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霍光因何要推翻自己的決策輔佐漢宣帝?
霍光怎么也想不到劉賀會荒唐到這等地步,自己選定的繼承人會是這樣一副德行。怎么辦?任由劉賀胡作非為,將大漢江山這樣搞垮嗎?作為漢武帝臨終的輔政大臣,霍光儼然放不下心中的擔子,更不消得,若如此,將何面目九泉之下見先帝。
昭帝初,各種潛流涌動,但霍光還是憑借著其高度謹慎警覺的政治才干,穩妥的處理了上官桀、蓋主等一干人的謀反事件,并將大漢江山打理得井井有條。但可惜昭帝僅僅在位13年便匆忙離世,這身后的大漢江山又該何去何從呢?
昭帝無嗣,盡管在上官桀一案告破之后,霍光加強了對外孫女上官皇后的重視,并且讓她獨領風騷十余年,可惜上官皇后肚子不爭氣,始終未能給昭帝生下一男半女。這讓霍光甚為著急。但大漢朝不能一日無君哪,總要選個皇帝的。選誰呢?眾大臣多數建議選廣陵王劉胥,因為他是漢武帝眾子中唯一一個存世的。但霍光并不喜歡劉胥這個人,劉胥也的確行為不太檢點,愛好“倡樂逸游”,武帝對這個兒子也極不看好,因此他根本不在武帝后繼人的考慮范圍之內。霍光跟隨武帝多年,自然深知武帝用心。對于武帝看不上的人選,他自然不敢打包票。
這時候,有人上書說,“廣陵王不可以承宗廟”,深解霍光心意。順水推舟,霍光便與丞相楊敞等商議,迎接昌邑王劉賀入主京師。但劉賀太不爭氣了,用孫紅雷的一句經典臺詞形容他極為恰當——“給你機會你也不中用啊”!在位僅僅二十七天,而罪狀卻有上千條,這是何等的荒謬至極。劉賀的淫亂荒謬著實讓推他上位的霍光犯了難。
這確實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霍光怎么也想不到劉賀會荒唐到這等地步,自己選定的繼承人會是這樣一副德行。怎么辦?任由劉賀胡作非為,將大漢江山這樣搞垮嗎?作為漢武帝臨終的輔政大臣,霍光儼然放不下心中的擔子,更不消得,若如此,將何面目九泉之下見先帝。為此事,霍光晝夜消磨,輾轉反側,于是只好與楊延年、張安世等人商議對策,在得到楊延年的肯定下,他召集了眾大臣未央宮會議。“昌邑王行昏亂,恐危社稷,如何”?霍光一句破天,群臣“驚愕失色,莫敢發言,但唯唯而已”。而此時被安排好的一個角色出場了——田延年手握銅劍,指責霍光任由漢室江山如此被敗壞下去而無作為,有辜負當年先帝托孤的一片厚望,是大漢的千古罪人。這種畫面,在歷史的深處總時不時的被使用、升級、改版,但每一次總會都會制造出一些效應,打開一種新的局面。霍光聞言,趕忙謝罪,“天下匈匈不安,光當受難”。而其他前來議會的群臣也如觸電般趕忙“唯大將軍令”。
這樣,一樁改朝換代的事情達成了一致意見。霍光與群臣上朝奏明皇太后——上官太后,此時大約也就十五六歲,即霍光的外孫女。一個小孩子知道什么,當然是大人們怎么說怎么做了,出外的昌邑王劉賀及其群臣不得入宮門一步,就這樣劉賀等在禁門外被攔下了,但他仍一頭霧水,根本不曉得自己的皇帝要到家了。金馬門外,張安世將劉賀的群臣押赴廷尉,但此時他依然抱希望于霍光,但當太后詔到來時,劉賀才開始明白——自己要完了。
一篇奏疏三四十位卿家聯名上奏,才當了二十七天皇帝的罪狀被一一列出,劉賀被批得一無是處。在丞相楊敞抑揚頓挫聲情并茂地演說下,小太后也憤怒至極,無法忍受劉賀這個一無是處的東西。上官太后的幾個“可”,徹底打發了劉賀,就這樣,劉賀二十七天的皇帝之旅告以結束。霍光將昌邑王送到官邸,并告訴他,并非是老臣不幫忙,而是你自己的言行太荒誕,自絕于天。“臣寧負王,不敢負社稷,愿王自愛”。劉賀去了房陵,而追隨他的那幫臣屬則悉數被殺,但劉賀似乎對皇帝根本沒什么眷戀,大有得與不得它都在那里的感覺。沒有悲傷,也沒有歡笑,劉賀就這樣面對現實了。在房陵那個地方,雖窮困但養育著自己的兒女們。
霍光選擇了劉詢,也就是漢宣帝,時間證明這一次他選對了。宣帝為大漢創造了又一個盛世,無疑霍光是這個盛世最大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