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參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的功效,黃芪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等功效,但泡水不能使以上兩種藥物的有效成分完全析出,因此一般達不到治療效果。
西洋參:味甘、微苦,性涼。歸心、肺、腎經。西洋參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的功效。可用于氣陰兩虛所致之虛熱煩倦、咳喘痰血、內熱消渴(體內發熱伴隨多食多飲多尿等癥狀)、口燥咽干等。本品不宜與藜蘆同用。
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黃芪泡水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通過鞏固肌表來止汗),托毒生肌(排出毒邪,促進肌肉生長和傷口愈合),利水消腫的功效。
黃芪可用于治療脾氣虛或肺氣虛所致之乏力、食少便溏(糞便稀不成形)、久瀉脫肛、便血崩漏(月經量過多或點滴不止)、表虛自汗(由于肌表虛弱頻繁自然出汗)、水腫、內熱消渴、血虛萎黃等。不良反應或禁忌證尚不明確。
茶飲作用有限,不能替代藥物治療,因此若有身體不適,還需及時就醫。
本內容由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中醫科 副主任醫師 杜斌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