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能看到群星璀璨也需要幾個條件,比如必須在天黑以后、空氣質(zhì)量較好、城市光污染比較輕等等,否則你肯定是看不到群星璀璨的。從物理學(xué)的角度講,你能看見物體,是因為物體本身發(fā)出的光或者是反射出的光進入了你的眼睛。當(dāng)我們抬頭看天空時,能見到的天體要么是自身發(fā)光,要么是反射光。但在空曠的太陽系中,地球附近的大的天體是比較少的,可以說只有月亮。月亮本身不發(fā)光,但是它可以反射太陽光。其他的人造衛(wèi)星什么的雖然也反射光,但是由于它們太小,人類用肉眼不容易觀測到。然而反射光衰減得很厲害,因此我們晚上所見到“一閃一閃”的星星幾乎都是恒星。因為恒星并非通過反射光讓我們見到,而是它們自身就由于核聚變等形式放出耀眼的光。這些光來自離遙遠的宇宙深處,它們到達地球和月亮可以看作強度是相同的。因此,在地球上能夠見到群星璀璨,那么在月球上也同樣能夠見到群星璀璨。而且因為地球大氣層還起到了反射作用,因此相比沒有大氣反射的月球,能夠見到的星星還要少一些。
但是為什么月球上拍的照片罕見星辰呢?首先我們注意到在地球上看到繁星的條件首先是在晚上,否則太陽光太強就會遮掩星星的光輝。因此在月球上見到星星的條件同樣是要在月球的背光面。此外,在地球上如果晚上月亮很明亮,星星就會少,所謂“月明星稀”。這同樣是因為月亮的光芒也會掩蓋星星的光輝。當(dāng)人在月球的時候,地球就相當(dāng)于“月亮”了,它反射的光非常強烈。許多在月球上拍攝的照片都以地球為背景,因此不容易看到繁星點點。如果你在月球背光面,同時也背對地球,那么斑斕的星空還是可以看見的
之前美國登月基本都是在月球正對地球的一面,照片對焦都是在地球上,拍不出星星很正常。即使把鏡頭對準(zhǔn)別的方向,地球和太陽的光也會遮蓋掉大多數(shù)的星光。月球沒有大氣層,雖說沒有遮擋,但是在地球上,大氣層中的灰塵和其他組織會產(chǎn)生漫反射,星光會比實際上大一些,月球上看到的是一個光點,地球上就是一個外面有一圈大很多的光暈,有時候還會看到星星有四個角?,實際上就大了好幾倍,對于攝像機采光很有利。大多數(shù)月球照片里,不是有地球就是有月球,兩者的亮度都遠亮于星星,照相機如果對焦到能拍出星光,那么地球和月球就會像太陽一樣亮,并且大半張照片都會是白蒙蒙的,有星星也看不清。相信美國也不會公布這么有失水準(zhǔn)的照片。即使在地球上,拍攝夜空的星星也十分專業(yè),大家可以試試用手機拍攝夜晚的月亮,或者在白天的時候拍攝月亮。中國登月拍攝的照片是在月球背面,可惜月球背面就是面對太陽,想拍星星只會更難,月夜的時候基本就是休眠的時候了。也不是說拍不到,相信中美都有月球星空的照片,只是效果都不會太好。所以雙方都有在月球建立望遠鏡觀測站的想法,用專業(yè)設(shè)備拍攝后,大家就能看到月球上的星空了,雖然和地球上看的差不多。優(yōu)點是沒有大氣層和地球上的光源干擾,又比在軌的望遠鏡擁有更大的規(guī)模,不需要維持軌道所需的燃料動力,在軌時間長,缺點是會需要休眠,而且不能隨意調(diào)整觀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