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十個回回九個馬,剩下的就姓撒拉哈”,馬姓回民遍布全國各地,是回族中的大姓。據清代一個馬姓回族穆斯林遍歷云、貴、川三省回族地區調查,三省內便有“二十七姓馬,同姓不同宗”。在回族聚居區,有的整個村、寨、巷都居住著馬姓回民,并且有以馬姓命名村莊,如馬家莊、馬家灣、馬家寨等等。
馬姓回民如此之多,其得姓方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取自回回原名的譯音。
回回原名中有不少帶馬字音的,如阿合馬之后裔取其前輩名字的尾音立姓,馬合馬沙之后裔取其前輩名字首音立姓。
2、取自與伊斯蘭教的圣人穆罕默德名字有關的字為姓。
回族,對穆罕默德圣人非常崇拜和敬佩,平時說話、辦事都遵循“圣行”,凡是穆罕默德做過的,回民都樂意做。因此,在起經名時,有很多人都喜歡取與穆罕默德相同的名字,如穆罕麥、穆罕子等等。這樣回民在取姓時,多取穆罕默德譯音的首字“馬”為姓。
3、回族迫于統治階級的壓力,在當時漢族馬姓較多的情況下也遂改為馬姓。
4、朝廷賜姓馬。
如“亦剌思,西域回回,洪武二十三年內附,命為南京錦衣衛頭目;子馬哈麻,英宗天順元年襲職,歷功屢晉至都督僉事,御賜姓馬名政,后為南京望族。”
由于這樣幾種原因,經過長期的發展,馬姓回民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