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小聚,茶余酒后,一友考問之。乘興,彷大師作派戲言之。 引來眾友爭相訊問,獨樂。
今追記數則,以資紀念。
問:讀你的文字忽而廖廖數言,惜墨如金;忽而雜七裹八繞來繞去何故?
答:柔化,剛發。
點睛之論何須多言;明理之章不妨多喻。
問:你以為什么是太極拳?
答:太極,是哲理;拳,是技藝。
合而言之,在陰陽哲理指導下,身心和諧的運動名為太極拳。
問:和諧是什么?
答:均衡,平衡。不偏不倚,不過不及。
問:怎樣練(太極拳)?
答:教授修練太極拳的文章書籍,汗牛充棟。
我以為,牢記下列口決: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墜肘。
意氣君來骨肉臣。
命意源頭在腰隙。
一舉動具要輕靈,尤須貫串!
做好,以上心法,即具有了太極拳走架功夫。
問:何謂太極推手?
答:沾粘連隨,不丟不頂情況下一種意氣訓練。
重意不重形。旨在開發良知,培養“覺受”能力。
其要:意在先,機在目。形意分離,視動統合。
問:不練推手能掌握太極拳技擊術嗎?
答:有可能。
推手是方法,不是目的。
條條大道通北京。只不過有的路平坦,有的坎坷。
祖師創拳之時,天下無人會推手,祖師不一樣會太極技擊術么。
問:照訣修練能獲得太極技擊術么?
答:不一定。
師付傳的是方法,不是功夫。所謂師付引進門,成藝在各人。
問:何為太極(拳)技擊術?
答:無它。
柔化剛發。
一樣要拿腕制肘,進身鎖靠,牽動重心,順勢借力,才能一“呼”而出。
問:你為何總說要“制人而不傷人”,忌言克敵制勝?
答:時代不同了。法制社會懲制壞人有法院有公安,輪不到你。君不見
鬧市之中,老人跌落倒地,他不申明“是我自己跌倒的與你們不相干”
就沒人敢上前去攙扶。你居然還想仗劍走天涯!前面等你必是法院、醫
院、還有公安局。非太極養生之道!制人,令其知難而退,即可。
問:你以為最難學的是什么?
答:講真話。人世間最不待見的也是講了真話的人。
問:問個技法小問題,教科書上用“卸”你卻喜用“泄”有講究嗎?
答:有點不一樣。不頂,并非不能聚,聚而后泄,敵難變,慣性使然也!
沾即走,走即卸,不用聚。
問:蓄與聚有分別?
答:無有分別(指這里)。我蓄人聚,以示彼此。
問:為什么太極大師多不長壽?
答:過頭了,過猶不及,失中和。
想開點,不壽即壽,壽即不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阿門!
問:大師怎樣做?
答:先唬住,再動手。
問:你的拳之舞能擊人否?
答:嗯,你過來!
問題很清楚,
不知答案應問誰!
舉手堋發之。眾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