡風等。
白術@茯苓 白術苦甘性溫, 補脾益氣、燥濕和中, 功擅健脾燥濕;茯苓甘平, 利水滲濕、健脾和中、寧心安神, 長于利水滲濕.二者伍用, 其健脾燥濕之功效更著, 用于治療脾虛濕困之頭暈目眩、胸滿腹脹、四肢倦怠、口淡不渴、便溏泄瀉以及水腫、小便不利, 或婦女帶下清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