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跳舞的辣子雞
想知道它為什么叫舌尖上跳舞的辣子雞嗎?吃過之后就知道了。
這是一款地道的川菜,麻辣鮮香。
吃過以后,舌頭和嘴唇麻辣的直蹦好似在跳舞一般,
所以我叫它舌尖上跳舞的辣子雞。
其實它就是四川同胞擅長的辣子雞,以重慶歌樂山的辣子雞最為出名。
這道菜是四川人民的智慧結晶,后經傳播,已經變成一道全民喜聞樂見的美味佳肴了,它以雞為主料,加上干辣椒,花椒,鹽,胡椒等多種材料精制而成,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讓人吃過就忘不了。
說到辣子雞,有很多地方都有,不僅僅是四川。
川菜辣子雞以重慶歌樂山辣子雞最為有名,
與之臨近的貴州省也有一個地方因辣子雞而出名,那就是---陽郎辣子雞,
此外還有云南的沾益辣子雞,
湖南的東安子雞。
川菜的歌樂山辣子雞重的是麻辣,
黔菜的陽郎辣子雞重的是香辣,
滇菜的沾益辣子雞重的是干辣,
湘菜的東安子雞重的是酸辣。
所以在眾多的辣子雞中,我最喜歡川菜的辣子雞,麻辣鮮香,沁人心脾。
因為喜歡川菜的辣子雞,所以在網上看了很多關于四川辣子雞的視頻,他們的成品菜有的帶湯,有的不帶,有的還是干鍋,而我唯獨喜歡一點湯都不帶的那種。因為吃完辣子雞之后,還可以把辣椒花椒在蒜臼子里搗成辣椒醬啊。哈哈哈 。。。。。我是不是太會過了啊
長話短說,開始做吧。
主要食材:雞腿兩只(讓小販剔的骨),雞整翅兩只。
調味品:蔥姜蒜,二荊條辣椒,大紅袍花椒,白胡椒,鹽,白糖,料酒。
裝飾品:西紅柿,香菜。
操作步驟:
1、雞腿雞翅清洗干凈后切小塊,大約1.5公分,不能像黃燜雞那樣剁大塊了。這樣做是為了等會腌制時好入味,炸制時好成熟,炒制時好入麻辣味。
2、切好的雞塊放入清水中浸泡十分鐘后再清洗兩遍,之后撈起控干水分。
3、雞塊中加1勺鹽,半勺胡椒粉,四勺料酒,抓勻后腌制10分鐘。
4、十分鐘后再加入4勺水淀粉。
5、辣椒斜著剪成條,蔥切貓耳,姜蒜切片,芝麻炒熟,花椒備好,雞肉,辣椒,花椒的比例為15:10:1.
6、鍋中倒油燒九成熱,下入雞塊炸成金黃色撈出備用。九成熱的油溫,表現為:冒大煙,筷子放進去之后周圍立馬涌出小氣泡,芝麻放進去后立即變色且發出噼噼叭叭的爆響聲。
7、雞塊炸好之后鍋中留少許油,放入蔥姜蒜爆香后撈出不用。
8、把花椒放入鍋中翻炒出香味,大約10秒鐘,趕緊下入炸好的雞肉,翻炒幾下,放入辣椒絲。
9、辣椒和花椒的香味都充分出來之后,放少許糖提味,倒入炒熟的芝麻,翻勻后出鍋。雞塊上會沾滿了芝麻,吃的時候不僅麻辣味十足,還有芝麻的香味,讓人停不下來啊。
10、刻幾個西紅柿花做點綴,剩下的西紅柿可以做一個糖漬西紅柿,吃過辣子雞后再吃糖漬西紅柿,會很舒服的。西紅柿刻花:用小刀先把洗紅柿皮像削蘋果那樣整個削下來,(圖中是為了照相方便只用了其中一段,應該是整個很長的一段皮),從一端開始慢慢卷起,卷起之后用牙簽固定即可。削過皮的西紅柿正好可以用來拌白糖吃。豈不美哉!
羅嗦幾句:
1、雞塊不可過大,要盡量小一些,好入味兒;
2、腌制時,鹽要多放,這個菜的鹽味兒只有這個時候能入進去,之后就沒有機會了。
3、胡椒和鹽腌制10分鐘以后可以放水淀粉,目的是鎖住雞肉里面的水分,炸制之后雞肉外焦里嫩。
4、炸制時油溫一定要高,這樣才能快速讓雞塊表面變焦,而里面的水分又不會流失太多。如果是低溫炸制,不僅耗時長,且炸完之后就只剩下一堆柴柴的雞肉了。吃不到嫩滑的感覺。
5、辣椒一定要多,川菜辣子雞中的辣椒都選朝天椒,我害怕受不了,就改成了香辣型的二荊條,花椒要用大紅袍。雞肉,辣椒,花椒三者的最佳比例為15:10:1。這樣做出來的辣子雞才會又麻又辣。吃過之后舌頭和嘴唇都會跟著跳舞啊。
6、出鍋前放少許糖提鮮,趁熱放炒熟的芝麻,芝麻會裹滿雞塊。
7、這道菜和黃燜雞不同,不需要添加醬油之類的湯汁,做出來是干的,不帶一點兒湯汁。所以你可以看到,我除了在腌制的時候放了一點料酒和水淀粉之后,炒制過程中只有油,其他的料汁一概不用。而腌制時用的那些只是為了除腥和入基本味,經過高溫炸制之后,雞塊就又不帶任何湯汁了。如果有人喜歡帶湯汁的辣子雞,可以加上老抽生抽之類的。我喜歡干的,所以只用了油。
8、花椒,雞肉,辣椒,往鍋里放的先后順序為,花椒,雞肉,辣椒。因為辣椒不經炒,如果放太早就變成黑色了。而先放花椒是想讓花椒的香氣出來,再放雞肉,緊接著放辣椒,從而讓雞肉包裹在這麻辣的味道之間,更易入味。
9、順便說說糖漬西紅柿。吃過辣子雞之后,吃一口湯漬西紅柿,再喝一口西紅柿汁兒,那感覺真是太美妙了,不信你就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