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那一切都是種子,只有經(jīng)過埋葬,才有生機。——顧城
顧城,我國近代著名的朦朧派詩人,也被稱為當代“唯靈浪漫主義”詩人。但是人們關(guān)注他的往往不止其詩歌著作,更多的還是他的感情故事。特別是在1993年,他用利斧砍傷了自己的妻子,致其死亡,隨后自殺,給世人留下了無盡的唏噓感嘆。
很多人都認為顧城殺妻的背后,是不甘心自己被拋棄,因此在與妻子的矛盾中爆發(fā)了沖突,犯下了大錯,其實導致顧城殺妻的原因不止一點,在他殺妻之前還曾經(jīng)和北大才女李英,以及妻子一起過著三人生活。那么顧城殺妻自殺后,他的情人“英兒”去了哪里,結(jié)局如何?
顧城出生于1956年的上海,父親是著名作家當代詩人顧工,從小受到詩歌熏陶的顧城不愛湊熱鬧,甚至可以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和螞蟻度過一整天。1973年顧城開始學畫,也是這一時間段他開始了文學創(chuàng)作,一篇篇美妙的詩歌在他筆下誕生,直到1977年在《蒲公英小報》上發(fā)表的詩歌引起社會的關(guān)注,他也一躍成為朦朧派的代表詩人。
隨后顧城經(jīng)歷了自己的事業(yè)巔峰,先后加入了北京市作家協(xié)會,中國作家協(xié)會,應邀參加明斯特國際詩歌節(jié),在全世界賺取了大量的名聲。1988年顧城和妻子前往新西蘭激流島,并且加入了新西蘭國際,在這里過上了隱居的生活。直到1993年著名的激流島事件發(fā)生,顧城砍死妻子之后上吊自盡,引發(fā)了社會的轟動。
而激流島事件讓另外一個人進入人們的視野,她就是李英,也是顧城最后一部作品《英兒》的主角。李英筆名麥琪,1986年在昌平詩會認識顧城和劉湛秋,年輕的李英瞬間就被顧城的文采吸引,她自己形容“就像朝圣一樣,被他的光環(huán)籠罩”。李英愛上了顧城,但是這份感情卻一直壓抑在心中,因為顧城已經(jīng)有了妻子謝燁。
但是李英在愛上顧城的同時,她也和劉湛秋糾纏不休。同樣劉湛秋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他也有著妻子家庭,只不過他能夠陪在李英身邊,即使他明言自己不會放棄妻子孩子和李英結(jié)婚。這樣的態(tài)度,讓李英感覺不到安全,因此她更希望能夠追求和顧城的愛情。
直到顧城夫妻要前往激流島的前一夜,李英才向顧城吐露心聲。然而隨即發(fā)生的事不僅顛覆了她的認知,也顛覆了所有人的認知。1990年,顧城在征得妻子謝燁的同意后,公然邀請李英來激流島,從此過上了三人生活。而謝燁作為顧城的妻子,她默許了李英作為情人的存在,還愿意與其一起生活。
三個人生活遠沒有看起來那么美好,顧城鐘情李英,他認為自己和李英才是一模一樣的,謝燁只不過是他所造就的,而謝燁也愈發(fā)不能忍受這樣的生活。1992年,在謝燁的鼓動下,顧城帶著妻子前往德國參加學術(shù)交流,獨留李英一人在激流島。
李英本就是年輕悸動的年紀,怎會感受寂寞?她與島內(nèi)教導自己英語的英國移民約翰相愛,并且跟著約翰一起離開了激流島。就像她愛顧城,愛劉湛秋一樣,這份愛來得快去得也快,來去只看她自己。
李英的不告而別給了顧城非常大的打擊,因此他寫下了自己生前最后一本作品《英兒》,這是一本抒情詩,也是一部懺悔錄,記載了兩人愛情故事的點點滴滴。殊不知這樣的結(jié)果讓謝燁無法接受,她更不不能接受自己的丈夫如此懷念情人,甚至用囈語一般的獨白來回憶這頓感情,于是她想到了放手。
1993年10月8日,沒有人知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但是很多人都能猜到,謝燁對顧城說出了自己也要離開他的想法。剛剛被拋棄和背叛的顧城無法忍受這樣的事,憤怒和偏執(zhí)的他將謝燁砍傷,最后謝燁傷重致死,而顧城則在一顆樹上上吊自殺。
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顧城自殺的消息傳到了國外,一時間輿論直指李英,她的丈夫約翰選擇和她離婚,而她也在極度不安中遇到了一個熟人——劉湛秋。劉湛秋此時早已離婚多年,兩人一個待嫁,一個未娶,不免舊情復燃。最后在劉湛秋的陪同下,李英也出版了書籍,正面回應“激流島事件”,并且強調(diào)自己只是一個追求愛情和自由的女人。2011年李英被查出患有鼻咽癌,撐了四年后溘然長逝,享年5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