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你知道嗎?糖尿病患者要低鹽飲食!很多糖尿病人知道要注意飲食中糖及脂肪的攝入量,但經常忽視鹽的攝入量。研究表明吃鹽過多會升高血糖及血壓,糖友飲食必須限鹽。那么糖尿病飲食中如何做到低鹽飲食呢?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
糖尿病患者吃鹽過多有什么害處?
可引起血糖濃度升高而加重病情,長期攝入過多的鹽,還會誘發高血壓,加速加重糖尿病并發癥的發展。
專家介紹說,食鹽不僅能刺激食欲、增加飲食量,而且具有增強淀粉酶活性,促進淀粉消化和吸收的作用。食鹽過多的話,可增強淀粉酶活性,從而促進淀粉消化和小腸吸收游離葡萄糖,可引起血糖濃度增高,導致病情加重。
高血壓為冠心病的危險因子,多數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壓和肥胖,多吃鹽會使血壓升高,不利于高血壓的防治,故必須限鹽。長期攝入高鹽食物還會對胃黏膜造成直接損害,引起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
糖尿病患者飲食以偏清淡為好,應該在科學的指導下進行低鹽飲食。
糖尿病患者每天吃多少鹽才好?
這里有一個基本的要求。我國推薦健康人每日吃鹽總量不能超過6克,糖尿病非高血壓患者每日攝入鹽量應在5克以下,高血壓患者和糖尿病腎病患者不超過3克,如病情加重則限制更嚴,每日進鹽量不應超過1克。
低鹽飲食除限制食鹽的攝入外,還應減少含鹽的食品的攝入,如黃醬、甜面醬、醬油、咸菜、咸魚、咸肉、腌雪里蕻、咸泡菜等。糖尿病患者要提倡“食不達咸”,如果感覺咸了,一般食鹽就超量了。
因此,在糖尿病飲食中,低鹽飲食是一個基本原則。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每天的食鹽量最好不要超過5克,而一些比較嚴重的糖尿病患者則不應超過3克甚至1克。低鹽飲食要貫穿糖尿病患者飲食的始終。
糖尿病患者如何進行低鹽飲食?
糖尿病人進行低鹽飲食,首先要把好限鹽“入口關”。
烹調時盡量少放鹽和含鹽調味品,除使用限鹽勺外,還可采用餐時加鹽法。即在烹調或起鍋時,不加鹽或少加鹽,就餐時輕撒一點,這樣鹽分不會滲入菜中,而是均勻散在表面。舌部味蕾受到強烈刺激,既能喚起食欲,又能減少攝鹽量。
適當改善口味,用甜酸辣味代替咸味。盡量在家吃飯,少吃快餐、零食和包裝食品,應酬飯局多或者口味較重的人,應多吃水果和蔬菜,每周保證兩次出汗運動,因為出汗可以排鹽。
注意!這些高鹽食物吃不出鹽味:
由于人們無法參與食物加工的全過程,僅憑口感來判斷鹽分是否超標不靠譜,特別要警惕以下幾種鹽味并不突出的高鹽食物。
果凍。果凍熱量低,口感好,許多人把果凍當作日常零食使用。然而,果凍的制作過程中會加入含鈉的輔料,每100g果凍中也含有30mg鈉,被列入高鹽食物。
運動飲料。運動功能飲料日益受到年輕人的歡迎,然而1罐600毫升的運動飲料中就可能含有252毫克的鈉,如果不是長時間運動或出汗比較多的情況,最好不要把運動功能飲料當成水來補充。
小蘇打水或含有小蘇打的食物。小蘇打水中雖然沒有鈉鹽,但含有碳酸氫鈉,進入身體后與氯化鈉(鈉鹽)對身體的影響是一樣的。此外,市面上不少涼面會添加小蘇打來增加彈性,加上含鈉也很高的麻醬,鈉攝入量就容易超標。
掛面。愛吃面食的北方人平時炒菜、做飯放鹽并不多,但攝鹽量依然超標,血壓老降不下來,原因之一就是進食過多的掛面。制造掛面時會加入適量的鹽和堿,使其耐煮,但人們吃面的時候吃不出面的咸味,以為面里不含鹽,與以米飯做主食的人相比,以面食為主食的人就容易不知不覺中攝入過多鹽分。
白面包。據了解,2.5片白面含鈉量就超過600毫克,如果再涂上花生醬、果醬等調味料,很容易超標。此外,巧克力面包、菠蘿包、奶酥面包等含奶油越多的面包,含鈉也高,在同樣含鈉量的情況下,不妨選擇含鉀也高的雜糧面包,相互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