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早晚高峰期老年人出行這個問題,曾經親自咨詢過開公交車的朋友,他們天天都在路上跑,對于老人外出規律有所了解,也理解老年人出行的需求,所以早高峰的公交車師傅們有時候會特意提醒一下年輕人先上,因為年輕人趕早上班。 1,老年人有免費老年卡,隨時隨地坐公交車免費,所以出行頻率就高。他們一般六點左右出門鍛煉身體,八點左右晨練完畢。早高峰時,老人有的直接坐公交車去菜市場買菜,有的回家準備吃早餐,還有一部分老人直接從家里送小孩上學,由于趕時間送孩子,我們可以看到早晚高峰期老年人跟年輕人擠公交車的情景。所以,早高峰年輕人是急著去上班,而老年人沒有那么著急,多半急著去菜市場或者送孩子上學。 2,下班高峰期也是吃飯的時間,很多老人家這時候出行,要么就是出去吃飯,要么就是回家。老人凡身體健康的,家里基本上呆不住,出去走走,看看,透透空氣,是他們保持身體健康的最好途徑。 3,也有不少老年人因為習慣了早晚高峰期出去湊熱鬧。家里一個人呆夠了,出去感受一下熱鬧的勁,反正也是免費坐車,所以我們能看到一些老人來回的坐公交車。這類老人比較孤獨,兒女不常在身邊。 4,每一個家庭都有老人,幾十年之后,我們也會變成老人,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老人缺乏安全感,需要人間溫暖。我們作為晚輩,還是應該多理解一下,只要不影響安全出行,老人們想怎么樣都可以理解。只有大家都理解了,這個社會才更加和諧更加安全!
我曾經暗地觀察一個老人,每天上班最擠的時候背著劍繞路排隊坐公交三站路,其實她步行的話直接距離也就一站路。上車以后沒座了就看著有座的人,年輕人都會給他讓,然后心安理得的坐著。然后去干嘛呢?練劍。開始我也讓座,后來我是打死不讓。對這種為老不尊的人,我就想說三個字:賤骨頭。
前幾天我上午十點多鐘出門坐公交,車上很空,但座位都滿員了,并且坐的全是歲數不小的老年人。這時候,到了有醫院的一站,上來一對老夫妻,兩人真是都顫顫微微地上的車啊,手里提著一包藥。嚇得司機一個勁喊他們抓緊了,售票員和車上一個實習小司機一人扶著一個站在那里。我當時就心想,他們的兒女都該挨打,父母都老成這樣了,為什么還會聽任他們去坐公交車,為什么就不能強行要求他們打出租車。千萬別給我說做兒女的不知道!因為我也是為人子女的,你只要夠關心父母這些都能知道。然后我又禁不住想,若他們自已站不穩摔了,是不是會全家上陣,去讓公交隊賠錢!想到這,我離他們遠遠地站著了,還是小心為好。否則可真傷不起啊。
其實說到底和個人品質關系很大。上周三出門辦事,坐在公交后部第一排,腳下就是臺階那個位置。一直低頭發微信,一抬頭看到一位老太太已經走到臺階這里了。我還沒站起來,人家一轉身直接坐在臺階上。我伸手碰了一下她肩膀,說來坐這里,就提著包準備站起來,老太太一橫胳膊壓到包上不讓我站起來,說 年輕人上班辛苦,我這就出來逛逛,到哪都有人讓座,你坐你坐,不要讓我。老太太大概坐了五六站吧就下車了。。
又想到另一段不那么美好的記憶,到現在我還記得那個大姐滿臉扭曲的樣子。大二,坐201路回學校,始發站有座位,搖著就睡著了,然后被這個神經病大姐拍醒,指著我旁邊站的一個老頭,說,你看看人家老人就站你旁邊,你就裝睡不讓座,什么素質。。。我他喵的真想一巴掌呼死她。。。那時候還沒有道德婊這個詞。。。
個人遭遇,寫出來似乎不是很合題意,供參考吧。
我就是老年人,我來告訴你。
一種、趁著早上天氣好,上公園溜達溜達的,一天之際在于晨嘛。
二種、送孩子上學去的,這個事情最重要,不能晚了。
三種、到兒子或女兒家幫忙看孩子的,只有老人到了,孩兒他爸媽才能上班去呢。這個也要趕早。
四種、逛早市,晚了人家收攤了,反正拿著老年證坐公交不用花錢,坐車去,坐車回。
五種、早起上醫院掛號,看病。
六種、去自己老爸老媽家或者去醫院照顧老老人的,也不敢遲到,自己的兄弟姐妹頭天值一天班了,換他們回家休息休息。
七種、退休了,還在工作的老人,也得遵守工作紀律,按時上下班。
我就想到這么多了。一般情況下,老年人也不愿意和年輕的上班族爭擠公交地鐵,主要還是不得不這樣而為之。的確,讓辛苦的上班族不能理解,也希望老年人出行盡量避免和年輕人上班發生沖突,更不要要求人家必須給你讓座位,身體力行,做一個身心健康的好老人。
有老人是送小孩上學,有老人是去醫院看病或者去辦事,這個很正常,最怕就是老人為了一斤菜省兩毛錢從東邊做到西邊去買菜的,別說還真有,我在開發區住的時候一個老人就嫌開發區菜貴,坐一個多小時車去市中心老社區菜場買菜,老社區的老人多,玩的東西也多,不像開發區都是年輕人,上班去了,小區就是空城。
作為一個公交從業人員,對于老年證免費乘車我個人是非常非常厭惡的!首先內車事故50%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他們年齡大身體弱很容易受到傷害。而一般車內事故全由公交方負責,所以我們每年要求老年證年審繳納20元保險費,但是很多老年人不理解問國家已經免費老人年乘車了,為什么還要交20元,還到我們公司來查保單,你全年的公交費我們都免了,差你那20元嗎。
第二老年證自己不用給子女用的,這種現象目前正在蔓延,我們經常收到舉報非老年人持老年證乘車的,我們把證收了,第二天老人來要證,我們能說什么批評老人?
第三早晚高峰乘車這個共性問題我就不多說了.
第四讓座,我們長期接到投訴說,愛心座標志再明顯點啊,讓座語音多抱一下啊!多關懷下老年人啊,讓座是大家個人意識決定,我們只能宣傳,但是不會去要求,因為別人乘車花錢了,我們不能侵害他的消費服務。但是這話我們不能對老年人回復,我們還要嚴肅的說,你反應的問題我公司高度重視,我們會加強教育,要求駕駛員多關懷老人!
俗話說,人老三件事:愛錢,怕死,沒瞌睡。為何上下班高峰時老人出行多?一,習慣早起,鍛煉溜彎,買菜,上公園,聽保健品課,送孫子上學,都要乘車。下午下班高峰同樣,玩一天回家,或接孫子放學。這里主要問題在于7O歲老人乘車免費,他一天不坐就覺得吃虧賠錢了!不坐白不生,生了不白坐,白坐誰不坐?解決之道很簡單:把免費老年乘車卡廢止,改為每個70以上老人每月交通補助100元或120元,打入退休金賬戶,與那個獨子補助同樣。而老人再乘車一律自費與上班族同價。這樣會減少老人出行七八成吧?據說上海實行后老人高峰出行減少九成。各地為何不試?懶嗎?
老人與年輕人趕爭高峰期。1.有的老人每天有會朋友的習慣,他們也有朋友圈,三五個人今天到你家小區跳舞舞劍,明天輪到我做東到我小區下棋,泡茶。2.隨著經濟發展,以前老鄰居搬新家,見面越來越少,三五群人就這樣走動,這些人趕時間都是退休人員,他們也年輕過也上過班,兒女都有工作,老年人又有退休養金,坐車又免費,擠熱鬧吧,趁能走動四處走,到了走不動,你請他們走走不了。我們這個社會有包容心,老人讓著年輕人去上班,別爭在高峰期,老年人雖然所剩時間一二十年,但老有所樂的時間還長著,年輕人不要抱怨,你們也會老,將心比心吧了。
你是指公交出行嗎?老人也是分類的,家境好有知識有教養的老人,一般不喜歡在高峰期去擠公交車的,除非有重要的事需要辦理,重點說說愛在上下班擠公交車的老人是什么樣的,首先這類人多數是收入不高,文化不高,喜歡占便宜的人,一般我們這的超市為了吸引顧客,喜歡在很早的時候賣廉價雞蛋,那些老人很早就去排隊買雞蛋了,而且雞蛋限購不說,比市場也便宜不了多少,但老人樂此不疲,反正公交也不要錢,再有老人想長壽,早上去做運動,回來時和上班點容易重合,但有一點我以前經常見到的是鍛煉來的老人只有一站路,但也要坐,我想不是鍛煉身體嗎?多走走好呀,其實也就是怕自己吃虧反正公交也不要錢,還有一種就是接送小孩上學,這類老人不好多說什么,估計生活也不容易,只能都相互多包容,有時我們這的司機也很無奈,雖然知道上班時年輕人都很急,但也不敢開快,怕傷著車上的老人承擔不起,雖然我現在不再擠公交了,但想來現在的情況應該也是如此,我有一同事說了個笑話,說幸虧國家沒有讓老年卡可以免費打的,不然以后有急事怕打的都打不到,雖然是個笑話,但仔細想也是如此,很多老年人當拿到老年卡時,心里多是想著別讓自己吃虧了,便宜不占白不占,自然這類人不會為他人多做考慮了,往往這類人你給他們提建議時,他們會說“你也會老的,你們這是歧視老人,這是國家給我們的福利”,其實多說無意,但上海做的不錯,直接把福利以現金的方式打到卡里,再上車就需要收費了,你會發現老人突然變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