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市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縣域經濟格局。但是,隨著發展階段和競爭格局變化,縣域經濟資源整合能力弱、集聚高端要素難度大、重復建設和同質化競爭等問題逐漸凸顯。
轉型升級走前列,必須大力實施以“一軸兩帶”為核心的群城共建行動,加速推進經濟形態由縣域經濟向都市區經濟轉型。“一軸”就是金義主軸,“兩帶”就是金蘭永武和義東浦磐城市帶。以此為核心,縣域經濟的小格局才能突破,都市區經濟大格局才能拓展,我們才能在更大的空間內整合優化配置資源。
加快推進經濟形態由縣域經濟向都市區經濟轉型,必須統籌功能分區布局,讓城市規劃硬起來。要進一步優化市域空間布局,加快各專項規劃編制,盡快形成覆蓋全市具有前瞻性、科學性、可操作性的規劃體系;要加強對重大規劃編制和實施的督導,強化規劃的空間管治作用,確保“一張圖紙管到底”,真正讓規劃落到實處。
加快推進經濟形態由縣域經濟向都市區經濟轉型,必須統籌城市組團發展,讓城市能級強起來。城市組團發展,形成城市集群,才能提升城市整體能級。要做強“一軸”,堅持協力推進金義聚合發展不遲疑,大力度建設、高強度開發,真正把金義主軸建設成為浙中城市群聚合發展的黃金走廊。要做大“兩帶”,各縣(市、區)要樹立資源整合、共贏發展的理念,根據資源稟賦、產業特色,發揮優勢、錯位競爭。要做活“節點”,培育做強一批中心鎮、中心村。
加快推進經濟形態由縣域經濟向都市區經濟轉型,必須統籌重大設施建設,讓城市融合快起來。按照先易后難、分步推進的原則,優先構建快速交通網,加快打造高速信息網,超前謀劃和建設電、氣、油等能源網。
加快推進經濟形態由縣域經濟向都市區經濟轉型,必須統籌資源要素利用,讓城市活力迸發出來。要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用好政府有形之手,用好市場無形之手,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加快推進縣域經濟向都市區經濟轉型,上下有共識,發展有需求,現實有基礎。我們要善于把握趨勢、順應規律,正確處理好“統”與“分”的關系,勇于突破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合心合力合拍打造全省第四大都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