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新教師數學教學基本功的研究
——趙雅慧
摘要:新數學教師,特別是剛剛走上三尺講臺的數學教師,他們所具有的特點是:知識水平、自身素質較高,沒有教學經驗,教學基本功要比老數學教師遜色。本文簡單介紹了作為一名青年數學教師應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重點闡述了新數學教師應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基本功。
引言: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剛剛走出校園的青年教師有知識、有激情、有信心,他們期望著成為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但他們在教學基本功上要比老數學教師遜色不少,因此培養和提高新數學老師的基本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
下面就我校青年教師的培養過程闡述幾點:
一、數學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功
新的課程標準不僅從教育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評價等多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變革,而且對數學教學的本質、數學教學的基本要求,數學教師的作用都作出了明確的闡述。這些無疑都對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對剛入行不久的新數學教師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要深刻地理解透徹,上好每節課,提高教學效果就必須重視練好基本功
1把握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新教師首先要全面了解新課標的要求。針對此我校領導及時組織青年數學教師在開學初進行了數學教研活動,認真學習了數學新課標。了解到總體目標中突出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標價值取向,知道數學由注重雙基轉變成了四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雙能變成四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認識到數學教育是大眾的數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數學課程所設立的目標,是每一個身心發育正常的學生都能學好的,所以學好數學是每一個學生的權利。因此,新課標就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價值觀為核心,抓住了這一點,就是抓住了根本,找準了方向。老師心里只有學生,學生是老師的一切,做到想學生所急,教學生所需。
通過這次教研青年教師對新課標有了全面的認識,這就使他們在教學中能把握住基本教學方向,讓學生能健康持續的發展,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2鉆研教材、吃透教材、活化教材的能力.
3組織教學的能力.
所謂組織教學,包括課前的編寫教案,即把一節課如何開頭,如何引入新課,如何講解新課,怎樣提問等等都要寫出切實可行的計劃,組織教學還包括課堂上施教的能力,也就是把備課過程中所擬定的教學計劃付諸實施,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更重要的基本功。
我們學校在這方面對青年數學教師培養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的,首先要求他們提前手寫出詳細的教案,因為在寫的過程中可以增強記憶加強印象,同時也可以感受到某一環節的不足而及時加以改正。為了能讓他們寫出合格的教案,學校給出了教案的模式以供青年教師參考,寫完教案后征求老教師的意見加以修改,從而使教案更完備,達到力爭上好每一節課的目的,同時要求每位青年教師要聽老教師的課一學期達到20課時,老教師聽青年教師15節課,課后給以指導。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偶爾會出現一些突發事件,令原定的教學計劃不能夠完全執行或者實施,那么教師在課堂上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也是對教師組織教學能力的一項檢驗,還有一些學生想法很新奇,他們對于一些題目的解法很新奇獨特,這時老師就要及時的給予肯定,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反之,如果教師否定或者扼殺了學生新奇的思想,效果就不好。當然,這不僅與教師的基礎知識水平有關,也與教師組織教學的基本功有關,尤其是青年教師,要特別注意組織教學的能力的訓練。針對此我校組織青年教師觀看優秀教師的錄像課,讓老教師講授自己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對課堂上的突發事件的處理經驗和方法,使青年教師在教學中得到成長。
4啟發學生思維的能力.
同樣的一節課,不同的老師去上,效果肯定不相同,關鍵就在于老師能不能啟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果老師掌握了啟發學生思維的能力,講解過程中善于抓住教材中的“啟發因素”誘導學生積極思考,教師的教法又靈活多變。學生領略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就會主動學習,快樂學習,學而不倦。這就是所謂的啟發式教學。針對青年教師年齡和學生接近,他們的思想活躍,不會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校開展了新的教學模式:小組活動式教學。采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大眾數學的目標。
5良好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敘述概念或者進行邏輯推理的時候,要求教師能夠清晰、準確、通俗、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思維,從而使教師本身的語言能夠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因此,語言表達能力也就成為一種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對此學校要求青年數學教師在多聽老教師講課的同時,要寫出教學反思,以提高自身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6課堂小結的能力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懂得適時課堂小結更是一門藝術。“編簍編筐,重在收口”,良好的課堂小結設計可激起學生的思維高潮,產生畫龍點睛、余味無窮、啟迪智慧的效果。課堂小結是課堂教學環節中的重要一環,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還可以促進認知結構的形成,新知識模塊的建立,解題技能的優化和思想方法的提煉等。能否恰當地進行課堂小結,并充分發揮小結的作用,是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數學教師的基本功,當然還遠不止上述幾個方面,只是它與提高教學質量有著更密切的關系。教師,特別是新數學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加強基本功鍛煉,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
二、提高新教師數學教學基本功的途徑
新數學教師,在很多方面還不如老教師的教學業務熟練,基本功扎實,為此,新教師應積極主動地尋找多種途徑來提高自己的教學基本功:
1 教學實踐,自我訓練。
這是以自我教育為主的訓練方式,是基本功訓練的主渠道。教師根據新“教學方案”中數學教學的總體要求,制定目標明確的訓練計劃,從薄弱環節抓起,在教學實踐中有目的的增強自我教學功底,使基本功水平和教學效果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2 師徒對接,促進訓練。
基本功的訓練既要有獨立自主的個體性,還要有相互影響的群體性,因而對于新數學教師可以采用以老帶新,以好帶差的方式。
(1)組建“師徒配對”。學校為新數學教師選定一位知識功底深厚、有較高的課堂教學藝術,各方面素質上乘的優秀“師傅”,為他們“配對”,形成以老帶新。
(2)以教研組集體備課為中心,讓全體老教師帶好青年教師。對于新的數學教師,依靠數學教研組的力量,堅持集體備課,擴大青年教師的學習范圍,因為每一個教師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大家互為師徒,互幫互教互學,發揮群體智慧,共同提高。
3學校要為新數學教師的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
在新教師的成長過程中,學校要擔當起促進新教師成長和發展的重任,為其提供更好的充電機會。
(1)多聽課訓練。學校組織青年教師到校外聽優秀教師的課;兩所學校交流教研教師置換講課,從中汲取經驗,從而使新教師拓展思路,廣采博取,提高訓練效率。
(2)常規化訓練。學校各級領導為提高新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制訂了對新教師的聽課計劃,按時聽新教師的授課,根據自己多年授課的經驗加以具體的指導,加大了新教師的學習機會,進一步提高基本功的層次,從而彌補教學基本功的欠缺。
(3)學校定期開展教師教學基本功的競爭評比活動,激勵訓練。充分利用好競爭機制,把競賽評比引入到教學基本功的訓練中來,互相激勵造成良好的熱烈的訓練氛圍,促進教學基本功的訓練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結束語:
青年教師要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其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要進行長期的堅持不懈的努力,要努力苦練基本功,以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來吸引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并取得良好的課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