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攝入過多的含糖食物會導致蛀牙,但我們通常把“吃糖會蛀牙”這件事情的注意力集中到兒童的身上。
但是,英國的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衛生及熱帶醫學學院共同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對比了大量成人和兒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口腔健康狀況和糖攝入量數據。
研究表明:成年人比兒童更容易患上蛀牙,而且蛀牙的發病率隨著糖攝入量的增加而上升。
所以,成年人和兒童一樣,都需要重視糖攝入量的問題。因為,過量地攝入糖,除了會引起蛀牙,還會引起肥胖問題、糖尿病等,甚至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來自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曾發表的一項研究)。
那么,我們每天該吃多少克糖,才能吃得健康呢?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和兒童每天游離糖的攝入量不應超過50克,最好不超過25克。
而英國該項研究表明,除了需要把每天游離糖的攝入量從50克降低為25克之外,最終的理想目標應該是降低至15克。
這里所說的游離糖,指的是添加糖,或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而不包括新鮮水果和蔬菜以及牛奶中的天然糖分。
我們來把每天建議的糖攝入量具體化,以下圖為例,一塊方糖的重量為4.54克。
那就是說,成年人和兒童每天糖的攝入量不應超過11塊方糖,最好不超過5.5塊方糖,而理想的目標是每天只攝入3.3塊方糖。
打個比方,如果今天你想喝可樂,而為了達到理想的糖攝入目標,只能喝100毫升。
沒有量杯怎么知道100毫升有多少?通過小編親測,喝一大口水大約為100毫升。
為了達到理想的糖攝入目標,而你今天又非常想喝可樂,小編給出的建議是:
拋棄所有的含糖零食和飲料,專注喝100毫升的可樂。
把可樂倒入到一個非常小的杯子里面,最好是只能裝100 毫升液體的杯子。
(假裝很“滿”很“多”的感覺)
裝出喝55度烈酒的姿勢,配合“喝一口小可樂,間隔5分鐘”的架勢,慢慢品嘗這100毫升的可樂。
聽說,再配個背景樂,感覺會更好。
幫助懶得配樂的你
↓↓↓
ColaLana Del Rey - Born To Die - The Paradise Edition
要是好聽,記得告訴小編,下次再給你們配點“刷牙音樂”、“牙線音樂”......
通過英國的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衛生及熱帶醫學學院的該項研究,他們還發現:
在以兒童為對象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兒童的游離糖攝入量從0上升到25克時,他們患上蛀牙的幾率會增加一倍。糖攝入量增加越多,患蛀牙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從日本搜集的數據尤其具有啟發性,該國人口在二戰期間以及戰后短時期之內缺乏糖類供應。研究發現日本這一時期的蛀牙發病率顯著降低,但隨著他們重新進口食糖,蛀牙發病率隨之增長。
尼日利亞的所有年齡段人口中,只有2%的人患了蛀牙,這是因為他們每天的糖攝入量最高也僅有2克。這個數據與美國形成了鮮明對比,因為在美國有92%的成年人都患過蛀牙。
不應該對兒童出售加糖零食和果汁,而且在中央以及地方政府批準設立自助售貨機的區域,都應該禁止出售糖果和含糖飲料。(因為該項研究的研究人員認為,公共設施不應該成為讓患者為治療蛀牙、肥胖和糖尿病支付高額醫療費的原因。)
應該重新審查食品標簽,如果食品的含糖量超過2.5%(即每100克的食品含有2.5克的糖),就應該在新標簽上標注為“含糖量高”。
應該對所有含糖量高的食品和飲料征收20%的稅。因為《今日醫學新聞》曾報道,牛津大學和雷丁大學進行過的一項聯合研究發現,對含糖飲料征收20%的稅,能夠降低肥胖發病率。
小編注:英國該項研究的建議十分美好,但......理想很豐富,現實很骨感。
蛀牙在全世界都是嚴重的問題,而減少糖攝入量是極為重要的。因為,蛀牙細菌是利用糖來產酸,酸繼而腐蝕牙齒,從而導致蛀牙。
如果牙齒刷得不干凈,這些酸性物質會持續腐蝕牙齒,特別是沒有定期看牙醫進行口腔檢查的人,可能要等到感覺牙齒劇烈疼痛或是牙齦膿腫才會發現有蛀牙。
即便是在含氟牙膏得到廣泛應用的今天,如果糖的攝入量沒有得到控制,蛀牙依然會泛濫。
所以,為了預防蛀牙,我們應該:
每天使用含氟牙膏早晚刷牙兩次并使用牙線。
根據需要,使用漱口水。
定期看牙醫并進行基本的口腔護理。
微信公眾號“葉子口腔科普”(yzkqkp)后臺
回復 蛀牙 了解更多預防蛀牙的絕招
圖 | 網絡
參考資料 | 《今日醫學新聞》資料、http://www.who.int/zh/
參考資料翻譯 | @小船的那個帆
編審&排版 | 牙醫麻麻Debb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