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爺爺教我一副6味藥的方,上可消脂肪瘤,中可消痛風,下可消腿疼。行了一輩子醫應驗幾千人。
生在中醫世家,從小爺爺就是我的老師,22年前爺爺已到垂暮之年,他這一輩子沒出過村,前來尋他看病的人,數不勝數。
去世那天十里八鄉都來送行,臨走前嘴里還嘟囔著患者病情,把我單獨叫在床前,再次叮囑:千萬要將中醫傳承下去,要記得我教你的方子。
不久前來一位脂肪瘤患者,去醫院切除了2個疙瘩,誰知不到3個月脂肪瘤復發了10個,她很是無奈,在丈夫的勸說下,前來看中醫。
辯證后見方:半夏,王不留行,陳皮,黃芪,柴胡,青皮。
患者8劑時,小的脂肪瘤消失,大的變小有麻酥酥的感覺,前后20劑大小脂肪瘤已經消失不見,過去了半年不見復發。
大概半年后她又來了,這次是帶著她一位朋友,痛風了多年,每次都要喝止痛藥才能暫時緩解一下。
上次脂肪瘤的藥她感覺很神又不貴,也帶朋友試試,辯證后見方:半夏,王不留行,陳皮,黃芪,柴胡,青皮。
她看著藥方說:這不是和我上次的方子一樣嗎?你這一張方子治百病?
我笑笑說:天下哪有那么神奇的方子,你們雖病不同病因卻一樣。
她沒懂,朋友回去喝了11劑痛風老毛病多半散去,她知道后打電話問我,是否可以給家里老人服用呢?老人雙腿酸痛的厲害。
我辯證后說可以服用,同時將藥渣用水熱浸泡后,睡前泡腳,最終老人家的腿疼也恢復了。
其實這不是一個神方,而是這三人的病機都是一樣的,這就是一棵樹上結的不一樣的果實而已,根本原因都是一堆痰。
肝郁,則氣滯不行。氣不行,則津液不化。津液不化,則聚生痰濁,此時就有了西醫口中的脂肪瘤,在中醫看來不過是痰濁內積。
肝郁克脾土,令脾運化不及。運化失常,也會讓津液聚而成痰。痰濕郁久化熱,形成痰熱。痰熱郁積日久,形成痛風。
脾虛有濕,濕邪下注雙腿,故而浮腫發涼,濕邪越聚越多,成為痰濁堵塞經脈,不通則痛,故而發作腿疼。
半夏輔助王不留行燥濕化痰,王不留行上躥下跳,帶著藥性隨處發揮,不論是經脈還是血液內外,都可清除痰濁。
陳皮用來行氣除濕,解決濕邪凝聚過多,給體內造成的影響,還有清熱化熱之舉。黃芪一方面能健脾和胃,恢復脾胃的動力,另一方面能健脾除濕,協助陳皮。
柴胡和青皮,有梳理肝氣,解決肝郁氣滯之象,還可升舉陽氣,消腫為治本之舉。
這副方子不過是臨床常用祛痰之一,中醫看的不是病,而是在調人,只有找到迷霧下的真相,方子都是靈活的。
這張方子我用了有40余年,幫助了上千人,我卻很是悲傷,世上患者太多,但愿架上藥生塵,不愿世間有病根。
我每次看到可憐的患者,真想代為他們受過,我這一把老骨頭的人,沒什么可擔心的,唯獨放心不下千千萬的患者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