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個美好的家。
那到底,怎么樣的家才算好?
有的人說,天天吃山珍海味便是好;有的人說,年年能穿金戴銀便是好。
其實,那全都不算。
一家人和和睦睦,善良有愛,誠信守則,相伴永遠,才是最好的。
1
有謙有讓
還記得在我讀書時,隔壁家住著一對中年夫婦。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都會聽到他們為一些小事而爭論的聲音。
我原以為,他們的相處應該很不友好。
但我每次都會發現他們手挽手,笑容滿面地走過,似乎彼此感情非常深厚。
對此,我一直想不明白。
后來,我忍不住把心中的疑問說了出來,告訴了我媽。
我媽說:“傻孩子,一家人可以爭論商量,但不會吵吵嚷嚷,更不會為了一些小事而記恨對方。
等你長大了你就會知道,一個家最重要的是互相包容,有謙有讓。”
當時,我并沒有聽懂,越長大,才漸漸領悟到這番話的意義。
《增廣賢文》里曾經說過:
“父子和而家不敗,兄弟和而家不分,夫婦和而家道興。”
意思是說,父子和睦,家庭就不會衰敗;兄弟和睦,家庭就不會分裂;夫妻和睦,家道就會興旺。
是啊,一個家,沒有什么比和和睦睦更重要的事了。
彼此多一分包容,不為小事鬧矛盾,才能更好地維護一個家。
一個家,不是一場比賽,我們不必計較誰輸誰贏;
一個家,不是一盤棋局,我們不必爭論誰高誰低;
遇事不指責,大事有商有量,小事懂得原諒,才是一個家和諧的基礎。
2
善良有愛
《易傳》中記載過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經常行善的人家,時常會有許多值得慶賀的事發生;
而經常做惡事的人家,等待他們的,只會許多災禍。
都說,種什么因,就會得什么果。
一個家,倘若擁有善良有愛的家風,家庭就會興旺,子孫就會得福。
錢學森、錢鐘書、錢永健,相信這三個人大家都不陌生。
一個是中國導彈之父,一個是中國國學大師,一個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很多人都知道他們的豐功偉績,卻不知道其實這些豐功偉績的背后,源于錢氏大家族的一則家訓:
“心術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當無愧于圣賢;持躬不可不謹嚴,存心不可不寬厚。
信交朋友,惠普鄉鄰;恤寡矜孤,敬老懷幼;救災周急,排難解紛......”
總結來說,就是讓家人懂得善待別人,做人做事也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們常常對家人說,將來一定要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讓家庭富起來。
殊不知,善良,就是一個家最好的風水。
一輩子不求大富大貴,只愿能夠溫暖善良,就是對這個家最好的福報。
正所謂:心若善良,步步為香。
善良,猶如一個家中,一盞黑夜里的明燈。
它總能時刻地照亮著家庭中,每一個人前行的路。
3
誠信守則
曾子殺豬的故事,很多人都曾經讀過。
曾子的妻子出門去集市。然而,她還沒走出家門幾步,兒子就哭哭啼啼地追了過來,嚷著也要一起去。
可妻子心想,集市離家路程遙遠,兒子現在還很小,帶著他走太久實在不方便。
于是她對兒子說:
“兒呀,你在家等著我吧,我買些東西就回來。你不是愛吃豬肉嗎?我回來之后殺了豬就給你做好吃的。”
她的兒子一聽,果然不再吵嚷,乖乖地自己回到屋里等著。
妻子回到家時,她看到曾子正準備殺豬,著急地喊道:
“家里只養了這幾頭豬,都是逢年過節時才殺的。你怎么能拿我哄孩子的話當真呢?”
曾子說:“我們萬萬不可撒謊。孩子年幼無知,經常從父母那里學習知識,聽取教誨。
如果我們現在說一些欺騙他的話,不就等于教他今后可以欺騙別人了嗎?
雖然現在能哄過孩子,可日后他知道受了騙,就不會再相信你的話。這樣一來,你就很難再教育好孩子了。”
妻子聽后,心悅誠服地讓曾子殺豬,好讓她為兒子做一頓豐盛的晚餐。
孔子有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言而有信,遵守承諾。
都說孩子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
而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
講誠信,守諾言,用自己的行動做好表率,才能影響自己的子女成為一個言而有信、值得靠譜的人。
4
“家風正,遂人不斜。”
家風的好壞,影響了下一代為人處世的態度,更決定了一個家幸福與否。
一個家最大的不動產,就是擁有良好的家風,相處和睦有愛,互相包容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