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所謂氣血是指食物經過脾胃運化而成的生命能量。由此可見,脾胃在人體正常運轉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當人體脾胃虛弱的時候,通常會有以下五大異常表現:
每天和食物密切接觸的就是脾胃,脾胃就像是沖鋒在前線的士兵。脾胃虛弱的人最先表現出來的就是飲食上的異常。臨床表現為“兩少一多”:吃得少、吸收少、拉得多。食欲減退,茶飯不思;不進食卻仍覺得腹脹;大便不成形,腹瀉;日漸憔悴。
中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所謂“氣血”是指食物經過脾胃的運化而形成的生命能量。脾胃功能健康,氣血就源源不斷地被輸送到全身;反之,人們就會表現出神情倦怠、四肢無力、少氣懶言、行動遲緩等氣血不足的癥狀。
中醫認為脾胃虛弱總分8種,分別是脾氣虛、脾陽虛、脾不統血、中氣下陷、胃氣虛、胃陽虛、胃陰虛以及脾胃虛寒。而不管哪一種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人的睡眠質量。脾胃虛弱的人睡眠異常主要分為兩種:
1、睡不醒——精神不振,頭腦昏沉,總打瞌睡;
2、睡不著——頭重腳輕,身體困重,但是心悸、失眠、多夢。
脾主運化,所謂“運”,就是運輸;所謂“化”。就是轉化。脾胃就像是一臺小型的發電機,而人體就像是一個大型的工廠。工廠能否正常運轉,基本取決于這臺發電機能否工作如常。
1、運化水谷——水谷精微,濡養全身
2、運化水液——吸收水分中的營養物質,滋養全身
脾胃虛弱則運化差。若運化水谷異常,則常常表現出腹瀉、大便不成形的癥狀;若運化水液異常,濕氣在體內停滯聚集,則常常表現出水腫、小便不利等癥狀;脾胃濕熱的時候還可能會出現便秘或者黃尿。
脾主統血,主四肢。氣血不足時,首先表現出來的就是,面色晦暗或者蒼白;嘴唇可能“慘無血色”;指甲不再紅潤,沒有光澤;長期脾胃虛弱的人,還可能會出現脫發、頭發枯黃等癥狀。
醫生建議:調理脾胃,不如從以下這兩方面入手。
1、飲食調理
與其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脾胃虛弱的人群首先要從根本上去解決飲食的問題。絕大多數胃病都繞不開“吃”這個字。醫生建議選擇一些健脾益氣、祛濕養胃的食物,比如山藥、蓮子、炒薏米、茯苓、白術等等,煲湯、熬粥皆宜。
2、運動按摩
脾胃虛弱的人,多是氣血不足。適當的鍛煉,有助于疏通經絡,促進消化,增強食欲,從而改善脾胃功能。
此外,醫生建議選擇中脘穴、內關穴、合谷穴、足三里四處進行按摩,可以起到促進消化、理氣養胃的功效。
我是@全科醫生林浩帶你了解更多健康知識#飲食健康##健康解密##健康養生##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