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英文叫做steamed bun或者steamed bread,就是“蒸面包”的意思。
所以中國人可以把面包翻譯成“烤饅頭”,這樣外國人就吃饅頭了哦。
所以“西方人不吃饅頭”的說法,主要原因是西方習慣于使用“烤”的方法加工小麥,而中國使用“蒸”的方法加工。
其實“蒸”是很有中國特色的食物加工方法,可以說只有中國人大量應用,所以中國的小麥都通過“蒸”的方法加工成饅頭了,而不掌握這種烹飪方式的西方,只有原始的“烤”制饅頭,也就是面包啦。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蒸汽烹飪的國家,這種方式貫穿了整個中國農耕文明時代,延續至今。關于蒸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一萬多年前的炎黃時期,我們的祖先從水煮食物的原理中發現了蒸汽可把食物弄熟。就烹飪而言,如果沒有蒸,我們就永遠嘗不到由蒸變化而來的鮮、香、嫩、滑之滋味。
這個是婦好墓里發現的三聯甗,和現在三個灶頭的大蒸鍋是一個用處的。
上邊的甑可以看到底是漏的,為的是讓蒸汽通過來加熱食物。
至今西安著名小吃甑糕“京糕”(甑,zèng。關中方音中為尖音字,讀作zìng,訛作jìng。)是西安和關中地區特有的傳統風味小吃,用糯米、紅棗或蜜棗、紅豆置鐵甑上蒸制而成。甑糕小吃歷史悠久。甑,是中國古代一種非常古老的蒸器,有陶制、銅制、木制、鐵制等,后經民間傳承,將鐵甑保留至今,而用之蒸制的粘糕也別有風味。
由于以上的原因,小麥從中亞傳入中原以后,除了原始的“烤馕”方式逐步發展為大餅、燒餅,而和中國傳統加工方式結合后,就出現了獨特的蒸制面食“饅頭”蒸餅包子。這就是西方沒有饅頭的主要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