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尾曲:蘇打綠 - 你被寫在我的歌里
每個孩子,都會對愛情抱有甜蜜的幻想。
每個父母也都會迎來,孩子離開自己,和另一個人共度一生的時刻。
也許舍不得,也許不愿意,但我們誰都無法阻止一個人走向婚姻。
婚姻是一個人一生之中最重要的選擇之一,選對了,就成功上了岸,一生安穩幸福,選錯了,就會深陷泥潭中,暗無天日。
我們雖然無法阻止孩子的離開,但我們卻可以告訴孩子哪些人不能托付,如此,也就是在為孩子的未來保駕護航。
01
控制欲太強的男人
“以愛之名”的束縛,只會讓人窒息。
以愛為名,干預他人的生活,活生生地把“我是為你好”變成了一種傷害。
最好的關系從不是控制,而是放手:承認彼此的不同,攜手面對未來。
正如分析心理學創始人榮格所說的:“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
朋友分手了,我們都為她感到惋惜,但她卻如釋重負。
“當時之所以答應和他交往,是因為覺得他特別在乎我。交往之后,他對我的在乎慢慢演變為控制,讓我覺得壓力很大。”
只要和朋友出去見面,他一定會問對方是男的還是女的?男的單身還是已經結婚了?如果是單身還是男生的話,那就該哄了;
即使和閨蜜出去玩,他也會查崗,要求拍小視頻給他看;
晚上一定會查手機,翻看通話記錄和聊天記錄......
“控制欲太強的男人,真的不能要。”朋友語重心長的和我們說。
人和人之間,哪怕再親密也要有屬于自己的獨立生活空間,越過了這個界限就會讓彼此都感到不適。
跟控制欲很強的人相處,會有很強的壓迫感、壓抑感和窒息感。
你會覺得你的存在好像總是在面臨某種威脅,你不可以舒展的做自己,你的好壞對錯完全掌握在另一個人手里。你無法按照你喜歡的樣子去生活。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這樣的感情與其說是愛,不如說是一個用控制欲建造出的牢籠。
所以,永遠不要沉浸在“在乎你”的假象中,一個強勢又自私的男人真的不能要。
02
沒有家庭責任感的男人
彎得下腰,扛得起事的男人,才是一個家庭的依靠。
擇偶的標準可以有所不同,但有一點一定是必須的,那就是要是一個獨立的人。
每個女人在為人妻,為人母之前,也是嬌生慣養的小公主,嫁給一個男人,是為了幸福和快樂,而不是去做保姆的。
如果嫁給了一個四肢健全,卻只會用嘴的“巨嬰男”,那之后的人生,是可想而知的操勞。
佳音跟丈夫結婚七年,孩子六歲,她演繹了典型的喪偶式婚姻和詐尸式育兒。
結婚那么多年,丈夫幾乎沒有做過一件家務,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下班就癱在家里打游戲等吃飯,有時候佳音出差幾天回來,家里有些食物都長蛆了,她丈夫也不會倒一下垃圾。
到后來讓佳音越來越難忍受的臨界點是:她生孩子的時候,丈夫公司組織在外面旅游。
而且,是知道明明知道自己生了孩子了,還完成了整個旅程,好幾天后才回來。
后來,忍無可忍的佳音選擇了離婚。
和“巨嬰式”的男人生活,是一場災難。
他們眼光短淺,只會想著當下的安逸,不會考慮未來的生活。
嫁給了這樣的男人,本想要的是一個遮風擋雨的避風港,最后才發現,生命中最大的風浪都是他給予的。
孟非曾說:
“結婚這件事,里面一定要有愛,沒有愛是不行的。但是我認為,結婚不能僅僅是因為愛,更重要的是因為習慣。”
所有的心甘情愿,都是源于“愛”。但再愛,也抵不過一次又一次的心寒。
所以,一個從不會體諒女人的男人,不值得你全身心的付出。
03
言聽計從的媽寶男
嫁給媽寶男,你的生活只有委屈。
因為,你所嫁的男人,與其說是找了老公,不如說是給自己找了個“兒子”,“新娘”成了標標準準的“新的娘”。
當婆婆的意見和你的意見相左,那當然是他媽媽更有道理;
當你稍微流露出一點不諒解,那當然是你不夠懂事;
當你對婆婆的所作所為耿耿于懷時,就是你氣量太小。
在每一個媽寶男心中,媽媽才是可以依靠的,而你,不過是他們之間的第三者。
娜娜婚前去公婆家,她看到老公對父母特別孝敬,心想:孝敬父母的人,人品一定也不會差,嫁給他準沒錯。
懷孕期間,娜娜彎不下腰。老公幫她洗腳,被婆婆看見了,婆婆說她讓一個大男人給她洗腳,不成體統。
娜娜解釋自己腰酸。結果婆婆還不依不饒,一氣之下,娜娜就頂撞了婆婆。
她原本以為,老公會站在自己一邊。哪知他沖她吼:“你怎么可以吼媽?你對長輩頂嘴,就是你的不對!”
他對婆婆言聽計從,一遇到她和婆婆發生矛盾的時候,他就會站在婆婆一邊,娜娜越來越覺得自己過得很憋屈。
自古家庭中的矛盾就是難以調和的,而這婆媳關系就是所有關系中最難相處的。
之前有個問題是:“為什么兒媳和婆婆之間有著天然的敵意?”
底下的回答也很直白:
“一婚姻中愛的缺失和匱乏,讓她與兒子捆綁共生在一起。二自己吃過苦,便不能看到媳婦享樂。”
話糙理不糙,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婆婆會將兒子當成自己生活的全部,她們潛意識中會將兒媳作為比較對象,會要求兒媳事事都按照自己的要求來做。
如果你的伴侶是一個“媽寶男”,那你的安全感不但得不到,甚至還要孤軍奮戰的和“母子同心”做著抗爭。
所以,如果你不是一個能放棄原則,忍氣吞聲和婆婆統一戰線的人,那請一定遠離媽寶男。
人,總是要面對離別的。
我們作為父母,永遠都沒辦法陪伴孩子的一生,我們能做的,就是告訴孩子,什么是對的。
婚姻,與其說是情投意合的結合,倒不如說是一場自我的修行。
女人,在婚姻中,擔起一個妻子和母親的責任,保證了家庭的和睦。
男人,在婚姻中,是一棵大樹,家庭的所有成員,都是責任。
婚姻的大考中,只有兩個人齊心協力,相互協作,才能平穩的度過。
所以,選擇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磨合。
愿每個孩子,都能遇到一個讓你心甘情愿走進婚姻的男人,哪怕晚一點也沒有什么關系。
如果你覺得文章不錯,歡迎分享轉發到朋友圈(文章經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