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
越是好的茶,越經得起水的折騰和考驗
清明節后,朋友的媽媽有個茶友從浙江回來,給她買了二兩龍井,剛剛學茶的她興奮不已,立即拿出自己花了大把銀子買回來的紫砂壺來泡,結果茶湯索然無味,朋友的媽媽還不服氣,在嘴里念道:“這龍井也沒有傳說中那么好喝,還不如菊花呢!”
紫砂壺
人有時候就是這樣,明明用錯誤的方式對待了別人,還說是別人有問題!
眾所周知,龍井茶葉細嫩,用紫砂壺悶泡,會導致茶葉爛熟,失去真香。那面對名貴的龍井,我們到底該如何讓它展現清幽淡雅的本性呢?下面,來自赤椒的生活家羅軍就從器具、水溫、泡法等方面來跟大家講講,如何泡一杯上好的龍井茶。
龍井
龍井茶以清雅的鮮香享譽天下,羅軍將之形容為“鮮香爽口,唇底留芳”。用玻璃杯泡之,嫩綠的芽葉在升騰的熱水中浮浮沉沉,綠意萌動,即使還未入口,那幽蘭般的清雅鮮香已入鼻間。羅軍就是憑借這一杯龍井的“鮮”來迎接春天的。
龍井
玻璃杯雖好,但畢竟是舶來品,在玻璃杯到達中國之前,古人就不喝龍井了嗎?顯然不是。乾隆皇帝不就是個龍井控嗎?
當現代人用透明的玻璃杯來欣賞“茶舞”時,古人則將蓋碗視作龍井的“溫室”。好的白瓷蓋碗可以襯托茶湯的鮮綠透亮。與玻璃杯相比,蓋碗的保溫性會更好,而且蓋碗雅致,更有在今懷古的意味。
蓋碗
水溫宜在85℃-95℃間
羅軍說,其實壺也不是完全不能泡龍井,但要把握兩個關鍵:一是壺內壁上了釉,防止茶的香氣流失;二是水溫不要過高,防止悶熟茶葉。用紫砂壺泡龍井之所以會覺得茶湯索然無味,除了用錯了器皿,對水溫的把控不佳也是一大誘因。
蓋碗
泡龍井茶忌諱用100℃的沸水,龍井茶葉細嫩,滾燙的熱水會燙壞茶葉,還會激發茶中的苦澀之味,所以,泡龍井茶要以85℃-95℃的水溫為佳。既能激發龍井特有的豆香,又能體會它的淡然之味。
杯泡法有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三種方法的不同之處,在于放水和放茶的先后順序。
上投法:先往杯中注水,后放龍井茶葉;
中投法:先往杯中注水三分之一,后放茶,待茶慢慢舒展后,再加滿水;
下投法:先放龍井茶葉,再注水。
羅軍說:“龍井最適合用下投法。”因為龍井葉子成熟,在炒制過程中經過高溫的洗禮,下投法中的后注水最容易逼出龍井的獨香。
龍井
在“逼香”這點上,羅軍還有訣竅。茶葉放入杯中后注水,先注三分之一,慢慢搖香,會聞到一股炒豆的香氣,等葉片初展后,再沿著杯邊注入第二道水。這樣可以讓水和茶葉充分混合,均勻釋放每一片茶葉的香氣。
羅軍說:“龍井是充滿想象的。”這想象中既有春天,也有自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如一杯龍井茶般生機盎然,豁達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