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幾個朋友合伙創業,如何分配股權?

【Alex蔣亞萌的回答(511票)】:

創始人股權分配的技術性問題大家有所討論。

一個問題:有的團隊非常注意這些分配股權要素,事后依然出現了分崩離析;有的團隊是拍腦袋決定的股權分配,但是一直團結到勝利的最后一刻。為什么?

這些技術性因素不是全部,甚至是次要的。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團隊分配股權,根本上講是要讓創始人在分配和討論的過程中,從心眼里感覺到合理、公平,從而事后甚至是忘掉這個分配而集中精力做公司。這是最核心的,也是創始人容易忽略的。

因此提一個醒,再復雜、全面的股權分配分析框架和模型顯然有助于各方達成共識,但是絕對無法替代信任的建立。希望創始人能夠開誠布公的談論自己的想法和期望,任何想法都是合理的,只要贏得你創業兄弟的由衷認可。

-------------------

寫到這,多說兩句。

股權分配的本質牽扯到兩個根本性問題:一個是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一個是獲取更多資源讓公司成功,從而創始人獲得巨大經濟回報(讓有能力的人來幫你,包括找有實力創始人和投資人)。

絕大多數情況下,對于一個創業公司的創始人,保持控制力和獲得經濟回報難以兩全其美。因為一個初創公司需要獲得外部資源來創造價值,而獲取外部資源通常要求創始人削弱其控制力(例如,不做CEO,讓別人加入董事會)。教我創業學的教授Noam Wasserman研究了457個技術型企業,做了一個有關創始人困境的很有價值的研究。(http://hbswk.hbs.edu/item/5543.html

創始人(們)需要坦誠面對自己,回答自己創業的原動力到底是什么。是獲得巨大經濟回報?還是按自己的意愿做事情?沒有對錯,只有是否忠于自己。答案清晰,就更容易達成自己的目標。如果,兩個都想要 (也沒有錯),反而最后容易一個也沒得到。

回到最初的問題,只有創始人坦誠面對自己的驅動力和欲望,和你揮灑青春共奮斗的創業團隊才能容易建立穩固的信任。

-----------------------------------

非常重要的一點,想起來。看到沒有人討論,加在這里。

股權劃分完了,必須要有相應的股權兌現約定 Vesting,否則股權的分配沒有意義。這是說,股權按照創始人在公司工作的年數/月數,逐步兌現給創始人。道理很簡單,創業公司是做出來的,做了:應該給的股權給你。不做:應該給的不能給,因為要留給真正做的人。

一般的做法是按照4~5年兌現。比方說,工作滿第一年后兌現25%,然后可以按照每月兌現2%。

這是對創業公司和團隊自身的保護。誰也沒辦法保證,幾個創始人會一起做5~7年。事實上,絕大多數情況是某個(些)創始人由于各種原因會離開。不想看到的情景是,2個創始人辛苦了5年,終于做出了成績。而一個干了3周就離開的原創始人,5年后回來說公司25%是屬于他的。

這個事容易忽略。如果股權已經分配好,忘了談這個事情,大家必須坐到一塊,加上股權兌現的約定。

【黃繼新的回答(205票)】:

在新興的互聯網企業創業時,共同創始人之間的股份分配,大多數時候并不是按照出資額、技術和智慧成果來進行權衡的。

出資額:在天使投資和創投機構比較密集的科技業,大量的創業項目是從一開始就拿到投資的,創始人幾乎沒有放錢進去,或者即使放也是名義上的非常少一點點錢。

技術:互聯網業是一個創新頻度高、小企業成長快的行業,同時互聯網技術的演進速度也是非常迅速的,互聯網技術的門檻,與硬件為主導的傳統科技業相比,是日益降低的。因此隨著互聯網公司的不斷涌現,獨有的技術專利和技術機密在互聯網行業越來越難形成競爭的門檻。

智慧成果:互聯網業是一個拼進化速度的行業,因此一個絕佳的創意或既有的智慧成果,如果沒有配上強大的執行力和自我更新能力,是很容易死得很慘的。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因此,共同創始人之間,影響股權分配比例的主要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 經驗和資歷的豐富度。設想:十年從業經驗、有過創業背景的 A 和在大公司工作了四年的 B 共同創業。
  • 對公司未來成長的貢獻。設想:一個偏渠道運營、技術門檻不高的互聯網公司,有商務推廣背景的 A 和有技術背景的 B 共同創業。
  • 獲取資源的能力。設想:與大量業內優秀人才交好、熟悉產業上下游各環節,容易獲得風投機構信任的 A,和一直埋頭苦干、鮮少抬頭看路的 B 共同創業。
  • 對產品/用戶/市場的精通和了解。設想:一個做互聯網消費級產品的公司,有在騰訊四年的負責核心產品運營經驗的 A,和有在外包公司六年的項目管理經驗的 B 共同創業。
  • 熱情、專注、堅定的程度。設想:瘋狂地花時間去思考/研究/打磨/優化產品、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懷疑他也能堅持下去的 A,和想法不多、但容易被鼓動、執行力超強的 B 共同創業。
  • 人格魅力、領導力。設想:A 和 B 共同創業,誰更能吸引人才加入、鼓動團隊的士氣、給大家持續注入愿景和理想、即使在最艱苦的時候也能保持團隊的凝聚力。

【曹毅的回答(32票)】:

繼新說得很好,就補充一點:合伙人之間在早期可以內部簽訂合伙協議,主要協商出現其中有伙伴由于能力不適、理念不合等各種原因造成離開后,其他合伙人有權利以什么價格回購他的部分或全部股權;另外合伙人之間的股份在一開始可以留出20%左右的活動池子,在公司運行中根據各自貢獻來進行分配。

【RoyLi的回答(94票)】:

以上答案雖然好,但是不適合初次創業。

首次創業,早期的時候,股份是不值錢的,死掉了就什么都沒了,而且失敗的幾率非常大,在這個情況下,創始人必須要將股權全部分出去,哪怕是全部員工持股,自己股份稀釋很多也要進行。因為你首先是要活下來,無論如何你不能死掉。而活下來最需要的不是別的,是士氣。

避免三個和尚沒水的問題請采用vesting方式,也就是需要3-5年才能兌現全部的股份,過早離職就被象征性價格強制回購。

問這個問題的人一般都是初次創業,在這個情況下學什么上市公司初期都是沒有任何必要的, 能以一個不錯的價格被收購就應該滿足了。 所以寧可成立一個股權結構在未來來看不算嚴謹的公司,也不要為了各種條條框框的限制而失去了人才和機會!

【趙楊的回答(14票)】:

補充一下,邵亦波的一個建議很好,為了使得初期不甚成熟的分配機制和不見得穩定的團隊保持一定的彈性,可以將所有創始人的股份分N年兌現(N取決于大家對于達成目標所需時間的多數共識),這樣如果出現有人離開,至少可以確保留下來的人有所得且仍有多余股份激勵后來者。

其實最關鍵的,仍然是信守承諾。

【何德文的回答(16票)】:

贊同亞萌就股權分配“人為本”的分析。

從現實情況看,馬云,柳傳志,任正非等都在其創辦的公司持有少量股票,而陳天橋、丁磊、史玉柱等在其創辦的公司具有控股地位。因此,很難說有包治百病的方案。

但是,創業公司的股權分配可以考慮以下幾個原則:

1. 事為大

只有先打下天下,分天下才有意義。

股權的配置,應該有利于團結大多數人群策群力把事業做好做大。如果公司事業做不起來,持有100%股票也是一張廢紙,沒有任何價值與意義;

2. 資源配置

公司的股權結構是表象,股權結構背后反映的是公司生存發展可以對接的各種資源,諸如團隊、技術、渠道、資本等。

3. 控制權

創業團隊與外部資本控制權的分配,創始團隊內部控制權的分配。

4. 情勢變更

主要是針對創始團隊。

如果創始團隊成員占有大量股份,但沒干多久就拍拍屁股走人,留下大家所有人為其吭哧吭哧打工,不公平,也無法起到激勵作用。因此,對創始股東的股票需要設置兌現(vesting)與回購制度(redemption or repurchase)。

歡迎大家拍磚。

【劉成城的回答(17票)】:

我覺得這篇文章會對大家很有幫助:《Joel Spolsky: 創業公司如何公平分配股權? 》http://www.36kr.com/joel-spolsky-fair-startup-ownership-split/

【Lartigue的回答(4票)】:

通常情況下創造的價值越多、越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合伙人所占的比例越大。

【熊偉銘的回答(14票)】:

第一個人60% + 第二個人20% + 第三個人10% + 員工期權10%

【周建軍的回答(4票)】:

從兩個方面考慮股權的設置,公司治理結構和團隊領導激勵。

第一、公司治理結構

一種就是一股獨大型,其他幾個即使聯合起來也不能控制公司的決策權;好處就是英明的老板可以高效、快速決策,適合環境變化劇烈的情形,而中國企業的生存環境受到政府、政策影響;劣勢就是如果老板錯了,沒有糾錯機制,企業就可能被帶向危險境地;未來也會面臨企業接班人的問題。

一種是多股均衡型,每個股東的股權數量相當,單獨一個人無法控制公司的決策;好處是股權分散,在重大決策上可以民主決策,團隊氛圍好、執行效率高;缺點是決策的速度比較慢,不太適合受傳統文化熏陶過深的團隊。

第二、團隊領導激勵

股權的比重、發放方式重點考慮一下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勵團隊,提高績效。

【湯凱諾的回答(10票)】:

要聚人心,先散千金,我一直認為是找對人,做對事才是關鍵,可以看見的利益太小,未來的蛋糕才夠大,千金散盡還復來。

【郭磊的回答(4票)】:

根據出資額來分配股權

技術、智慧成果等可以作為無形資產入股,大公司需要聘用資產評估公司、律師事務所進行專業評估,小型創業公司,最穩妥的辦法還是大家坐下來協商,達成一致。

基本的原則還是不要過于拘泥于比例,可以靈活一些,在股權分配上先不要一步到位,先用利潤分成、期權等方式處理股權。以項目順利運作、實現創業目標為最高目標,同時要書面約定,當出現相關爭議和糾紛時的解決辦法。

PS:不涉及干股,并且前提是已經同投資者達成了股權分配方案。

【郅帥杰的回答(5票)】:

看這里哈,關于這個問題他回答的相當專業。

http://www.36kr.com/joel-spolsky-fair-startup-ownership-split/

【陳止空的回答(11票)】:

覺得 邵亦波的”期權:為什么給,給多少,怎么給?寫的不錯“ 鏈接是: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b925fa0100foie.html

開跑上的創集 http://kaipao.me/collection?id=1 也匯集了網上很多不錯的關于股權分配的文章。

【劉平陽的回答(1票)】:

有個大股東是必須的, 大股東跟公司核心必須是統一的

【連長王江的回答(1票)】:

股權一旦定下來,也就意味著利益分配機制定好了。除去后期的調整機制不說,接下來干活的時候,每個人的努力和貢獻其實和這個比例沒啥關系,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就是最基本的要求。

【毛斌超的回答(7票)】:

我們企業一開始是70(管理+市場)、20(技術)、10(后勤行政),一開始就3個人,誰都沒有投什么錢。

后來引入了投資,做二股東,目前是52.5、20(投資方)、15、12.5,也基本確保大股東對企業的控制權。

不考慮外部投資的話,一開始的原始股東比較特殊,既是企業的經營者,又是企業的參與者、管理者,因此創業初期團隊的穩定很重要。讓大股東超過51%的持股比例是很有必要的,不至于出現股東之間的對決策的紛爭以至于影響到企業發展的情況。

【知乎用戶的回答(3票)】:

創業過,散伙過。

股權分配問題其實還是團隊內的人是否相互信任,老大必須只能是一個,就是大家都服的那個人,根據資歷來判斷,純屬扯淡, 資歷是可以量化的嗎?

本質上就和桃園三結義一樣的, 劉備、關羽、張飛, 他們是怎么定老大、老二、老三的?

確定了這個關系之后,再去分配具體的股權比例。

【胡偉帆的回答(2票)】:

http://chuangye.umiwi.com/2012/0213/60187_2.shtml

【Mike的回答(5票)】:

邵亦波的博客有詳細的說明,http://shaoblog.com/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好哥們合伙,股權如何分?
創業公司如何做股權分配和股權激勵?(果斷收藏)
【創業】創業公司如何設計合伙人股權的進入和退出機制(第1頁) - 財富 - 齊魯財富網--服務大眾的財經網站
創業公司如何設計合伙人股權的進入和退出機制
初創公司的合伙人股權的進入和退出機制設計-20151020
創業公司的股權分配核心是什么呢?又怎樣避免創始人被提出公司核心管理層呢?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丽水市| 隆尧县| 通渭县| 大同县| 闽侯县| 萝北县| 巍山| 揭西县| 泰来县| 佛坪县| 丹江口市| 陈巴尔虎旗| 那曲县| 延寿县| 深圳市| 都安| 新宁县| 刚察县| 奉贤区| 郸城县| 镇康县| 曲阳县| 定远县| 高青县| 兴文县| 屏东市| 曲沃县| 无为县| 宁波市| 铜鼓县| 衡南县| 大新县| 仪陇县| 左贡县| 久治县| 朝阳区| 深州市| 抚州市| 海城市| 墨江| 陇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