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新冠感染高峰的到來,多地教育部陸續通知:
“網課上到放寒假”,本學期不再返校復課!
中小學提前放寒假,期末考試取消!
“加長版”寒假的到來,孩子們歡呼雀躍。
可家長們卻犯起愁來,不知道怎樣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
有些家長甚至問老師:進入寒假,該怎么管住孩子?
遼寧省盤錦市前教育局局長魏書生說:“教育就是要管小事!”
在教育路上,正是那些看似無足輕重的小事,決定著孩子今后的高度。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終身老師。
寒假期間,請家長務必做好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往“死”里管住孩子這7點,勝過千萬句嘮叨。
01
管住學習:
假期是用來超越的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很多人贏在了假期,也有很多人輸在了假期。
有一項研究總結發現:
所有在假期中斷學習活動的孩子,都會出現學習滑坡現象。
根據牛津大學 Oxford Learning 的一項統計:
假期結束之后,大多數孩子的數學水平會倒退2.6個月;
開學后要花6周左右的時間,才能追回之前的水平。
所以說,學習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持之以恒。
世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有的只有日積月累的堅持。
所有優秀的背后,必定是辛勤的付出和努力的汗水。
孩子卷面上的每一分,都需要孩子用刻苦學習的汗水鑄就。
寒假期間,請家長管住孩子的學習。
告訴孩子,假期不是用來放縱的,而是用來反超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越努力越幸運。
02
管住手機:
別讓手機偷走孩子夢想
手機危害,比想象中可怕。
沉迷手機,很有可能毀掉一個孩子的前程。
國外曾發起一項調研,從全國各地普通家庭中選取了100名孩子。
然后分成兩組,一組是對手機沉迷的,另一組是不太接觸手機的。
十年追蹤研究后發現:沉迷手機的50名孩子中,只有兩人考上了大學;而不太接觸手機的孩子全部考入大學,還有十幾個人獲得了全額獎學金。
難怪有人說:“毀掉一個孩子,只需給他一部手機。”
孩子玩手機,難免會經不住誘惑。
如果只是玩一會兒也就罷了,但有些孩子已然沉迷其中,嚴重影響學習。
管住孩子的手機,家長要趁早用心引導。
約定科學的玩手機時間,并以身作則給孩子好的示范。
愛孩子,就不要扔給孩子一部手機。
03
管住懶惰:
自律是拯救懶惰的良藥
俗話說,十個孩子九個懶。
幾乎每個孩子都有懶惰的壞習慣。
尤其是在假期里,孩子容易放縱自己,越來越懶惰。
以至于好不容易坐下來學習了,便開始磨磨蹭蹭。
拿出作業本,卻遲遲下不了筆。
假期里懶惰的孩子,到底都輸掉了什么?
輸掉了假期里學習的時間、反超的先機,乃至于開學后出現成績滑坡現象。
沒有真正的笨孩子,只有被懶惰拖垮的孩子。
作為家長,一定要幫孩子改掉懶惰,養成自律。
學霸楊晨煜的媽媽說:“一定要在孩子沒有自主思考能力時,幫助他養成習慣。監督的過程很痛苦,因為你得時時刻刻盯著他,但定型之后,孩子未來的路會很好走。”
家長不在后面推,孩子永遠不會自己主動學。
做父母的要制定規則、時刻監督,幫助孩子去除本性中的散漫。
04
管住習慣:
金山銀山不如培養好習慣
假期是滋生各種壞習慣的溫床。
大部分的孩子,都在假期剛開始時就原形畢露:
作息不規律,熬夜、睡懶覺;
飲食不健康,暴飲暴食、偏食挑食;
玩手機無節制,經常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
好習慣的養成,需要長期約束。
但壞習慣的養成,卻只需要一時的放縱。
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家長需要管住孩子的習慣。
多一種好習慣,孩子就會多一份自信心;
多一種好習慣,孩子就會離成功更近一步;
多一種好習慣,孩子就多一種享受美好人生的能力。
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讓他養成好習慣。
05
管住規矩:
有原則的愛才是真愛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守規矩,無以成人。
家庭教育中,永遠不能缺少規矩。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說:“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時候,該說就要說,該立規矩就要立規矩。”
但有許多家長不愿給孩子立規矩,怕束縛孩子,壓抑了孩子的天性。
更不同意立規矩過程中的批評與懲戒。
覺得這不是愛,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然而,在只有愛沒有規矩中成長的孩子,往往會失去敬畏與感恩。
養廢一個孩子很簡單,就是一味順從他。
養好一個孩子也不艱難,只需從小給他立好規矩。
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在相互滋養。
罰你以德,訓你以尺,教你以愛。
在有愛的環境里,給孩子有度的教育。
有管,有教,有罰,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06
管住情緒:
孩子的情緒課需要補上來
作家奧格曼狄諾說:
“學會掌握情緒,做情緒的主人,是人生前行的關鍵。”
情緒對人的影響,力量驚人。
有心理學家對大量優秀的孩子進行了長期的觀察,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點:
善于調控情緒,能夠快速讓自己平靜下來。
情緒是一股力量,可以摧毀也可以創造。
擁有控制情緒能力的孩子,才能有機會擁有彩色、美好的生活。
教會孩子表達情緒,是父母的當務之急。
同時,要注意這三點原則:
拒絕質問、換位思考、以身作則。
家長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溝通交流。
傾聽孩子的真實心聲,尊重、鼓勵和支持孩子的正確想法。
在與孩子交流時,更要保證自己的情緒平和,做孩子情緒管理的榜樣。
教會孩子讀懂情緒,是一個家庭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
07
管住閱讀:
閱讀是開發孩子天賦的保證
作家尹建莉說:
“課外閱讀是一根神奇的'魔杖’,被點中的孩子學習能力都不差。”
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有調查發現,近七成中小學生每天課外閱讀時間不足1小時。
“閱讀量不足”,有可能成為孩子一生的短板。
想要孩子變得聰明、優秀,那就要用書來“喂”大孩子。
讓孩子讀自己喜愛的書,但書的內容一定是要健康的。
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讀書環境,打造“閱讀角”。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和孩子一起共讀,提高孩子閱讀興趣。
閱讀,是一個家庭最好的習慣。
讀古今中外的經典名著,廣泛涉獵百科常識書籍。
讓孩子愛上閱讀,越讀越多,越讀越好。
正如作家畢淑敏所說:
“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劃算的教育投資。”
08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但教育是一項需要持久付出、花費心血、耐心雕琢的工程。
孩子的教育,需要家長的用心和付出。
每個優秀孩子的背后,都是父母的奮力托舉。
寒假期間,請家長做好孩子的監督和引導工作,讓孩子度過一個快樂且有意義、充實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