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大學生對寢室情誼越來越淡漠,不善于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在長沙高校中,一些輔導員表示,寢室矛盾也越來越凸顯。許多大學生與網友打得火熱,和室友形同陌路。
“被熬夜”讓乖孩子有苦難言
“都快凌晨了,談戀愛晚歸的室友‘嘩啦啦’地洗頭洗澡后,頂著濕漉漉的頭發,開著大燈,全然不顧全寢室人要不要休息,看起了小說。燈光直射在我的床頭,我用衣服遮住眼睛半個小時也沒睡著,真想跳起來把燈關了,因為擔心會引起爭吵,只得算了。”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的周舟已經熬成了熊貓眼,因為長期“被熬夜”,她白天無精打采,上課經常打瞌睡。
在長沙高校,“被熬夜”在大學寢室中是普遍現象。湖南大學的曾歡說,每個人作息時間和生活習慣不同,有的愛“煲電話粥”,有的愛深夜上網,有的早出晚歸,燈光和噪聲經常讓人無法入睡。
“昨天晚上為考試只睡了兩小時,本來想好好睡一覺的,剛一躺下,快要進入睡眠狀態的時候,一姐們兒就進來關門,‘砰’的一聲。瞬間驚醒,接著又快要睡著,‘呲啦’一聲拖椅子聲,再次驚醒。當第三次快要睡著時,另一姐們兒出門又是‘砰’的一聲。我完全睡不著了。”一大學生在考試前上貼吧求助怎么辦。許多大學生認為,“被熬夜”已經成為導致大學宿舍關系緊張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愛晚紅楓論壇、桃子湖吧等各高校貼吧論壇里,怎么對付“夜貓子”經常成為熱帖。“把床裝上床簾吧!你可以先去找幾根掛鉤,再在掛鉤上環繞一排鐵絲,然后再去網上或學校周圍的店里買那種宿舍專用的床簾。能隔光、擋視線,但是唯一的缺點就是不能隔音。”有人立馬在網上支招。
湖南師范大學的小輝,為了對付“夜貓子”,簾子、耳塞、眼罩備齊了。但她認為這一招只能減少干擾,而且隔著的簾子也讓她與寢室好友的交流減少了。
衛生狀況成寢室矛盾“黑匣子”
“剛進門就被嚇到了。”某高校輔導員一次下寢室檢查時說道。剛打開門,一股異味迎面而來,混雜著方便面、香煙、檳榔的氣息,讓輔導員瞬間掩鼻,面容錯愕。一眼看去,各種雜物盡入眼底,床上、書桌上衣物隨意放置著,各種廢紙屑、塑料瓶、可樂瓶、煙頭在地上橫七豎八地躺著,一盒剛吃完的方便面放在了角落。“以前認為男生寢室會比較亂,但是沒有想到這么亂。”
事實上,男生寢室關系一般比較和諧,但是很多時候,生活習慣等問題成為寢室矛盾的“黑匣子”,其中衛生問題是首因。有的喜歡在寢室就餐,有的喜歡抽煙,有的喜歡嚼檳榔,有的喜歡隨手亂扔紙屑,但可惜沒什么人喜歡搞衛生。
“寢室衛生總是沒人打掃,跟他們說過幾次了,但是都沒人聽。”中南大學小李說道。他們寢室總是有人有隨地亂扔紙屑的習慣,有時拿衛生紙擦下書桌凳子什么的就隨手丟棄了,但沒有及時打掃。還有一些同學很長時間都不洗一次衣襪,直到發出很強烈的異味就掛出去“自然風干”,或者很簡單地用水浸泡一下罷了。更有甚者,有些室友嚼完口香糖、檳榔等隨口就在寢室吐了,有時候進寢室還有可能不小心踩到。作為寢室長,小李曾經督促過室友,但收效甚微。“這種事說了幾次,也不好怎么說了,只能自己默默打掃干凈,畢竟都是一個寢室的。”
寢室出現“邋遢帝”,有的寢室訂立了寢規,規定寢室人員必須遵守的相互的約定。這一招令有的寢室有所改善,有的不僅沒效果,反倒影響了同學關系。
40%的大學生磨合期需三個月
武漢長江工商學院新聞專業學生對12所高校做的問卷調查顯示,40%的大學生經過三個月的相處,矛盾沖突會相對減少。當室友之間產生矛盾,30%的大學生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任由矛盾“順其自然”發展。16%的被調查者會讓矛盾“爛在肚子里”,悶著不出聲。僅有8%的大學生表示,寢室從未發生過矛盾沖突。
在長沙高校中,大多數大二以上的學生反映不再為寢室關系糾結。“剛進入大學時,最頭疼的就是寢室關系,大家來自天南地北、城市農村,生活背景和成長環境都不相同,經常因為小事而引發矛盾。”湖南大學大二學生莎莎剛進入大學時還時常向高年級學生取經,學習如何處理寢室關系,“經過兩年的大學集體生活,大家相互進一步了解,遇事從最開始的爭吵,到多了一份理解和包容,在這個‘小社會’中,成長了不少。”
90后如何應對“宿舍危機”
專家表示,造成90后大學生寢室關系緊張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比較自我;對社會了解較少,思想不夠成熟;成長環境太過優越,大多以個人為中心;獨生子女的嬌生慣養,許多事情是父母包辦。
中南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臨床心理學博士唐海波教授表示,90后孩子是個性鮮明的一代,因為不懂得寬容和換位思考,又缺乏人際交往技巧,宿舍間的矛盾日積月累,乃至出現“宿舍危機”,嚴重的還會誘發心理疾病。所以,90后大學生要學會心理調適,逐漸培養自己關心別人、考慮他人的習慣。不要放任自己的性格,不要太苛求他人,才能形成相互扶持的良好宿舍關系。(記者 徐媛 實習生 肖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