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一般指足癬
足癬(俗名“香港腳”、腳氣),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膚損害往往是先單側(即單腳)發生,數周或數月后才感染到對側。水皰主要出現在趾腹和趾側,最常見于三四趾間,足底亦可出現,為深在性小水皰,可逐漸融合成大皰。足癬的皮膚損害有一特點,即邊界清楚,可逐漸向外擴展。因病情發展或搔抓,可出現糜爛、滲液,甚或細菌感染,出現膿皰等。
腳氣的類型
有以下幾種類型:
1.水皰型
多發生在夏季,表現為趾間、足緣、足底出現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皰,疏散或成群分布,皰壁較厚,內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皰,撕去皰壁,可見蜂窩狀基底及鮮紅色糜爛面,劇烈瘙癢。
2.糜爛型
表現為局部表皮角質層浸軟發白。由于走動時不斷摩擦表皮脫落,露出鮮紅色糜爛面;嚴重者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皮膚均可累及,瘙癢劇烈,多發于第3、4、5趾縫間。常見于多汗者。
3.鱗屑角化型
癥狀是足跖、足緣、足跟部皮膚腳趾增厚、粗糙、脫屑,鱗屑成片狀或小點狀,反復脫落。
為什么腳氣反復發作?
一、真菌很難被殺滅,在零下6℃左右的環境里能長期存活;在120℃的高溫中,10分鐘內不會死亡;在脫離活體的毛發、指(趾)甲、皮屑等上面,毒性還可以保持1年以上。
二、腳氣的治療方法基本靠藥物,大家在治療時一定要堅持治療。但有些腳氣患者使用抑制真菌的藥物治療,當腳氣癥狀稍有好轉后便停止用藥,其實真菌并沒有被徹底殺滅,過一段時間又會“卷土重來”,造成“復發”。
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一些患者在治愈后,由于不注意,與其他腳氣患者共用拖鞋、盆、毛巾等物品,或是在游泳池等特定場合又接觸了真菌,就可能又得腳氣,這叫做“再感染”。
四、一定要樹立良好的治療態度,有些患者得腳氣后不去咨詢專業人員,自己買點消炎藥涂上了事,腳氣的藥物治療不規范,這樣做雖然可以暫時止癢,造成腳氣好轉的假象,但沒有抗真菌效果,病菌不能被殺死,反而會更加猖獗,還會干擾甚至阻止局部免疫反應。
腳氣反復發作怎么辦?
治療:選準藥物、徹底殺菌是關鍵
其實,腳氣絕不是不治之癥,只要規范用藥,腳氣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主要應做到以下兩點:
1.選準藥物
腳氣是由真菌引起的,治療時必須選抗真菌藥物,而不能選擇激素類藥物。用激素類藥物只能暫時緩解腳氣因真菌生長引起的瘙癢、紅腫等皮膚炎性癥狀,而不能殺滅真菌。
2、用足療程
抗真菌藥物必須嚴格按照療程使用,才能夠起到“殺真菌治腳氣”的效果。很多腳氣患者使用抗真菌藥,癢了才用,不癢就停藥。
如何做,有助于將腳氣斬草除根?
1、腳氣是一種慢性且頑固的皮膚病,所以應樹立治愈信心,并堅持用藥,避免中途放棄,癥狀好轉后應繼續用藥,以免復發。
2、腳氣應分型進行治療,所以切忌亂用藥,以免導致越來越嚴重,有些藥雖然能起到止癢的作用,但并不能去根,所以發生腳氣后,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3、腳氣在用藥時,應根據病變來用藥,應按照醫生囑咐用。
4、腳氣發生感染時,就不能按一般的治療方法,應先處理感染。
來源:搜狐網等
你可能還喜歡看:
點擊下方“訂閱”本號,自己的健康自己做主,每天學習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