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所謂誰更加優秀,更多的可以去比較兩個平臺在各方面業務的切磋,可以嘗試從幾個角度去對比下:
1、使用者數量和公司業績。
APP或者網站使用者數量,基本淘寶是京東的2倍(手機和網站),艾瑞指數可以見分曉:
業績:從2017年三個季度財報兩家公司對比京東營收高于阿里巴巴,但凈利潤差別有點大,第一季度是阿里巴巴凈利潤200.19億元,京東14億元人民幣。
2、作為消費者,當然更加關心的是平臺的產品及服務,這兩個平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對比:
1)平臺產品定位:
產品種類:
淘寶更加注重的是萬能的淘寶,什么都能買到,除去禁售產品,再奇葩再小眾的產品淘寶上都能買到,不管是家政服務還是私人手作等,小眾產品在淘寶有天然的優勢。
京東初始定位就是數碼電子產品為主,現在雖然增加了其他品類平臺首頁也多次換,但主要致勝品類還是數碼電子產品和家電,因為在消費者心智中京東以這類產品的正品優勢記住了。
當然阿里巴巴推出的天貓是針對B2C市場,同樣適合品牌產品的銷售,常常看到一些視頻廣告引導消費者在天貓店鋪購買。
價格:兩個平臺沒有什么區別,現在很多品牌在兩個平臺上都設有旗艦店等。
活動:淘寶的雙十一雙十二,京東的618是兩個平臺的大活動,這樣的活動很多大牌的優惠力度很大,價格優惠加上平臺優惠券疊加,大家可以在活動期間消費。
2)服務方面兩個平臺差別很大。
淘寶和天貓的客服是店鋪自己客服,不管是自己還是外包,質量參差不齊,服務水平就看商家的重視程度了。
物流方面,淘寶和天貓商家基本是從自己倉庫走,商家大多選擇的是三通一達、順豐等,一般1-4天的物流時間。
京東售前統一是京東客服,但售后問題分兩種,入倉的是京東客服,不入倉直接是商家負責。
物流方面,如果商家在京東開店,同時如果品牌和銷量較大,京東官方會建議商家入京東倉,大家都知道京東倉在全國各地站點很多,拍下后基本隔天收到或者上午下單,下午就能收到,這是京東物流的優勢。
當然如果不入京東倉,商家需要在下單后聯系京東物流上門取貨之后走京東物流,消費者拿到產品時間上稍微長點。
3、作為商家,想在兩個平臺上開店,兩個平臺區別很大,主要看商家本身的優勢和產品實力。
1)個人、資金較少,產品沒有時間沉淀,不具備特色,適合開淘寶店。
當然,在開店過程中需要不斷學習電商運營的方法和實操經驗,找到自己的方向,不然很容易被市場淘汰。
2)如果是品牌產品,作為新興品牌,同時不是電子產品一類,比較適合天貓店。
3)京東店鋪,更加適合作為淘寶或者天貓做得不錯的基礎上的補充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