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作為父母的我們,都能智慧地養育兒女,修煉自己,收獲美滿的生活;
愿作為兒女的孩子們,都能堅韌不拔,陽光獨立,擁有幸福的童年!
養兒育女是父母一輩子的課題和修行。
在這個過程里,既不能只愛孩子,也不能不愛孩子,更不能偏愛一個孩子。
這是一份需要耗盡一生心血的“工作”,也是一份成就感,幸福感滿滿的“事業”。
那么,作為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好一個孩子呢?男孩、女孩教育的重點是否不一樣呢?
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提出:“養育女孩要有'三避’,養育男孩要有'三忌’”。
今天,一起來聊聊,是哪“三避”“三忌”。
養女有三避
(1)避重男輕女
雖然,我們現在提倡男女平等,但也不可否認,重男輕女的思想在某些地方依然存在。
有的父母或許不會明說什么,但總是不經意間把最好的都留給兒子,不經意間忽略和冷落女兒。
還會向孩子灌輸“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養女兒就是虧本”等觀念。
殊不知,長時間父母重男輕女的行為,會讓女孩內心缺乏安全感,留下一輩子的心理陰影。
其實,男孩,女孩都一樣,他們都是上天送給父母的寶貝,都是家庭的天使,應該一視同仁,無差異化對待。
(2)避免純富養
生活中,常聽見有的父母說“女兒要富養,男兒要窮養”。
某種程度上確實如此,因為只有自己的女兒見識過好的,才不會被外界的蠅頭小利輕易誘惑。
但如果父母只是單純地富養,卻是不可取的。
這種做法,有可能把女兒養成一個驕縱暴躁、沒有金錢觀、過度依賴父母的人。
其實,富養精神,比富養物質更重要。
我們“富養女兒”,不是一味的物質堆砌,而是帶她去見更開闊的世界,去見更多的美好,享受更好的生活。
(3)避免嬌生慣養
女孩,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就是家里的小公主,有疼愛在所難免,但一定不能嬌生慣養。
父母一味地對女孩嬌生慣養,其實不是愛,而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行為。
長期的嬌生慣養,會讓孩子失去自理的能力,就像溫室里的花朵一樣,不能見到生活“毒辣”的光,一見光,就被這個殘酷的世界擊垮了。
所以,父母即使再愛孩子,也要培養她有獨立的本事,這是給予她飛上藍天的能力。
養兒有三忌
(1)忌大包大攬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在家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家長不舍得他們吃一點點苦,對他們的生活大包大攬。
這樣的做法,很容易讓男孩子失去獨立的能力以及責任心。
而一個男孩如果沒有獨立的能力,是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的;一個男孩如果沒有責任心,是很難撐起一片天的。
所以,當孩子有了自理能力之后,父母應該適當地放手,讓孩子對自己的事情負責
(2)忌壓抑情感
男兒有淚不輕彈,這是一句耳熟能詳的話。
有的家長也將這句話作為教育男孩的準則來執行。
他們告訴孩子“不準哭,哭了就不喜歡你”“哭了就不是男子漢,是娘娘腔”......
于是,孩子不得不壓抑自己的委屈,不得不隱藏自己的真實情感。
但將情緒長時間郁結在心中,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
其實,哭只是人類表達情感最原始的方式。健康的孩子一出生,就伴隨著啼哭而來。
所以,父母請允許孩子哭泣,這不是懦弱,也不是沒有出息,而是讓孩子釋放情緒,表達自己的感情。
情緒是沒有好壞之分的,允許孩子正確地宣泄,做一個真實的自己。
哭,不僅僅是女孩的權利,也是男孩的權利,更是所有人的權利。
(3)忌過度溺愛
因為父母兒時所處的時代條件比較艱苦一些,所以,成為了父母之后就不想讓孩子吃苦。
就想把最好的都留給孩子,把滿滿的愛都傾注給孩子。
這無可厚非,但是溺愛和愛一定要區分開來。
溺愛,就是我愛你,所以,我不會讓你吃任何苦,你想要什么我就給你什么;
愛,就是我愛你,所以,我更希望你可以展翅高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父母一定要清楚,溺愛不是愛,而是害。
毫無底線的溺愛,只會將孩子的翅膀剪斷,讓他失去遨游藍天的機會。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一樣,每個家庭的教育方式也不一樣,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愿作為父母的我們,都能智慧地養育兒女,修煉自己,收獲美滿的生活;
愿作為兒女的孩子們,都能堅韌不拔,陽光獨立,擁有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