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勢洶洶的三高!心腦血管疾病的元兇!
三高并不是一個疾病!
三高并不是一個疾病的名稱,而是為了方便,大家把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三個疾病合在一起的統稱。為什么會把這三個疾病統稱為“三高”呢?
因為這3個疾病:
1、都是代謝性疾病;
2、都和我們的生活方式不健康有關系;
3、三高一個出現,另外兩個也容易扎堆出現,叫高聚集性;
4、三高都會增加損傷,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三高是如何定義的?
高血壓是指循環系統內血壓高于正常而言,通常指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綜合癥。對于中老年人來說,通常是以低于140/90毫米汞柱為正常,而高于160/95毫米汞柱為高血壓。
高血脂是指血中膽固醇或甘油三酯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因素,是心腦血管病發生發展的危險因素。高血脂癥是引發和加重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肝硬化、膽石癥、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圍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癥等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主要禍因,同時也是誘發腦卒中、心肌梗死、心臟猝死等導致植物人、癱瘓、死亡等的主因。
高血糖是機體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高于正常值。是機體內一個獨立存在的病理改變,病變部位在血液,病變性質是血糖代謝紊亂。高血糖的臨床表現,可以有顯性的癥狀,如口干渴、飲水多、尿多、消瘦;可以是隱性的癥狀,無明顯主觀不適。血糖高就是糖尿病,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怕的是并發癥,患者往往死于并發癥。
心腦血管病罪魁禍首就是“三高”!嚴重危害現代人的健康。
高血壓是如何損傷血管的?
高血壓是目前我國發病率最高的疾病,成人高血壓約在27.%%,幾乎每10個人就有3個人都是高血壓。
大部分高血壓不疼不癢,所以很多人不愿控制;目前我國高血壓的控制達標率不足20%,也就是100個高血壓的人,血壓降到正常的人不到20個人。
結果就是長期的高血壓,導致了血管損傷。
我們的血管就好比一個牛皮筋,本應該是富有彈性的,光滑的。
這個牛皮筋只能耐受120/80mmHg的壓力,可是現在高血壓,牛皮筋每分每秒承受的壓力過大。那就相當于我能使勁在拽牛皮筋。長期的過大用力,牛皮筋的彈性就會減弱,而且牛皮筋上容易長出小裂紋,也就是血管變硬了,血壓變得不光滑了。
血管變硬就是血管硬化,也就是動脈硬化。血管不光滑了,長出裂紋了,就容易堆積一些“血管垃圾”,也就是容易長出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
這就是長期高血壓對我們血管的損傷。
高血糖是如何損傷血管的?
專業術語叫糖尿病,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都有三多一少的癥狀,很多糖尿病人初期并沒有“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體重減輕”等表現。
所以有沒有糖尿病,得去抽血化驗,確診糖尿病后要積極控制。
長期的血糖過高,會導致血管內壁發炎。您想想我們手指頭破了,如果不消毒,就會發炎,發炎后會腫脹疼痛,甚至會壞死。我們得了肺炎了,我們會發熱咳嗽、無力、疲勞等等。
長期的血糖升高,會導致血管發炎(當然,這種發炎和剛才說的手指發炎、肺炎不一樣。但都叫發炎。),血管長期炎癥反應,那么也會變得不光滑,也會變硬,也會長出很多斑塊。
這就是高血糖對血管的損傷。
高血脂是如何損傷血管的?
高血脂其實分為兩種,一種是甘油三酯升高,一種是膽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
這兩種高血脂,都會造成血管損傷,但更為直接的,危害更大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我們體內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后,我們血管內就會產生更多的類脂質物質。
也就是老百姓說的“血管垃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越高,產生的“血管垃圾”越多。
這些“血管垃圾”就會逐漸堆積在血管內壁上,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血管斑塊。
三高的人都會心腦血管風險嗎?
長期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如果沒有發現,或如果發現了也沒有控制好,那么就容易造成血管硬化,導致血管斑塊形成。
血管斑塊長大了,就會導致心腦血管狹窄,會導致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血管斑塊破裂了就會形成血栓,血栓就會堵塞心腦血管,結果就是心肌梗死或腦梗死。
但并非所有三高的人都會血管堵塞,只是說三高的人血管堵塞的風險更大。尤其是沒有及時發現自己有三高,或者長期的三高控制不好的人,那么就會對血管造成長期嚴重的損傷。相反如果能及時發現三高,積極正規控制三高,那么就會大大降低血管損傷,大大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總之,三高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我們成年人,都應了解自己的血壓、血糖血脂水平。如果您有條件查體最好,如果您沒有條件查體,或不愿查體,那么衷心的建議您必須了解自己的血壓、血糖、血脂。不要輕視三高,不要忽視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