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語文?語文就是生活!從最近發布的各地高考政策來看,作為小升初、中考和高考必考的重點科目,語文穩居第一學科的地位。而學好語文的關鍵就在于有效積累和運用技巧。
“應試”和“素養”真的水火不相容嗎?
很多人對“應試”教育和“素養”教育有著刻板偏見,總認為二者是水火不相容的。事實上,只要對近幾年語文改革有所了解,就會發現語文素養就是考試的重要內容之一。
作文作為語文必考項目,曾被認為是“八股復辟”,但是從近幾年的中高考的作文評分標準和高分作文看來,作文對于考生文化素養的綜合考評,占了越來越大的比重。時代在變,我們不可用停滯的眼光看語文的改革,語文考試就是考查語文素養。
如何保證語文成績和素養的雙提升?
成績的提升需要有效積累+考點技巧,將語文的五大模塊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并且讓語文素養帶入生活,語文學習將不再是枯燥低效的。
有效積累+考點技巧=語文。
盲目的閱讀是白費的。
在課堂上教給孩子閱讀每種書籍的方法,在課后啟發孩子發表看法,引導孩子做有效積累。同時,在課堂上給出中高考涉及每個考點的細致分析與可復制的解題技巧,讓孩子真正從會做“一道題”轉變成學懂“一類題”。
語基+文言文+詩歌+現代文=作文。
傳統語文教法是將五大模塊割裂開來,而筆者認為五大模塊是有機整體,互相關聯,作文則是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孩子學好語基里病句的知識點,就能在作文里寫出通順的句子;積累了文言文里相關的人物素材,就能在作文里增加例子;背誦了詩歌里的佳句,就能在作文里提升文采;理解了別人寫文章的方法技巧,就能在作文里加以運用。因此,只有打通五大模塊的語文學習,才是高效的學習方式。一篇好作文是改出來的。
孩子+老師+家長=全方位語文學習。
語文就是生活,所以孩子的語文學習不僅僅在課堂上。孩子的語文學習必須有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參與。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家長都能給孩子以有效的指導與啟發。因此,家長必須有一定的語文素養。我們鼓勵家長和孩子一同學習,孩子學習如何提升語文成績和素養,家長學習如何幫助孩子提升語文成績和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