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論語》里的,老而不死視為賊的詳解是什么?

對于孔子論語又何必拘泥于字面呢?

老而不死謂之賊。從字面上解,人老還沒死,就是老賊。這句話未免太刻薄,人人都希望健康長壽,怎么多活幾年就該死,就成老賊了呢?


典出《論語》“憲問”篇: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币哉冗灯涿?。

直譯文為:原壤叉開雙腿坐著等待孔子。孔子罵他說:“年幼的時候,你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有什么可說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蟲。”說著,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原壤是孔子的朋友,他也沒干過什么缺德的事情,否則孔子一定不會輕敲了,而是鳴鼓而攻之。

孔子本身就主張“不學禮,無以立”,那么看重禮節的人看到原壤的熊樣,內心的無名火蹭蹭往上冒,立馬開啟怒懟模式。

原壤是個老小孩,他來見孔子,表面無禮,但內心天真,并無不敬??鬃恿R他,像兄長開玩笑給弟弟的后腦勺來一巴掌,語氣也是溫和的。

孔子跟原壤的關系在《禮記·檀弓下》中有記載:“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貍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狈蜃訛楦ヂ勔舱叨^之?!?/p>


其實,我們平常字面的理解很明顯是斷章取義的。

第一,孔子說“老而不死”是針對到具體的個人的,這個人就是毛病多多的原壤,而不是泛指某個群體,更不是指老人。

第二,“老而不死是為賊”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 ”,也就是從小不講仁義道德,長大還沒作為,老了也沒有長者風范的人,可不就是浪費社會資源、浪費國家糧食的混蛋么?因此現在用這句話來形容任意一個老人,是非常不恰當且不禮貌的。

然而,不幸的是,當今社會卻讓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言中了。

地鐵或公交車上出現網友口中的“不是老人變壞了,是壞人變老了”的現象,近年來確實也是屢屢可見。網上曝光的這類老人家往往倚老賣老地進行道德綁架,要么就是帶著晚輩進行一些不適當的行為舉止。


要充分理解這句話,必須從“古”與“今”兩個視角來解讀。

“古”視角:

孔子原話的本意認為原壤因為“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年輕的時候不孝順父母,不愛護兄弟,也就是現在人常說的“尊老愛幼”,從小就不是懂事的人。長大之后碌碌無為,虛度光陰,沒有事業和成就,也就是現在人常說的“飯桶一個”。

不難看出,原壤的人生經歷和孔子倡導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等積極的“入世”人生態度是截然相反的。

因此,孔子才會說原壤“老而不死,是為賊!”這樣無所作為的人,到老了還不死,是對國家和社會有危害的人。

這里的“賊”并非指小偷,而是對國家和社會、人民有危害的人,比如人們常用的詞組:國賊、民賊、工賊、蟊賊等。大家比較熟悉的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說他“明為漢相,實為漢賊”,就是指他是對漢朝有危害的人,并不是漢朝的一個小偷。

因為對家庭、父母、兄弟、國家、社會、人民……都沒有做出過什么應盡的義務和事情,無益于大家,所以這樣的原壤就被孔子稱為“賊”。

“今”視角:

孔子的這句話無疑是對貪官污吏、毫不利“人”專門利“已”、拿人民當牛做馬的人一記重錘!那些為國家、社會、人民嘔心瀝血的人才是不朽之人!因此,后人也把這句話延伸為——老而不朽謂之圣,老而不死謂之賊。

解釋這兩句話很簡單,有時間大家讀讀藏克家那首詩就能加深理解了。

《有的人》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活的人,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那么,作為普通人又怎么理解這句話?

就是從小孝敬父母,愛護兄弟姊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成家立業后擔負起家庭責任,在工作中有所成就,做有益于社會的人。這樣的人生才不是“賊生”。

現在的一些人對孔子的學說不屑一顧,認為誤國誤民……看到這里后就想問問:你認為孔子學說能流傳千年,使華夏文明一直延續,人們把孔子視為萬世師表,這難道是沒有道理的嗎?



《論語·憲問》: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意思是:原壤叉開雙腿坐著(先秦時期都是跪坐在地上,叉腿坐很不禮貌)等孔子,孔子看到了很不爽:你小時候不孝順長輩愛護兄弟,長大了又沒有什么成就,現在老了還不死,簡直是禍害!然后拿起手杖抽他的腿。

孔子之所以這么說是有具體的語境的。《禮記·檀弓下》記載: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备柙唬骸柏偸字呷唬瑘膛种砣弧!狈蜃訛楦ヂ勔舱叨^之。

原壤這人是孔子伙計,結果原壤母親去世了,原壤作為兒子竟然敲著母親棺木唱歌!孔子作為一個推崇禮節尤其是孝道的人,雖然當時沒搭理他,但心里肯定不贊同的。所以后來又碰上了他坐沒坐相就直接罵他了。所以,首先孔子說“老而不死”是指的具體的原壤,而不是泛指。其次,“老而不死是為賊”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 ”,也就是年幼時不懂得孝順父母、友愛兄長,長大后又沒有什么值得稱道的成就,年老了還遲遲不死,這樣的人簡直就是世上的禍害。

現在很多不愿贍養老人的不孝子女會說出這種話來,也有人用這種話去形容一些精明奸詐的老人。這樣的打擊面就太大了。


此句出自《憲問第十四》

原文: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這是孔子有名的故事。原壤是一個人名,根據《孔子家語》的記載,這個人是孔子的老朋友。

這里就是說原壤在孔子的旁邊,不知道有一個什么動作,總之是不大像樣的??鬃泳土R他說,你這個家伙,年輕時對兄弟姐妹不好,沒有友愛,一生之中,又沒有值得稱道的事,人生的成果何在?對人生含糊一世,對自己沒有交代,年紀活得這么大了毫無作為。說到這里,孔子就用手杖輕輕敲他的后腿。

當然不是狠狠的打,妙就妙在敲他的后腿。是老朋友,沒有打他的必要,只是打他人生不踏實,腿跟沒有落地,作了一輩子人,只是好比無根的草,與土壤同腐而已。這一段是很有名的,后來常被人們所引用??墒怯行┠贻p人不明道理,就抓住中間“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罵起老年人來了。

這里要明白,首先,兩個人是老朋友了。兩人之間,性格、脾氣、喜好、生活習慣、生活方式、處事態度等都很清楚了,而且相處時間長了,相互開個玩笑,隨意一點并無大礙。就是說朋友之間隨意笑罵對方幾句,捶對方一拳,對方也不會因此而生氣。

所以說以什么身份來說這樣的話很重要!一個交往不深的朋友你敢這樣做,對方不翻臉才怪!

第二是場合。在什么場合說什么話。這個也很重要!

同事也好,同學也好,同鄉也好,位置不同,做法就兩樣。尤其要公私分明,談公事,階級分明,科長就是科長,科員就是科員,該行禮的就行禮,盡管一肚子牢騷、委屈,下了班找一個地方單獨談,沒別人在,這時候恢復老朋友立場,打一架都可以。

歷史上,朱元璋當了皇帝,很想念那些當年光著腳板種田,臉上涂了泥巴打架的朋友。他下個命令把這些朋友找來,還給他們官做。這些鄉巴佬,到了朝廷,開了會(上朝)下來,和一些大官們擺龍門陣:“這個皇帝算什么?想當年我還打他屁股哩!”專門瞎扯這些事。朱元璋聽了,自然受不了。

從這里可知朱元璋對他們好,可是這些鄉巴佬自己不知道所處的是什么位置。老實說,他們這些人關起來和朱元璋再打一架玩兒,不給別的人看見,也可以??!但當著許多大臣面前,擺這些龍門陣,朱元璋怎么受得了!不得已只有殺了他們。

人生本來就是唱戲,他上了臺扮皇帝,你在他后面做鬼臉,他的戲還能演?你扮臣子,你只好跪下來“吾皇萬歲!萬萬歲!”還要叫得好!下面還有很多觀眾在看這臺戲,也要為觀眾著想。這也就是朋友之道。

所以孔子這段話其實是私底下和一個老朋友的談話,孔子用這樣一種笑罵、輕輕敲打的方式來規勸朋友、提醒朋友。這才是這段話的原意。

——部分文字出自南懷瑾先生《論語別裁》


“老而不死,是為賊”,如果按《論語》上的解釋,的確可以解釋為:從小就不知道孝悌禮儀,長大了也沒什么作為;或到老了也沒什么成就……用現在的某些社會現象解釋,就是“壞人變老了”,或“老人變壞了”。《論語》原文只是提到了,孔子去看原壤,(“原壤夷俟”)原壤叉開兩腿坐著等孔子。即不起身迎接,也不打招呼??鬃铀幍臅r代,是春秋末年,那個時候,還沒有褲子,人們下身的服飾只有裳(裙子)和“脛衣”(套在腿上保暖用的兩個布筒,沒有褲襠和褲腰。)原壤的坐相是對來人(孔子)的大不敬,以至于是污辱和蔑視。因此,孔子才呵斥、教訓了他: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然而《論語》中,并未說明原壤和孔子的關系。但在《禮記》中卻有所記載:“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柙?‘貍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蜃訛楦ヂ勔舱叨^之。從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聞之,親者毋失其為親也,故者毋夫其為故也。’”


翻譯成:原壤是孔子的一個舊相識,母親死了,孔子幫助清洗了棺材。原壤噔噔地敲打著棺材道:“我很久沒有唱歌抒懷了。”遂唱道:“貍貓的頭已經斑白了,(他)握著你柔軟的手還很眷戀?!笨鬃友b作沒聽見走開了。跟隨的人說:“先生不能和他斷絕關系嗎?”孔子說:“我聽說過,親人沒有失去他才是親人,故人沒有失去他才是故人。”


孔子和原壤的這段故事,在《孔子家語》和《太平御覽》都有記載,但孔子和子路的一番對話,《禮記》中卻沒有錄入:孔子之曰原壤,其(叔)母死,夫將助之以槨。子路曰:“由也昔聞諸夫子,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姑已如何?”孔子曰:“凡人有喪,匍匐救之。況舊故非友,吾其往?!蓖潞汀抖Y記》記載相同。


從孔子和子路的談話和《禮記》原文中“夫子助之沐槨”,可以看出孔子和死者生前關系并非是一般的故舊相識、一般的朋友,很可能關系很親近或者是親屬。譯者把“沐槨”譯成“清洗棺材”是個錯誤。在古代,槨是棺材外面套著的大棺材,才稱槨。只有身份尊貴的人死后才能享用,一般人是不允許用的。沐,在古漢語里指洗頭?!妒酚?屈原傳》:“新沐者,必彈冠?!被蜚逶 丛??!睹献?離婁下》:“齋戒沐浴?!被虺两谀撤N環境之中……或受潤澤,恩惠?!驖駶?,潤澤?!逗鬂h書-明帝紀》:“京師冬無宿雪,春不燠沐?!?/span>


從中可以肯原壤也不僅僅是孔子的舊故相識,有可能也是親屬,對孔子心有怨憤。在原文中原壤的行為完全是演給孔子看的,還把孔子比喻成不假仁假義斑白頭發分貍貓。這已經超出正常人的行為了,而孔子也只裝作沒看見,沒聽。


《論語》中是孔子去探望原壤,而原壤迎接孔子的坐姿,而原壤的表現極不禮貌,是對孔子的漠視,才引起了孔子的惱怒,才以杖擊脛教訓他:從小就不懂得恭順孝悌,大了也沒有長進,老了就是個禍害。


從孔子的責罵里還是可以看出,孔子對原壤的關心和放不下……



《論語 · 憲問》中有一段: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以杖叩其脛。

翻譯就是:

原壤叉開雙腿坐著等待孔子。

孔子罵他說:“年幼的時候,你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有什么可說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蟲。”

說著,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夫子英明。

老人要為年輕人做好榜樣,否則不但得不到尊重,還要罵他/她:

“老而不死是為賊!”

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道理都是對的。

但我們尊重的應該是老年人的行為,而不是年齡。這兩天,一個大媽火爆了朋友圈。南京地鐵1號線上,這位大媽要屁股底下那個小伙子讓座,磋商未果。

然后,她就一屁股坐在小伙的腿上。

小伙子也不動,畫面僵住了……

你以為這個大媽賺到大便宜了,畢竟小鮮肉比鐵座椅舒服太多。

然而卻不是。

比這個大媽更牛的大爺們,早就坐人家小姑娘腿上了!



原壤夷俟①。子曰:“幼而不孫弟②,長而無述焉③,老而不死,是為賊④?!币哉冗灯涿劉荨#ā稇?/span>問篇第十四·第四十三章》)①原壤夷俟:原壤:魯國人,孔子的舊友。夷俟:夷:箕踞,即屁股坐地,兩腳前伸,形狀像箕,違反了古代雙膝著地跪坐的禮節。俟:等待。②孫弟:同遜悌。不孫弟,即不遵守悌的禮節。③無述:言沒有什么貢獻和成就可以稱述的。④賊:猶言禍害。⑤脛:小腿。

翻譯成今天的話就是 ,年少時沒有為小兄弟做榜樣,為家人多掙點銀子 ,到老來還有資格擺譜?坐都沒有個坐像,看我不削你。


這問題不難回答,單用兩字‘道理’可解釋這句話及《論語》中有關話語。老子注《道德經》因‘道’分陰陽時刻在變化,所謂道生一(太極)一生二(陰陽)二生三(天 地 人),故人禽雜獸皆為未。 商滅武王悟‘道’而開‘理’三代后失‘道’十代后失‘理’‘禮’。丘花甲理周易,嘆!注(太極)。 孔子納百家之長而傳(禮)。故后其學子以他言行編著《論語》,治人而不理道。 二生三(天 地 人)三生萬物(天生日月星辰……)(地生飛禽走獸,江河湖泊……)(人生人,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孔子釋周易后十載不言不行從而看出,自己以前以禮教民在‘大道’面前猶如汪洋滴水,灘沙一粒。 “鍵盤俠一點小看法,孔子臨死時也許嘆自己妄活了七十有二,是不是?不然他有時間著書,為什么沒著書呢?” 廢話真多,還是回答你的問題算了?!墩撜Z》 不知‘道’ ,只能算一部治人治國的奇書。牛人學后治國如烹小鮮,不用之人學習之,過后丟棄之。你所說的那家伙就是后者,你叫孔子怎么教他?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原壤是孔子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說這話的時候,原壤也老子,孔子也老了,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這個年紀的人,面對自己相熟了一輩子的小伙伴,戲說對方,和自己自嘲沒什么兩樣,這叫“親密無間,不取心”。所以我讀這段的感覺,是孔子在變相的對年輕人講要“自幼宜多遜、及長宜多述、垂老安然入死”這樣一個較理想人生道路,別像我們兩個老頭這樣白活一輩子,這把年紀了還不死,浪費糧食。很平常,開玩笑的,不需要過度解讀,甚至挖出一大堆原壤的生平啊,孔子的心情啊等等。。。但古今品讀《論語》者多,不一定人人都有那份平常心,而且,初入蒙學,志意正滿,最喜歡過度解讀,教的人有時候也怕太“平常”了不能吸引學子,總想把每一個細節,以自己的眼界角度來“合理化”的演繹一下(這種心情我自己也有,也得忍)。再加上文人無聊,兩千年時間夠長,圍繞著《論語》生出很多衍生故事,其中不乏偷偷塞進正典里的東西,我個人反正只是看看而己,并不會完全當真。所以,既然前人千辛萬苦挑揀出了《四書》,那么在我們精力有限的情況下,不妨把《四書》當作“經”,把《五經》當作“傳”去品味這些儒家經典,也是一個簡便方法。


斷章取義的“老而不死是為賊”

世云“老而不死是為賊”,并曰此言為孔子所言,謬矣!

《論語·憲問》有這樣一章: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哉冗灯涿?。”

用今天的語言通釋就是:

“原壤叉開雙腿坐著等候??鬃诱f:‘年紀小的時候就不恭順兄長,長大了又沒沒給人留下像樣的語言,老了還不死,這就叫做害人精。’用手杖敲著他的小腿?!?/p>

從“以杖叩其脛”來看,這是孔子晚年時見原壤的記載。

按當時的制度,原壤是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的后人,雖然窮困沒落,但應該是士一級的人,是有生活來源的?!抖Y記·王制》說:“制農田百畝。百畝之分,上農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農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祿以是為差也。諸侯之下士,視上農夫,祿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按原壤的身份,最次也應該享有“諸侯之下士”的待遇,“諸侯之下士,視上農夫,祿足以代其耕也?!贝蟾乓驗椴粍照龢I,所以原壤生活很困窘,母親死了,他沒有條件安葬,是孔子出資安葬了他的母親。《禮記·檀弓》記載:“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貍首之班然,執女手之卷然?!蜃訛楦ヂ勔舱叨^之。從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聞之,親者毋失其為親也,故者毋失其為故也?!保ā翱鬃拥囊粋€老朋友叫原壤,他的母親死了,孔子為老人整治了棺材。原壤登上棺材說:‘好久了,我沒有唱歌了!’原壤唱道:‘貍子頭色彩斑斕,握你的手好柔軟。’孔子好像沒聽到似的走過去了。隨從的人說:‘您不要再繼續幫助他了吧?’孔子說:‘我聽說,有親情的人不要失去那應有的親情,老朋友不要失去那原有的情誼’”)這是孔子幫助原壤、原壤性情古怪的一個典型事例。

孔子曾經說“無友不如己者”,但原壤是孔子小時候就結識的人。從“幼而不孫弟”看,按今天我們常說的話,孔子與原壤大概是從“光腚娃娃”時開始認識的吧,所以孔子對他多有照顧。這次原壤之“俟(等候)”,大概是他與孔子相約后在等孔子,是不是還有求于孔子呢——不得而知。

孔子為什么要說原壤“長而無述焉”呢?孔子曾說“有德者必有言”,原壤“無述”,說明他不是“有德”之人,這也是他“是為賊”的重要原因。

“老而不死”是緊承前文“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而來的,“是為賊”是針對原壤的一系列不是——“不孫弟”“無述焉”、沒有是處卻“不死”而說的。后世有人斷章取義,單獨把這“老而不死”與“是為賊”連起來,誤以為是孔子對老年人的一種侮罵,顯然違背了孔子的原意。

而且此時孔子也處老耆(qí)之年?!抖Y記·曲禮》說:“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mào)。七年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頤。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幾杖,行役以婦人;適四方,乘安車;自稱曰老夫,于其國則稱名;越國而問焉,必告之以其制?!薄抖Y記·王制》又說:“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鄉,七十杖于國,八十杖于朝?!笨鬃印耙哉冗灯涿劇睍r,至少已經六十歲以上了,而且孔子六十八歲才從列國周游而歸,這次見原壤,恐怕年紀已在七十左右,他怎么能說“老而不死是為賊”,連自己也罵呢!

前人解釋《論語》多有曲解,需要辨正的問題遠不止這些。

出自陳廣逵《〈論語〉通釋、解讀與點評》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論語》五章新說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講求仁者愛人的孔子,為何如此歧視女性?
俗語“老而不死是為賊”,原意真是數落老人嗎?其實我們都曲解了
閱古 | 孔子為什么要說:老而不死是為賊?
被誤解兩千年的“老而不死是為賊”
孔子為何講“老而不死是為賊”?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东| 博乐市| 贵定县| 太和县| 彝良县| 胶州市| 凉城县| 奇台县| 手机| 文登市| 合阳县| 如皋市| 纳雍县| 二连浩特市| 同仁县| 仁化县| 武功县| 交口县| 万安县| 武鸣县| 同仁县| 扎囊县| 鄂温| 扎兰屯市| 泾阳县| 朝阳区| 鄢陵县| 广宁县| 会理县| 兴仁县| 凤山县| 垫江县| 邻水| 色达县| 广安市| 尼玛县| 昌宁县| 郓城县| 康平县| 建平县| 德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