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看原始戶型結構圖之外的方法,如果需要懂得建筑常識,請推薦幾本我應該看的書,看完能夠達到基本上一個戶型中可以辨別哪些是承重墻,謝謝。
【豬小寶的回答(116票)】:
怎樣在沒有圖紙的前提下分辨承重墻和非承重墻?這個問題非常困難,或者說,這個問題需要專業基礎。就像醫生怎樣用聽診器、程序員怎樣寫python一樣,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明的。
之所以大家會關心這個問題,主要原因可能還是因為大家想知道裝修的時候到底哪些墻體可以改動、哪些墻體堅決不能破壞。本身問題也有“裝修”這個標簽,我就著眼于此,簡單的說一說吧。
雖然建筑結構的類型有很多種,但具體到住宅,種類就很少了。國內的住宅市場,木結構、鋼結構、土石結構在商品住宅中非常少見,沒有討論的價值。主流的結構體系不外乎三種:砌體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架結構。空泛的討論不容易說明問題,我就各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吧。舉例子并不能教會大家如何分辨,只是告訴大家,這個問題有多復雜,以及隨便砸墻的后果有多嚴重。
1. 砌體結構
砌體結構是最常見的住宅結構體系,90年代之前修建的、方方正正的、5層到6層的、老工房或者筒子樓或者單位福利房或者宿舍樓,基本都是砌體結構,或者俗稱的“磚混”結構。
上圖是一個比較典型的砌體結構住宅,兩室兩廳,相信大家都見過類似的房子。圖中涂黑的方塊是鋼筋混凝土構造柱,里面有鋼筋,這些是肯定不能破壞的。其余所有淡顯填充的墻體,都是砌體剪力墻,原則上,這些也都是不能破壞的。混凝土構造柱和砌體剪力墻,構成了整個豎向結構體系,承載所有的結構荷載。上圖是一個比較典型的砌體結構住宅,兩室兩廳,相信大家都見過類似的房子。圖中涂黑的方塊是鋼筋混凝土構造柱,里面有鋼筋,這些是肯定不能破壞的。其余所有淡顯填充的墻體,都是砌體剪力墻,原則上,這些也都是不能破壞的。混凝土構造柱和砌體剪力墻,構成了整個豎向結構體系,承載所有的結構荷載。
為方便大家看圖,我把天花板設置成透明,大家可以跟上面的平面圖對照一下。灰色的是混凝土,紅色的是砌體。砌體墻與透明樓板之間,是混凝土圈梁。事實上,每一片墻體都在為結構貢獻抗側剛度。為方便大家看圖,我把天花板設置成透明,大家可以跟上面的平面圖對照一下。灰色的是混凝土,紅色的是砌體。砌體墻與透明樓板之間,是混凝土圈梁。事實上,每一片墻體都在為結構貢獻抗側剛度。有的人可能會說,“我就拆一點點墻體,沒事的”。的確,拆一點點墻體,房子是不會塌下來,但是,地震的時候,可能剛好就差那一點點側向承載力......我并不是危言聳聽,大自然是很殘酷的,這一點點承載力的差異,導致的可能就是地震中幸存與倒塌的區別。
而且,一般砌體結構都是老房子了,可能當時修建的時候,設計、施工標準本身就不高,又上了歲數,老胳膊老腿已經經不起折騰了。所以,我的建議是,對于砌體結構,也不用辨別了,死了這條心吧,別再動拆墻的主意了。
不光不能拆墻,也不能拆構造柱,也不能破壞樓面梁和圈梁,更不能加墻。這些砌體結構的設計承載力本來就很勉強,有些樓板還是預制空心板,甚至個別的還有木樓板。千萬不要在樓板上加砌磚墻!輕則樓板開裂,重則樓板坍塌,非常可怕。如果確實需要,請采用輕鋼龍骨石膏板、蜂窩紙板、玻璃隔斷等輕質干法墻體。
2. 剪力墻結構
隨著土地價格的上升、市場需求的增加,5、6層的砌體結構已經不能滿足要求了。90年代中后期開始出現的高層住宅,大量采用了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基本上,9層、10層往上直到30層乃至更高的住宅全都是剪力墻結構。
上圖是個比較典型的剪力墻結構住宅,兩室兩廳,基本上是一梯三戶的中間那一戶。圖中涂黑的墻體就是鋼筋混凝土剪力墻,一定不要破壞。斜線填充的是砌塊墻體,原則上并不起結構作用,所以可以適當的改建。上圖是個比較典型的剪力墻結構住宅,兩室兩廳,基本上是一梯三戶的中間那一戶。圖中涂黑的墻體就是鋼筋混凝土剪力墻,一定不要破壞。斜線填充的是砌塊墻體,原則上并不起結構作用,所以可以適當的改建。
就像上圖所示,灰色的是混凝土,紅色的是砌體填充墻。注意,不僅僅是混凝土墻體不能破壞,混凝土連梁、樓面梁都不能破壞。就像上圖所示,灰色的是混凝土,紅色的是砌體填充墻。注意,不僅僅是混凝土墻體不能破壞,混凝土連梁、樓面梁都不能破壞。注意看,填充墻上方一般都有混凝土連梁,千萬不要把混凝土連梁一并砸掉。我見過一些野蠻裝修的,直接把這根連梁都鋸掉了,這個后果非常嚴重。
通俗的說,這張圖顯示的是混凝土主體結構,對比一下上下這兩張圖,下圖少掉的紅色墻體,就是可以拆除的部分。通俗的說,這張圖顯示的是混凝土主體結構,對比一下上下這兩張圖,下圖少掉的紅色墻體,就是可以拆除的部分。當然,跟砌體結構一樣,拆填充墻可以,但是不要隨意的加填充墻。如果一定要加,也跟砌體結構一樣,用輕質墻體,不要砌磚。另外,改建墻體的時候,保溫、隔聲都要自己打算好,不要不管不顧,一味野蠻施工,結果自找煩惱。
一些低烈度地區的住宅,或者層數比較低的住宅,可能采用了框架-剪力墻結構。當然,這種框剪并不算典型的框剪,大多數還是“帶少量框架柱的剪力墻結構”。跟剪力墻結構的區別,就是把部分比較長的L形的墻體換成了方柱子,別的地方區別并不大。一些低烈度地區的住宅,或者層數比較低的住宅,可能采用了框架-剪力墻結構。當然,這種框剪并不算典型的框剪,大多數還是“帶少量框架柱的剪力墻結構”。跟剪力墻結構的區別,就是把部分比較長的L形的墻體換成了方柱子,別的地方區別并不大。
我個人的意見,剪力墻或者框剪的填充墻,最好還是不要改動。填充墻雖然不作為結構構件,但它本身卻貢獻著抗側剛度。隨意的拆改,容易造成平面和豎向的剛度不均勻,對抗震不利。此外,現在的建筑設計一般都比較合理,沒有必要大拆大改,浪費時間精力,效果可能還不如最開始的好。
3. 框架結構
框架結構不太多見,主要是新建的6層以下的住宅,以及獨棟、連排、疊加別墅和洋房等,占據市場份額相對比較小。細分的話,還可以分成普通框架和異形柱框架,但其實都差不多,所以就不分開說了。
上圖是一個典型的花園洋房躍層住宅,采用的是混凝土異形柱體系,帶有少量的普通框架柱。圖中涂黑的就是鋼筋混凝土框架柱,矩形的是普通框架柱,L形的、T形的是異形柱。上圖是一個典型的花園洋房躍層住宅,采用的是混凝土異形柱體系,帶有少量的普通框架柱。圖中涂黑的就是鋼筋混凝土框架柱,矩形的是普通框架柱,L形的、T形的是異形柱。
把上層的天花板設置為透明,這就是這套躍層住宅的樣子。方便起見,門洞上方的混凝土過梁沒有畫。同樣,灰色的是混凝土,紅色的是砌體。那么,哪些部分是可以拆除的填充墻呢?把上層的天花板設置為透明,這就是這套躍層住宅的樣子。方便起見,門洞上方的混凝土過梁沒有畫。同樣,灰色的是混凝土,紅色的是砌體。那么,哪些部分是可以拆除的填充墻呢?
很簡單,所有紅色的填充墻都可以拆除,上圖就是拆完的樣子。很簡單,所有紅色的填充墻都可以拆除,上圖就是拆完的樣子。注意,只能拆填充墻,一定不要破壞墻體上方的灰色混凝土梁。相對來說,框架結構沒有結構墻體,所以改建的自由度很大。
但是,同樣也請注意,拆完之后不能隨意的加磚墻。如果要加,尤其是在原來沒有墻體的地方加墻,請用石膏板、蜂窩紙板、玻璃這些輕質墻體。另外,自己改建的時候也要注意施工安全,新建的墻體也要做好可靠的拉結措施,防止將來倒掉傷人。雖然是輕質墻體,萬一倒了也很麻煩,比如地震的時候玻璃隔斷倒了,即使沒砸到人,可能也會影響逃生的速度,甚至可能會阻斷逃生的路線。
總結
我個人覺得,沒有必要在裝修的時候改動墻體。何苦呢,浪費時間浪費錢,這些填充墻體不也是你花錢買來的。人家歐洲那些老房子也不砸墻,也不拆改,不照樣住著挺舒服的。砸墻的時間精力花在裝飾、美化上,要好得多得多。即使是填充墻體,隨意的拆改破壞也可能造成安全隱患,得不償失;如果野蠻施工,把結構墻體也破壞了,不光要惹官司,對自己的住宅結構安全也沒有絲毫的好處。
動手砸墻之前,建議冷靜的想想清楚,不要被裝修公司忽悠了。增加砸墻、拆墻、加墻的工作量,他們有更多的錢可以掙,當然愿意鼓動你砸墻。自己的房子自己愛惜,就算不為鄰居著想,也得為自己著想。上網罵開發商、罵磚家、罵“豆腐渣”工程的時候,不妨先想一想,自己有沒有砸過墻,有沒有危害過自己和鄰居們的結構安全。
【徐騰飛的回答(11票)】:
用拳頭砸,聽聲音
如果聽到的聲音很悶,那是現澆墻
如果聽到的聲音很空,那就是填充墻。
如果能拿到結構圖,剪力墻是用黑實線畫的。
【SunLau的回答(9票)】:
瀉藥。
非結構專業,僅供參考。
矮層住宅,基本都是磚混結構,除了薄墻(如 120mm)均為承重墻;
多層/高層住宅,多為框剪結構,外墻四角(但都不能砸)、厚墻(如 200mm)的兩端、電梯井、設備井周圍均為承重墻。
粗略用敲擊,拳頭即可,有共振聽起來通透的為填充墻,但靠近外墻的地方有些加保溫層聽起來會透但也是承重墻。
破壞粉刷層辨別的更靠譜,但除非是要砸意義不大。到物業索取/查詢結構圖紙靠譜,但記的是看竣工圖。
辨別更多是經驗,想深入學習了解國內住宅建筑結構標準。基本上結構的類型不多,建筑書店買各種 GB 國標標準即可。多和結構工程師接觸,他們幾句話就給你點透了。
手機碼字,隨后放幾張結構圖補充下。
【孫海昕的回答(2票)】:
找開發商要圖紙
【Van.Gogh的回答(7票)】:
中國的建筑商在建商用性住宅一般都會考慮平層單位能最大消耗多少套住房,他們能得到的最大利益是多少,而不是首先考慮住宅承重的最大下積壓力指數,所以你就是看了書也不一定能弄清楚住宅的理論性承重指數,建議你實際上手,有三種方法:
1,拿一個狼牙實心錘頭,不大卻很重,拿在手里敲墻,從一個邊緣開始,邊走邊敲,一直一面墻的另一個邊緣,敲的時候注意聽聲音,有一段是亢亢的空心聲音并且砸這一段的墻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墻有共振,那就說明這一段是空心磚砌起來的墻是可以砸的,但如果聽起來是實心踏踏的聲音,并且沒有共振的感覺,那就說明是水泥澆筑的承重墻,是不可以砸的。
2,看墻上方有無多余出來的梁,如果上方有多余出來的半個梁,一直到沒有墻的地方梁還在繼續延伸,那多半梁下方就不是承重墻。
2,結合物業規定多去看看你樓上樓下一模一樣戶型的人家,看看人家有沒有動的墻,跟著人家戶型走一般物業不會太怎么樣。
PS:新房裝修之前都會要去物業交納裝修押金,所以在沒確定是否是承重墻之前一定不能亂砸,不然押金打水漂是小,你們家出了安全問題那可就是整棟樓的大事了。
【劉毅的回答(5票)】:
分為三種情況:
1.砌體結構,所有的墻都是承重墻。
2.框架結構,所有的墻都不是承重墻,可以全砸了變成一個空架子。
3.剪力墻結構,這又分兩種情況了:
(1)如果題主的房子樓層比較矮,那么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
看到沒有,剪力墻比較厚,比填充墻厚,那么假如題主在房間里面看到墻突然凸出來了,就很有可能是剪力墻,也就是題主說的承重墻了看到沒有,剪力墻比較厚,比填充墻厚,那么假如題主在房間里面看到墻突然凸出來了,就很有可能是剪力墻,也就是題主說的承重墻了
(2)如果題主的房子樓層比較高,情況會變成這樣
剪力墻和普通墻是一樣厚的,這種情況,除了看圖紙就只能用儀器了,不推薦拳頭錘子之類的道具,說到底還是不能確定是否剪力墻。
除了這三種情況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在框架結構中加了剪力墻,但數量不多,這種情況同上,無法用肉眼判斷。
所以解決題主問題的關鍵就是辨別結構形式了
砌體結構好辨認,層數低(約為1~7),看不到柱子之類的東西,房子形狀規則,平面布置上下基本對齊,就基本可以判斷為砌體結構了。
框架結構,層數不等,一層的也有,但最高也就十多層,各個角落上都可以看到柱子,基本就可以判定為框架結構,如果建筑物比較大就要注意是否加了剪力墻。
剪力墻結構,層數高,十幾層以上,肯定是剪力墻了。
最后教題主一個辦法,用電鉆鉆個洞,看看里面是什么東西就可以判斷是否剪力墻了。
知乎用戶的回答(116票):
看了這么多答案,我還是忍不住要上來說一下。
1.對于磚混結構,可以粗略的認為,除了門窗洞口以外的所有墻都是承重墻。現階段,由于磚混結構的規范要求很多很細,畫圖施工都不方便,造價上的優勢幾乎沒有,所以,除了別墅,基本沒有開發商會用磚混結構來做住宅。
2.對于剪力墻結構,和框架剪力墻結構,剪力墻和框架柱是唯一的豎向承重構件。只有紙面石膏板隔墻這種輕質隔墻有可能通過敲擊發現里面是空心的以外,砌筑的隔墻和現澆的鋼筋砼剪力墻在交付了的房子里,完全沒有辦法僅僅通過望聞問切的方式知道其是否為砌筑或者現澆。
3.我預估你問這個問題是為了裝修改戶型,所以,最好的是,新商品房都會有一個房屋使用說明書,里面會有一個豎向承重構件的圖,里面黑色填充的部分就是豎向承重構件。
【袁知之的回答(1票)】:
一般,若墻上有梁便可稱它為非承重墻。其實現在國內住宅多為框剪結構,絕大部分的墻都不去承重了,這些墻在以前以磚混結構為主的年代已經受夠了,所以現代人更愿意把重擔交給梁。哈哈
【陳大東的回答(1票)】:
剛畢業的建筑菜鳥斗膽說兩句吧,說的不好請見諒。
在中國的話一般商品房分為多層 ,小高層,高層。多層一般都是磚混結構,內墻多為承重墻,少數為 非承重墻,在建筑施工圖中的粗實線部分和圈梁結構中非承重梁下的墻體都是承重墻。小高層和高層一般都是框架結構或者框剪結構,其內部一般都不是承重墻,內部墻體的主要作用是隔斷。一般從改造的余地上講框架結構的戶型要比磚混結構的要好,但是剪力墻請不要去碰,這里不展開講。
從建筑材料上看,磚混結構承重墻所使用的一般都是燒結淤泥多孔磚,(這塊我一直都沒搞清楚,請不要噴我)。框架結構或者框剪結構內墻隔斷一般都使用砌塊,但是使用砌塊對于內墻粉刷要求比較高,做的不好養護不到位容易開裂。
附部分規范:GBT21144-2007混凝土實心磚,混凝土實心磚GB 21144-2007-T,燒結普通磚GB5101--2003,燒結空心磚和空心砌塊GB 13545-2003,燒結多孔磚和多孔砌塊GB 13544-2011。
我在質監站,上班時間冒死解答,好了我去做事去了。。。。。
回答的很倉促 看不懂的請留言
最后邀請大牛@豬小寶 回答
知乎用戶的回答(116票):
最好的辦法是找圖紙來核對。如果沒有,那么專業一點的,做個鋼筋掃描,這是燒錢的檢測。如果不行,就試試下面的辦法
目前來說,磚墻已經很少作為承重墻(三四線城市不敢保證,農村也不敢保證),特別是六層以上的建筑,所以磚墻可以排除,磚墻中出現的200*200的柱子,大部分是構造柱,也是不承重結構。
對于出現的混凝土墻,除了上述的構造柱,基本上是承重的,尤其是墻的拐角處的轉角剪力墻、尺寸大于200×200的混凝土結構,因為砌筑后通常還要抹灰,因此需要鑿除抹灰層才能看得見。承重墻都是高標號混凝土,鑿開保護層可以看見很密的水平和豎向鋼筋,混凝土里有大顆粒的石頭,有這些特征的基本可以確定是承重墻。
另外可以通過回彈儀測試強度來確定是否承重,一般承重部分都是C30以上的,但是記得鑿除抹灰層哦,有時候回彈在抹灰層上會出現不到30的情況
【YuYeung Lo的回答(0票)】:
so easy.要么看圖紙,要么用專用小錘聽聲音,雖然抹了砂漿和其他涂料,但是結構層還是材質不同,一般高層建筑剪力墻會比較多,如果是6層的話一般是梁板柱是砼結構,其他一般是建筑要求的磚砌塊的什么的。
【linkinmars的回答(0票)】:
1、目測:一般墻體有兩種厚度 厚的是承重墻
2、找物業:直接索要戶型設計圖或直接找物業負責人確定承重墻位置
簡單的事情簡單辦
復雜的可以看這里
以下來自baidu百科
個人裝修時可以結合以下幾點簡單地區分承重墻和非承重墻:
1、從房屋結構上區分:一般地講,磚混結構的房屋所有墻體都是承重墻;框架結構的房屋內部的墻體一般都不是承重墻。
2、從房屋檔次上:一般的中低檔的住宅樓、別墅都是磚混結構的。高檔的都是框架結構的多。
3、從墻磚的材質上區分:一般標準磚的墻是承重墻,加氣磚的是非承重墻。
4、從墻的厚度分:150mm厚的隔墻是非承重墻,如衛生間,廚房出現較多。
5、根據梁與墻的結合處區分:采用的斜排磚的方法的一定是非承重墻。墻與梁間緊密結合的可能是承重墻;
6、通過聲音判斷:敲擊墻體,有清脆的大回聲的,是輕墻體,而承重墻應該沒什么太多的聲音。
7、室內的墻角或墻體半中有柱子凸出的十有八九是框架結構
【鄒牧原的回答(0票)】:
如是小高層以上住房,肯定是剪力墻結構,只要不用切割機,能敲得動,敲下來是磚塊的所有墻都可以敲
【Yifei的回答(0票)】:
只從戶型來看的話。。我覺得看不出來
【趙羨魚的回答(0票)】:
先看墻厚,厚度小于120mm的墻,隨便砸。
然后看樓高,如果是多層(7層以下)且室內能看到柱子,隨便砸。
如果多層,室內沒有柱子,但是每道厚墻(大于120mm)上方都有梁,此樓為框架結構(異形柱)。隨便砸。
如果大于7層,需判斷墻內是否有鋼筋(是否為剪力墻)。輕敲墻面,如果墻內是空的,可以砸。如果是實的,建議不要動。
知乎用戶的回答(116票):
買房是那模型能看啊。
【Cui Tyler的回答(0票)】:
還有就是判斷戶型中那些是磚牆那些是水泥牆。
原文地址: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