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及過敏性疾病的診斷治療
針對真菌及過敏性疾病,6月13日—6月17日皮膚科將開設專診診室,每半日限掛號50個哦!
關愛家人
遠離真菌與過敏
隨著夏天的臨近,真菌及過敏性疾病越來越多地困擾著大家的生活,發作時瘙癢難耐,總讓人坐立不安。腳上的皮膚病都是足癬嗎?足癬會引起灰指甲嗎?馬拉色菌毛囊炎是怎么回事?蕁麻疹和濕疹能治愈嗎?
形影不離的足癬與灰趾甲
足癬,人們習慣稱之為“腳氣”,在夏季的發病率要明顯高于秋冬季節。30%-70%的成人有足癬史,輕重不同。
通常將足癬分為趾間糜爛型、水皰型和鱗屑角化型。
趾間糜爛型好發于第四與第五趾間以及第三與第四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皰干涸脫屑后,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此型易繼發葡萄球菌等細菌感染,并可導致嚴重的丹毒、蜂窩織炎等;
水皰型好發于足底、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需要與足部的濕疹進行鑒別。繼發感染時,可出現膿皰,應與掌跖膿皰病進行鑒別;
角化型好發于足跟部,主要表現為皮膚粗厚干燥、角化脫屑,癢或不癢。此型易被忽視,被認為單純的皮膚干燥,久之而發生皸裂、疼痛,影響行走。這種類型應與慢性濕疹、足部銀屑病、掌跖角化病等進行鑒別。
足癬其實是真菌在作怪,在公共浴室、游泳池或與患者公用拖鞋和腳布時,真菌可能就會爬上皮膚,繼而患上足癬。
很多人都認為足癬是小病,不足掛齒。然而,足癬除了會傳染自身其他部位皮膚以及造成家庭間傳染外,還會引起丹毒、蜂窩組織炎等嚴重并發癥。
人們通常講的灰指(趾)甲一般指的是甲的真菌感染,即甲真菌病,這只是甲疾病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甲病都非真菌引起,其病因復雜,可由遺傳、外傷、職業因素、系統疾病、微量元素缺乏、藥物副作用、甲周炎癥、甲下腫瘤等多因素導致,亦可為某些皮膚病,如濕疹、銀屑病、扁平苔癬等引起的甲改變。因此甲的病變不都是灰指甲。
在不明原因之前,千萬不可自行購買涂抹或封包所謂的治灰指甲的藥物或偏方,這些藥物大多腐蝕性強,易造成甲及周圍皮膚的糜爛潰破甚至感染。應該至正規醫院進行真菌檢查,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案。
甲真菌病多數由足部皮膚的真菌傳染蔓延而致,因此,在治療時應同時進行。
馬拉色菌毛囊炎由真菌中的馬拉色菌感染引起,好發年齡是青壯年,胸背、頸肩、上臂部屬于好發部位,散在對稱分布,孤立或密集但不融合,皮損為圓頂狀毛囊性丘疹或膿皰,直徑2-4mm。而“青春痘”好發于面部,胸背也可累及。常有粉刺和囊腫。
馬拉色菌為條件致病性真菌,絕大多數人皮膚存在這種真菌,但在一定特殊誘因下發病。常見的誘因如炎熱天氣、皮膚多汗油膩、使用大劑量廣譜抗生素或糖皮質激素等。
1、盡量去除誘因。2、皮損比較局限者一般外用抗真菌藥物,如酮康唑乳膏、聯苯芐唑乳膏等。3、本病容易復發,對于反復發作或皮損廣泛者需要口服抗真菌藥,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
慢性蕁麻疹能治愈嗎?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主要表現是皮膚上突然出現的風團,退了又出,伴劇烈的瘙癢,患者忍不住要搔抓。蕁麻疹病因復雜,環境中的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因素均可能引發本病,如受涼、感染、冷熱刺激、日曬、食物、藥物、飄塵、自身疾病等。當蕁麻疹反復發作,病程超過六周,為慢性蕁麻疹。
慢性蕁麻疹治療有效的標志是主觀瘙癢減輕至消失,客觀上風團明顯減少至完全消退。應在醫生指導下規范用藥,控制病情,也可達到長期不發作,減少疾病對生活的影響,提高生活質量。慢性蕁麻疹患者要注意:1、嚴格遵照醫囑用藥,足療程規律治療。2、注意避免已知的誘因和發病加重因素,避免復發。3、定期復診。
濕疹要如何護理?
濕疹是皮膚科常見的疾病,易反復發作,一般特征是瘙癢和皮疹,皮疹可以多形性,包括紅斑、丘疹、水皰、斑塊、鱗屑等,其瘙癢難耐,時常會影響睡眠和生活質量。濕疹也分為急性濕疹、亞急性濕疹和慢性濕疹。
雖然多數濕疹不會危及生命,但是由于劇烈瘙癢,影響工作和生活。如果是面部或手部的濕疹,還會影響患者的外表、社交和自尊。患者往往會急于就診。
1,選擇最適居住的生活環境,溫度25度左右,濕度50%左右,過度干燥或潮濕均不利于濕疹的治療。
2,合理飲食,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但也不建議盲目忌口。
3,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4,合適的皮膚清潔方法,洗浴次數不宜過多,不宜使用堿性太強的清潔用品,刺激皮膚,造成干燥和脫屑。
真菌和過敏疾病雖然有很大危害,但是只要我們及時發現,到正規醫院的皮膚科就診,規范治療、合理用藥,一定會遠離疾病,擁有健康美麗的生活!讓我們立刻行動起來吧!
文 / 朱敏,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副教授,任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真菌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真菌研究中心PI等職,擅長各種皮膚真菌病,白癜風、黃褐斑等色素性皮膚病以及帶狀皰疹、痤瘡、銀屑病等的診治。
本文為原創文章,轉載請與復旦大學附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