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老年癡呆?
老年癡呆是一組病因未明的原發性退行性腦變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潛隱起病,病程緩慢且不可逆,臨床上以智能損害為主。病理改變主要為皮質彌漫性萎縮,溝回增寬,腦室擴大,神經元大量減少,并可見老年斑 (SP),神經原纖維結(NFT)等病變,膽堿乙?;讣耙阴D憠A含量顯著減少。起病在65歲以前者舊稱老年病前期癡呆,或早老性癡呆,多有同病家族史,病情發展較快,顳葉及頂葉病變較顯著,常有失語和失用。
1907年,德國醫生阿羅伊斯-阿爾茨海默(1864~1915)首先對其進行描述。只有當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死亡之后才能診斷出他們患有此病,因為只有對大腦中中神經細胞的損失情況和衰退情況(腦組織的減少情況或者萎縮情況)進行 檢查后才能對這種病做出診斷。我們可以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腦中發現衰老的色斑(神經細胞喪失或者蠟狀的沉淀物,學名為淀粉狀蛋白)。它們通常位于靠近大腦中被認為是控制記憶和更高的認知過程(比如自我感知,解決問題和推理能力) 的區域。
在所有受到癡呆癥影響的人中,有近50%的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當癡呆癥患者的年齡超過85歲時,這個比例將增長到70%。阿爾茨海默病是漸進性的,衰退性的。雖然這種病在任何年齡都能出現,但是通常在60~70之間出現。當人們被診斷出患有該病時,通常還能活5~10年,然而新的研究顯示這種病的存活率正在不斷下降,目前,患上該病之后大約還能存活3.3年。
綜上所述,以上內容講述的是什么是老年癡呆?可以讓人們更好的了解老年癡呆,人們還要多吃蔬菜水果,多鍛煉身體,讓老年癡呆遠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