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于馮巖梅大夫好大夫在線個人網站
轉氨酶常常被列為一項體檢項目。有的人發現自己轉氨酶升高,非常恐慌。轉氨酶高是怎么回事呢?
轉氨酶主要包括谷丙轉氨酶(ALT,也稱丙氨酸轉氨酶、GPT)和谷草轉氨酶(AST,也稱門冬氨酸轉氨酶、GOT)。ALT主要存在于肝臟中,AST大量存在于心、骨骼肌和其他器官中。當這些組織器官的細胞受損時,轉氨酶便會釋放到血液里,這時血清轉氨酶便會升高。
轉氨酶正常值通常為0—40U/L。由于檢測方法、儀器等不同,各實驗室檢測值有所不同。約有2.5%健康人群的血轉氨酶會輕度升高,而且在同一天的不同時間檢查,結果都可能不一樣。如劇烈運動后、過度勞累時或檢查前吃過油膩食物、服用某些藥物等,都可能使轉氨酶暫時輕度偏高。在這些情況下,好好休息,過一段時間再做檢查,可能轉氨酶水平就正常了。
轉氨酶持續升高病因很多,要引起足夠重視
1. 病毒性肝炎
是引起轉氨酶高的常見疾病,主要包括甲、乙、丙、丁、戊型肝炎,還有些如EB病毒、巨細胞病毒等也可以引起轉氨酶升高。
2. 肝硬化、肝癌
部分患者會出現轉氨酶升高。
3. 藥物性肝損害
某些藥物或化學制劑如抗結核藥、化療藥、紅霉素、安眠藥、解熱鎮痛藥、避孕藥,還有某些治療銀屑病的中藥等,可以造成肝細胞損傷。停用這些藥物后,轉氨酶水平會恢復正常。
4. 酒精性肝病
長期大量飲酒(一般指超過5年),折合乙醇量為男性≥40g/d,女性≥20g/d;或2周內有大量飲酒史,折合乙醇量>80g/d;
換算公式:乙醇量(g)=飲酒量(ml)×乙醇含量(%)×0.8。
5. 脂肪肝
酗酒、肥胖、三高人群、久坐少動者,均很有可能存在脂肪肝。
6. 自身免疫性肝炎
常見于女性,往往伴有其他癥狀如口干、眼干、脫發、光過敏、關節疼痛等。
7. 膽道疾病
如膽囊炎、膽石癥急性發作時,除伴有發熱、腹痛、惡心、嘔吐、黃疸等情況外,還可引起轉氨酶及膽紅素高。
8. 心臟疾病
如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時,可引起轉氨酶高。
9. 其他疾病
如肺炎、傷寒、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吸蟲病、瘧疾等,也可引起轉氨酶高。
轉氨酶越高不代表病情越嚴重
比如,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人在發病期,轉氨酶水平很高,經過短期休息和治療后,很快會恢復正常。服用對肝臟有毒性的藥物,停藥后幾天就可恢復到正常。
肝衰竭時,因存活的肝細胞少,釋放到血液中的轉氨酶很少,轉氨酶反而隨病情惡化而降低。還有些慢性肝炎患者甚至發展至肝硬化,轉氨酶可能都是正常的。
看轉氨酶升高幅度區別急性還是慢性肝損傷
急性肝損害時,轉氨酶常超過400U/L,甚至上千。尤其是非常高的轉氨酶大多見于因急性缺血或中毒造成的肝損傷。急性病毒性肝炎時也常常出現轉氨酶急速上升。
慢性肝損害指轉氨酶升高持續時間超過半年,或超過半年的時間中有數次升高。轉氨酶一般低于400U/L,有的甚至低于100U/L。常見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其中15%—50%慢性丙肝患者轉氨酶甚至持續正常,而肝臟病理提示已有炎癥。
持續轉氨酶高警惕肝硬化、肝癌
一時的轉氨酶高,需要再次復查,如果持續轉氨酶高應引起重視。而特別要注意的是轉氨酶水平不是很高,大多在100—200 U/L之間,或者小于100 U/L的慢性肝炎病人最需要重視,因為這類病人的人數最多,病情持續發展,最終要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癌。慢性肝損害時,出現轉氨酶急性大幅度上升,須警惕病變急性加劇的可能。
AST/ALT反映肝損傷嚴重程度
在肝細胞中,ALT存在于肝細胞液中,細胞膜的輕微損傷即可出現ALT明顯升高。AST主要存在于線粒體(位于細胞液中的一個結構)中,當肝細胞損傷較重時,AST會大量釋放入血液,造成血中的AST明顯升高。因此,AST/ALT一定程度上反映肝損傷的嚴重程度。在臨床中常見肝硬化患者AST/ALT>1.0。
值得注意的是在酒精性肝病中,約80%的病例AST/ALT>2.0;在藥物性肝損害時,一般AST超過ALT,可能與損傷機制有關。另外,在應用降酶藥物的情況下,有的人ALT下降較快,但AST較難恢復正常,也會影響到AST/ALT比值。
發現轉氨酶高,不要驚慌失措或者濫用藥物,應該去正規醫院做相關系列檢查,判斷疾病原因及程度后進行針對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