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寫下這個題目,我為此感到震驚。中國的婆媳關系相處之道,儼然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幾千來,從未從根本上解決。
而我一弱女子要來談這樣一個重量級話題,實在顯得有些狂妄。但我又并不會因此,而舍棄自己對此的看法和觀點。并在此,分享給各位讀者!
在我看來,國內的家庭不僅婆媳關系難處,就連夫妻關系、父母與子女關系、兄弟關系也不見得處得多好。
以大多數家庭的相處之道,處不好是正常的,能處理好則是少有的。所以,也大可不必去悲嘆為何婆媳關系如此難處。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本就難處,并非只是婆媳關系。
所有處不好的關系中,都有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導致,那就是——愛的失衡。它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愛得太滿
婆媳關系難處表面上看是婆婆和媳婦兒的相處,其實不然。這種關系的難處,追根究底是母親對婚后子女的私人生活過于關心。愛子女,愛得太滿。
很多人說:戀愛是兩個人的事,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我卻,不以為然。恰恰,婚姻更應該是兩個人的事。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實在容不下,第三人來畫蛇添足。
而在國內,卻少有人懂得這番道理,甚至敢于承認這種事情。因為,國內的子女從小到大就受到家庭的庇護。甚至由于重男輕女的思想,許多男孩子是被溺愛長大的。成年后,車子、房子都由父母準備。甚至連工作,都是父母解決的。
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小孩會極其依賴原生家庭,在家庭里基本是沒有話語權的。也怪不得,有那么多人提出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
但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不能太滿的。最好的關系,是在相愛中保持一定的距離。就算你給了他所有,成年之后,也該就此放手。
但很多父母卻不以為然,比如小的時候幫兒子洗衣、做飯、收拾房間,照顧得面面俱到。結婚后,如果小兩口沒有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便要對其指指點點。
如若是媳婦兒沒按自己的標準照顧好自己的兒子,便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有的婆婆,可能就會開始到處說閑話。還有的,直接就插手進去管了。這樣的情況下如能好好相處,還真是讓人驚奇。
在此,我并不想去責怪誰。媳婦兒,總要熬成婆。女人,結了婚當了媽。早晚,都要過這一關的。
我能理解母親對孩子那種無私的、不圖回報的愛。但是,到了該放手的時候要學會放手。也只有這樣,他才會真正成長為一位合格的丈夫,在未來當一位好的父親。
一句話,送給天下所有的母親:愛,要有所保留。滿,則盈。
二、愛得忘我
大多數的中國女人都逃不過這樣的魔咒:婚前是捧在手心的公主,婚后是洗衣做飯的保姆。結婚后,女人們很自然地把自己放在了相夫教子的位置上。
這里,我并非是要反傳統。只是在我看來,女人的一生除了相夫教子還有很多事可以做。比如:看看書、交朋友、出去旅游......
當一個女人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老公和孩子上,就算長得再漂亮也都不可愛了。我們永遠要記住:我們先是一個女人,然后再是一位妻子,一位母親。而后,再是婆婆。
這個順序,是不能顛倒的。先是好女人,才有可能成為好妻子。是位好妻子,才有可能成為好母親。是位好母親,才有可能成為好婆婆。
但很多婆婆,已然愛得忘我了。從兒子出生的那一刻,愛得忘了自己的丈夫,甚至忘了自己。這樣的情況下,怎能不致悲劇發生?
這里,也奉勸子女們一句:你的母親,還有你們的爸爸。父親,才是陪伴母親生命中那個最重要的人。其他人的過于關注,都屬于第三者行為。
三、愛得綁架
能走到這一層的,悲劇便無可避免。人在失去自我以后,便會將愛綁架給對方。不管,對方愿意與否。
Y是個男生,和我同年。去年,他的父母看上了一個女孩兒,長得甚是乖巧,又很會做家務。沒和他商量,便找媒人說下了這門親事。
我知道,Y從小是個聽話的男生,拗不過父母。所以不久后,遂了父母的心愿匆匆結婚。我以為,他會就這樣過上一輩子。
只是,今年的六月,母親突然告訴我Y離婚了。嗯,還帶有一孩子。我并不知道Y離婚的具體原因,但這段婚姻一開始也許就錯了。日子,是兩個人過的。其他人,不過是看熱鬧而已。
即便父母覺得再好,也不一定就適合自己的子女。即使父母覺得再差,只要小兩口覺得過得去就行。
但天下的父母們,總是為子女操心這、操心那的。甚至于,有的父母還喜歡自私地將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理念強加到孩子身上。美女名曰: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幸福。
而事實上,也許他們自己都不懂什么是真的幸福。
人,應該是先對內。而后,再是對外。作為父母,首先是要把自己的婚姻生活過得有聲有色。才有資格,去指導自己的孩子。
其實,現實中往往那些婚姻生活過得不錯,深諳夫妻相處之道的。反而,不會以自己的意志去綁架子女。因為這種綁架行為本身,就是一種許多人不敢承認的變態心理。和諧的家人相處中,是不該有綁架這種行為的。
想想自己都過得如此不幸,又怎么去教會子女生活幸福呢?
生活中的我們,都在追求幸福美滿。卻少有人去思考過我們為什么不幸福?婆媳關系的難處,最關鍵的原因是:我們根本不懂得如何去愛。
其實不管是婆媳關系,亦或是戀人相處,最重要的是愛的均衡。
愛人之前,先懂得愛己。該放手時,便學會放下。最好的愛,莫過于我愛你,但我更懂得愛自己。
愿我們,都真正的懂得愛,有獲取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