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氣下陷,屬氣陷證的一種,多由氣虛發展而來,是指脾氣虛損,升舉無力,氣機下陷,降多升少,對臟腑維系升舉之力減弱,內臟器官位置相對下移,脾氣虛陷,可導致清濁升降失調,清陽不升,濁氣不降,故可并見少腹脹滿重墜,便意頻頻之癥,可形成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病癥。
在中醫看來,我們人的胸中有一股氣,叫“中氣”。如果你營養不足,氣不足,氣虛了,那么這個中氣就會往下走,人呢,就會常常感覺自己提不起精神來,手無縛雞之力,說話呢也有氣無力,臉色也蒼白、無精打采,頭容易暈。
因為氣不足,這吃進去的食物脾胃也沒有足夠的力氣運化,結果就會固持不住,人就容易拉肚子。嚴重的人呢,還會脫肛,甚至各種“下垂”:臉下垂、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等等。
脾呢,在五臟六腑中有著“升舉”的作用,也就是可以幫忙提拉。像我們的肌肉,就需要脾運化的水谷精微滋養,才會強健有力,否則就松松軟軟的。如果脾沒有好好地負責提升的工作,反倒下陷,那么韌帶啊、肌肉啊,就少了支撐點,沒了牽引作用,就很可能導致各種下垂,比如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等等。是不是細思甚恐?
導致中氣下陷的原因呢,追根溯源,還得怪脾不給力,脾氣太虛。
很多上班一族長期不吃早飯,中午呢又隨便點個外賣、吃個泡面應付,晚上到了下班時間點又在忙工作,錯過了吃飯時間,于是只能半夜吃夜宵、擼串,長此以往,脾胃就被折騰壞了。
再加上熬夜、吃生冷辛辣的刺激性食物、思慮過多等等,都會讓脾胃慢慢地變得很虛。
想要防止“中氣下陷”,還得健好脾,吃好飯。
該如何健好脾,吃好飯,把中氣提升起來呢?
要好好吃飯,一日三餐,再忙也別忘了正常吃。少吃油膩辛辣生冷的食物,少給脾胃的運化工作添負擔。不要老是大吃大喝,無節制地亂吃,又或是不規律飲食,忘了吃早餐,老吃零食,不好好吃正餐。
平時節假日、周末,不妨熬點兒山藥排骨湯、小米粥、猴頭菇雞湯等等健脾養胃的美食,給脾胃做做SPA。
如果防止中氣下陷?
少熬夜,你以為熬的只是夜,其實熬的還有氣血。大半夜不好好睡覺,還在擼串、吃夜宵,讓脾胃晚上還要高負荷運轉,替你加班,即便它們是勞模,也經不住長期的折騰。
放過自己,少思慮
你總是操心家里的雞毛蒜皮,總是擔心工作的事有哪些沒有完成好,生活中總是有過多的小想法,長期以往,就會導致脾氣郁結,影響運化工作,慢慢地就會脾虛。
學會放寬心,學會放過自己,學會與世界和解,給身心一個放松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