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炎、降尿酸、鎮痛,介紹7種治療痛風的中成藥:
四妙丸組方為鹽黃柏、蒼術、薏苡仁、牛膝,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利濕之功,用于因濕熱下注,經絡痹阻所致的下肢關節腫痛,痛處灼熱,筋脈拘急,關節屈伸不利,小便熱赤,舌質紅,舌苔黃,脈滑數,痛風性關節炎見上述證候者。
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四妙丸具有抗炎作用,能減輕關節炎癥,改善關節滑膜增生層次和炎癥細胞浸潤,還可減少尿酸鹽結晶釋放促炎因子,下調血清中促炎細胞因子,作用于腸道菌群發揮抗炎作用。
三妙丸組方為黃柏(炒)、蒼術(炒)、牛膝,諸藥相合,共奏清熱燥濕之功,在臨床上可用于濕熱下注,交阻于經絡、關節肌肉所致的痹病,癥見足膝紅腫熱痛,或關節積液,屈伸不利,或伴發熱,口苦而黏,日渴不欲飲,溲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急性痛風性關節炎見上述證候者。
二妙丸組方為黃柏(炒)、蒼術(炒),具有燥濕清熱之功,在臨床上可用于因濕熱下注,阻于經絡關節、肌肉所致的痹病,癥見足膝紅腫熱痛,或關節積液,屈伸不利,或伴發熱,口苦口黏,口渴不欲飲,溲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急性痛風性關節炎見上述證候者。
當歸拈痛丸組方為羌活 、茵陳、豬苓、澤瀉、黃芩、苦參、防風、升麻、粉葛、炒白術、蒼術(炒)、覺參、當歸、知母、甘草,全方清熱利濕,祛風止痛。用于風濕之邪侵人肌膚,閉阻經絡、關節,邪留日久,蘊化為熱,終成濕熱閉阻之證,癥見關節或肌肉局部紅腫、疼痛、重著,觸之灼熱或有熱感,足脛紅腫熱痛,口渴不欲飲,煩悶不安,溲黃,或有發熱,舌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痛風性關節炎見上述證候者。
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當歸拈痛丸具有抗炎、降血尿酸和腎保護作用。
痛風定膠囊組方為秦艽、黃柏、川牛膝、延胡索、赤芍、澤瀉、車前子、土茯苓,全方清熱祛濕,活血通絡定痛,用于因濕熱瘀阻所致的關節紅腫熱痛,疼痛較劇,多累及足拇趾跖趾關節,踝、膝及手關節亦可受累,伴發熱,汗出不解,口渴,心煩,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痛風性關節炎見上述證候者。
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痛風定膠囊具有抗炎作用,對滑膜組織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8水平有抑制作用,對急性痛風性膝關節炎有改善作用。
通滯蘇潤江膠囊組方為番瀉葉、秋水仙、訶子肉、盒果藤、巴旦仁、西紅花,全方開通阻滯,消腫止痛。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通滯蘇潤江膠囊具有抗炎和鎮痛作用,可用于痛風性關節炎的輔助治療。
穿虎痛風合劑組方為穿山龍、虎杖、忍冬藤、防風、威靈仙、土茯苓、川牛膝、川芎、萆薢、木瓜,全方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祛風除濕。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穿虎痛風合劑具有抗炎和降尿酸作用,可用于急性痛風發作的輔助治療。
#謠零零計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