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許多哲理比如先人們總結的朋友圈定律:人無癖,不可交,千百年來一直被人牢記。
人生在世,生也易,活也易,生活不易;人活一生,有偏好,有趣味,就是癖好。晚明文學家張岱說: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清朝文學家張潮他說的更形象: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上海灘大名鼎鼎的大佬杜月笙說:不吸煙不喝酒的人很自私,不可深交。和文壇大咖同氣相求如出一轍。為什么“人無癖,不可交”呢?因為沒有癖好,對什么都沒興趣,自然對人也沒感情,生活中沒有真心,對人能好到哪里?這樣的人,當然不值得交往。因為沒有癖好,生活必然乏味無趣,成大事者,不僅在事業上壯懷激烈,平時生活中通常不拘小節,亦有愛物成癡之癖。因為沒有癖好,往往在生活中必較患得患失,唯恐自己吃虧破了錢財,老話說:財聚人散,斤斤計較的人豈可深交。人可以沒有知識,但不可以沒有趣味。人生苦短如白駒過隙,活得有趣,才不枉人生對得起自己。人們常說人在錢沒了是苦逼,其實,無趣的虛度年華更悲催。
沒有趣味沒有歡樂就沒有良好的心態,心態壞了,人生終點站就要到了。所謂的趣味,就是要有一些“癖好”,因為人是群居動物,是社會關系的綜合,人不可以無知,更不可以無趣。無趣的人只是茍活,走到哪里都是負能量。有趣的人才會熱愛生活享受人生,人人有癖好,個個都有趣,才能構建和諧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如此,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在這個鴨梨山大的社會,才會多一份樂趣,少一些枯燥;多一份快樂,少一些痛苦;多一份真心,少一些虛情。人無癖,不可交;人無趣,不可處,實在是一條朋友圈的定律。多和有癖有趣的人交往,坦誠相見,三觀相符,趣味相投,其樂融融。如此,人們才會活出精彩人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