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一
小兵今年33歲,由于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熬夜、吃夜宵、嚴重缺乏鍛煉,導致他年紀輕輕就得了糖尿病,他卻沒有重視。直到他逐漸感覺走路時,腳底發麻、疼痛,和刀子扎、螞蟻咬一樣,稍微涼一點就跟掉進冰窟窿一樣,稍微和被子剮蹭都疼痛難忍,這樣的癥狀讓他近一年都沒法睡個整覺。而此時,他的小女兒剛剛出生三個月,作為家里的頂梁柱,心急如焚的小兵想要尋求一個穩妥的治療方式。
醫生仔細排查了其他疾病,確診他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由于小兵年紀輕,未來糖尿病病程長,若任其發展將會出現更嚴重的并發癥,如果不通過手術保住他的神經,截肢幾率很高。幸運的是,經過雙下肢神經顯微減壓手術,小兵的足部感覺在術后第一天就得到了恢復,術后兩周,小兵康復出院。
病例二
老陳今年67歲,患上糖尿病二十多年來,自認為血糖控制得還可以,直到兩年前,老陳發現自己走路開始“踩棉花”,并且兩只腳總感覺麻麻的。起初只是影響老陳走路,后來發展到睡不了覺,吃藥也不管用。近一年來癥狀更加嚴重了,腳掌一落地就疼,根本沒法走路。學醫的小外甥告訴他,這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于是他到醫院就診。
經檢查,醫生確認老陳具有手術指征,可以進行神經顯微減壓手術治療。術后兩周,老陳就能下地走路了。術后一個多月,老陳腳麻、疼痛的感覺全部消失。
糖友警惕腳上“螞蟻爬”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病變常累及雙側下肢、上肢神經。其中遠端感覺神經病變最常見,占所有糖尿病神經病變的50%以上。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常引起雙側下肢對稱的麻木、疼痛,癥狀從遠端開始,還會有襪套樣感覺、踩棉花感、蟻走感等。疼痛為自發性或誘發性,常見有電擊、針刺、火烤、撕裂樣疼痛,或因輕微的觸碰而誘發。感覺麻木的患者對溫度、觸碰不敏感,發生了燙傷、割傷、硌破后而不自知,發展下去會出現糖尿病足等嚴重問題。
神經肌電圖檢查可早期發現
怎樣才能早期發現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呢?
神經肌電圖檢查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診斷有一定價值,可發現亞臨床神經損害,在糖尿病早期,甚至出現臨床癥狀之前已有明顯變化,故有早期診斷價值。
神經減壓術可緩解麻木疼痛
正常人的神經走行通路中,存在許多處狹窄。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謝產物在神經中堆積導致神經發生腫脹,在遇到走行的狹窄處時,神經就會受卡壓,神經周圍的微循環就會損傷,這將引起一系列癥狀。手術將針對神經走行的狹窄處,解除神經卡壓,從而有助于神經恢復,緩解甚至消除癥狀。
我國有大量的患者遭受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的困擾,而通過減壓手術可以緩解疼痛、手麻、腳麻的癥狀。
作者:九院神經外科 張文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