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威,男,河南開封市人,1958年出生,實力派瓷器鑒定專家。現(xiàn)為中國瓷器鑒定研究會會員,《海內(nèi)收藏網(wǎng)》瓷器鑒定首席專家,洛陽收藏家協(xié)會副會長,洛陽民辦博物館協(xié)會常務理事,洛陽電視臺《華夏瑰寶》節(jié)目鑒寶專家,洛陽理工學院客座教授,中拓河南拍賣公司藝術顧問,洛陽樹威古瓷鑒藏博物館館長。陳樹威通過自己近30年的淘寶與收藏,經(jīng)國家文物部門批準,創(chuàng)辦了古瓷器專題性博物館,在《收藏》、《文物鑒定與鑒賞》、《文化收藏》等雜志和報刊發(fā)表瓷器鑒定、鑒賞和收藏研究文章100多篇,在各地收藏家協(xié)會、企業(yè)和部隊等作瓷器收藏、鑒賞講座80多場次,多次參加文物部門、電視臺等組織的鑒寶活動。
隨著收藏熱的升溫,明清瓷器以其器形多樣、色彩艷麗、紋飾精美、裝飾性強而格外被人們關注,許多收藏愛好者因不知道怎樣辨?zhèn)味桓医槿耄械牟赜褢{感覺去買,結(jié)果屢屢買到的是贗品。正確的收藏方法必須建立在掌握科學的辨?zhèn)沃R之上,只有認真學習瓷器鑒定知識,多看真品,多觀察真品與贗品之間的差別,才能逐步掌握明清瓷器真?zhèn)舞b別技巧,淘寶收藏也才能做到得心應手。鑒別明清瓷器有哪些訣竅呢?根據(jù)專家多年的鑒定經(jīng)驗,必須把握好以下六看:
一看器型。明清瓷器的器型每個朝代有每個朝代的特點,且形制一般都比較規(guī)范,通過造型鑒別瓷器真?zhèn)魏湍甏潜仨氁盐蘸玫摹钠餍蜕翔b別古瓷器真?zhèn)沃饕盐找韵氯c:
一是觀察藏品是否符合那個朝代的器型特點,不符合的是仿品。如明代的青花瓜棱圓罐,器形大多矮胖敦厚;清代的青花瓜棱圓罐,器型則相對上下修長,且是磨口。再比如明代成化年間的斗彩雞缸杯、清代康熙年間的棒槌瓶,雖然后朝也有仿制,但在器型上與前朝都有一定差別。把握了這些差別,便可分辨出是真品還是后朝仿制品。
二是觀察器物各部分比例是否協(xié)調(diào)。明清瓷器各部分比例處理都比較好,看起來比例搭配和諧,仿品一般很難做到。
三是觀察器物外觀線條是否流暢,過度自然,給人以美感。如果外觀線條僵硬,處理草率,過度不自然,則基本可斷為仿品。從器型上鑒別古瓷器真?zhèn)危詈檬悄帽昏b別對象與某一歷史時期的典型器物相對照,仔細觀察口沿、耳、肩、腹以及圈足是否相符,從而得出鑒別依據(jù)。
二看釉面。瓷器表面的釉好像穿在瓷器身上的衣服,時間久了,就像衣服會變舊一樣,瓷器的釉面也會變化。與新瓷器相比,老瓷器的釉面會變得溫潤、勻凈,有的還會呈現(xiàn)出玉質(zhì)感。仔細觀察,老瓷器的釉光是柔和的光,呈散射狀的光,是亮而不刺眼的光。這是因為,老瓷器的釉面經(jīng)過長期在空氣中風化,剛燒成時的“火光”、爆光已經(jīng)退去,會在釉面形成一種不易觀察到的氧化包漿。從釉面上鑒別明清瓷器的真?zhèn)危鸵鄰男隆⑴f瓷器釉面的對比中把握明清瓷器釉面的特點,慢慢就可練就一雙惠眼。對一些實用器,還可以通過觀察釉面多年的使用痕跡(如釉面磨損是不規(guī)則的磨損)來辨別新老。從釉面上鑒別明清瓷器真?zhèn)涡枰貏e注意的是:釉面干澀、光亮刺眼和發(fā)死無光的都不是真品。
三看胎體。一是觀察瓷器胎土是否經(jīng)過人工淘洗。明清瓷器制作程序很規(guī)范,胎土都要經(jīng)過人工淘洗,因而胎質(zhì)顯得干凈。二是觀察胎的密度有無過大或過于疏松現(xiàn)象。明清瓷器制坯前的和泥是人工,人工和泥制坯燒出來的胎密度適宜,無密度過大或過于疏松現(xiàn)象。現(xiàn)代仿品瓷器制胎用的泥是煉泥機煉制,用這樣的泥制作出來的胎密度過大,拿到手里有過重的感覺。也有用灌漿的方法制胎的,其密度又過于疏松,拿到手里有過輕的感覺。三是觀察胎體的厚薄程度。每個朝代瓷器胎體的厚薄程度都不盡相同,如明代晚期、清代康熙早期和同治時期的胎體相對較厚,明代成化、清代雍正等年間的胎體則相對較薄。把握好每個朝代瓷器胎體的厚薄程度,基本相符的才有可能是真品。四是觀察胎質(zhì)是否滋潤。老瓷器露胎部分長期與外界物質(zhì)和空氣接觸,經(jīng)過風化和吸取營養(yǎng),胎質(zhì)有滋潤的感覺;仿品瓷器的胎質(zhì)一般則較為干澀。
四看色彩。一是觀察色彩是否符合年代特征,不符合的應為仿品。如明代五彩瓷器色彩的特點是“紅濃綠翠”,清代同治年間粉彩瓷器的特點是施彩較厚,民國粉彩瓷器的特點是施彩較薄等等,類似這些都需要認真掌握,以便在鑒別中運用。二是觀察色彩是否純正,色澤不正,色彩渾濁的是現(xiàn)代仿品。三是觀察色彩是否滋潤,色彩干澀的是新仿品。四是觀察色彩表面有無風化、氧化現(xiàn)象,老瓷器一般都有,新仿品則沒有。
清代晚期粉盒真品:色彩純正自然
五看繪畫。一要觀察整體構圖是否協(xié)調(diào)和完美;二要觀察繪畫是否有古人的大膽和率意;三要觀察繪畫是否體現(xiàn)古人的快速度和流暢;四要觀察對細節(jié)的處理是否認真到位、一絲不茍。符合以上四點,才有可能是真品。現(xiàn)代仿品瓷器大多整體構圖不協(xié)調(diào),繪畫拘謹,線條滯澀,對細節(jié)的處理草率。
六看底足。古瓷器底足信息豐富,是鑒別的重要方面。一要認真觀察修足工藝。明代瓷器罐、瓶底足墻多采用削足工藝,盤和碗底足常有跳刀痕跡;清代瓷器盤和碗底足墻大多修成“泥鰍背”狀,露胎的盤和罐底常有旋紋。總的看,老瓷器修足自然順暢,新仿品修足呆滯、生硬。二要認真觀察款識。瓷器款識一般都處在底部。鑒別款識真?zhèn)沃饕且私饷總€時代款識的特點,特別是要了解字體的寫法,進行仔細對比,從而得出鑒別結(jié)果。三要認真觀察底足上“火石紅”和棕眼的真?zhèn)巍?/span>很多明清瓷器(尤其是民窯瓷器)底足上有“火石紅”和棕眼,要看這些“火石紅”和棕眼是否是人為做出來的。四要認真觀察自然磨損痕跡。大多數(shù)古瓷器因長期移動磨擦,底足會變得較為平滑;新仿品底足沒有自然磨損,用手輕撫之會有滯澀感。
以上六個方面在鑒別過程中應綜合運用,完全相符的才算是真品;如果一件東西其中有一個方面不符,就應該“一票否決”。
真品老瓷器底部圈足上呈現(xiàn)出的火石紅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