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重讀中興之主·漢宣帝劉詢

監獄長大的皇孫:太爺爺靠誣告殺爺爺和父親全家

自己的太爺爺設計借助誣告鏟除了自己爺爺整個家族,而自己則是整個家族中唯一的幸存者。

漢武帝本人才是事件幕后的謀主。而目的,是為了更換皇嗣,并肅清皇后衛子夫家族的外戚勢力。

巫蠱之禍的謎底

漢武帝征和二年,大漢帝國的都城長安。

一個驚人的消息傳遍了全城--太子起兵謀反了。

事起突然,卻發展迅速,太子劉據帶著賓客,發兵數萬與宰相劉屈牦率領的政府軍在城中激戰。

大戰五天后,太子戰敗,帶著兩個兒子出逃。很快在追捕中自殺身亡。太子全家,上至漢武帝皇后衛子夫,下至太子夫婦子孫親屬全部被殺。

這個時候,我們的主人公劉詢,太子劉據的孫子,才剛出生幾個月。他的父親史皇孫劉進,是太子的長子,漢武帝的長孫,也沒能逃過此劫。

好好地太子為何要造反?

一般的說法是,武帝晚年多病,親信江充乘機進讒言,稱此乃有人詛咒武帝。武帝便命江充偵查此事。江充與太子劉據有仇,怕武帝死后太子即位對己不利,于是偽造證據誣告太子在宮中詛咒武帝。時武帝原載甘泉宮養病,太子無以自辯,只有起兵造反捕殺江充以求自保。這就是著名的漢武帝時的巫蠱之禍。

但事情并非如此簡單。太子逼反的確是江充誣告所致,但這背后,卻并非只是個父子被小人離間的家庭道德倫理悲劇。

漢武帝本人才是事件幕后的謀主。而目的,是為了更換皇嗣,并肅清皇后衛子夫家族的外戚勢力。

巫蠱之禍發生的背后矛盾

武帝本人雄才大略又刻薄寡恩,好用張湯、江充之類的文法酷吏。而太子劉據為政卻是另一個風格。史稱“性仁恕溫謹”,用漢武帝自己的話形容。是“敦重好靜”。這讓武帝感覺太子“嫌其能少不類己”。而這“不類”,也讓漢武帝充滿了矛盾。

一方面,武帝自許甚高,他曾驕傲地對衛青說“漢家庶事草創,加四夷侵陵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后世無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如此者不得不勞民。若后世又如朕所為,是襲亡秦之跡也。”--后代如仿效他的作為就會亡國,而他則能掌控全局創不世之功業。武帝的自身定位是如此之高。

而對于太子劉據,武帝曾如此定位“太子敦重好靜,必能安天下,不使朕憂,欲求守文之者,安有賢于太子者乎!”

仁恕守文的太子無疑是自己身后保守江山的最好選擇。這是武帝原來的認識。但隨著太子年紀漸長,逐漸參與政治。他與武帝截然不同的為政風格終究帶來了麻煩。

武帝用法嚴,多用深刻酷吏,而太子寬厚,對于酷吏所作所為多有平反,因此深得百姓民心。但卻使武帝親信的一幫而用法大臣深為不滿。江充與太子間與其說是私仇,不如說是政治路線間的深刻矛盾。而這背后,則是太子與武帝的深刻分歧。

史稱“群臣寬厚長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毀之。邪臣多黨羽,故太子譽少而毀多。”

太子與武帝在政治路線上的分歧逐漸明顯,另一個影響武帝決策的因素也重要起來。

這就是太子之母皇后衛子夫衛家的勢力。

隨著衛子夫被立為皇后,武帝大力啟用衛氏宗族,一時間外戚衛家權勢扶搖直上。全盛之時,衛氏宗族中衛青任大司馬大將軍,一門五侯;霍去病任大司馬驃騎將軍。門生故吏下屬在朝為官不計其數,甚至一直做到宰相。衛氏之盛以至于當時有民謠“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衛氏外戚勢力的全盛也讓武帝動了警惕之心。雖然隨著衛青和霍去病的去世,衛氏的勢力有所削弱,但基本還在。太子顯示出的政治傾向又與武帝相悖。隨著衛子夫年歲漸大失去寵愛。而武帝后來的寵妃如李夫人、鉤弋夫人等又生下了其他皇子,解決衛氏勢力撤換太子就成了武帝的最終選擇。

巫蠱之禍開始時,武帝就對屬于衛氏勢力的宰相公孫賀下手,先誅殺公孫賀父子及太子親姐妹--同為皇后衛子夫所生的陽石公主和諸邑公主以及衛青的長子衛伉,走出了鏟除衛氏的第一步。就已經說明之后發生的對太子的誣告和逼反根本不是出自偶然的私人恩怨,而是武帝和親信的任法官僚們設計好的步驟。

漢宣帝劉詢的悲慘童年

自己的太爺爺設計借助誣告鏟除了自己爺爺整個家族,而自己則是整個家族中唯一的幸存者。剛出生的劉詢面臨的,就是這樣一個悲慘的局面。

尚在襁褓中的小劉詢,雖幸免被殺,卻馬上被送進了大牢,成了大漢帝國上下年齡最小的囚犯。被關進郡邸獄后,主管郡邸獄夫人廷尉監邴吉“重哀曾孫無辜”,派遣兩個女囚輪流給他哺乳。沒有任何親情關愛的病已在邴吉的關照下凄苦地在監獄中長到了五歲。由于監獄里惡劣的條件,小劉詢常常生病,為了讓他快點好,小劉詢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名字“病已”。

4年多后,恐怖的太爺爺漢武帝劉徹去世了。但就在他死前,又險些將年幼的曾孫扼殺在襁褓中。

“后元二年,武帝疾……望氣者言長安獄中有天子氣”,于是,武帝派遣使者連夜到長安城各個監獄,無論囚犯犯罪輕重全部誅殺。多虧邴吉緊閉郡邸獄大門,拒絕使者入內,他說:“皇曾孫在。他人亡(無)辜死者猶不可,況親曾孫乎”,一直到天亮。使者回朝劾奏邴吉,武帝才醒悟,感嘆曾孫:“天使之也”因此大赦天下。而長安各監獄只有郡邸獄的囚犯僥幸得以保全性命,并被釋放出獄。因禍得福的他還得到了曾祖父最后的一點眷顧--武帝命宗正將病已重新列入皇家族譜。在法理上肯定了病已皇曾孫的地位。

但,雖然恢復了宗室地位,劉病已依舊無家可歸,于是邴吉派人護送乳母和病已去京兆尹官邸,京兆尹不接納。邴吉打聽到病已祖母史良娣家,把病已親自送到史良娣家,曾外祖母貞君見到慘死的女兒的小孫子“甚哀之,自養視焉”。

大逆轉:問題少年如何走上消滅跋扈權臣皇帝之路

于是,我們目前的這位問題青年,謀逆太子的孫子劉病已,就這么神奇地被擁上皇位,得回了本來就應是自己家族所有的皇帝寶座。

這個在監獄里長大的年輕人,有著無與倫比的耐心和意志力。

從平民到繼承帝位

重新確立皇族身份的病已按例被接回長安由掖庭令看管照顧,但他的身份已然是平民。在這里他遇到了生命中第二個恩人--掖庭令張賀。張賀原是劉據的家臣,同情劉據一門的遭遇,感念故主的恩德,張賀對病已關懷備至。

特殊的身份,平民的生活,讓年少的劉病已有大量的時間在長安城內外游蕩。于是,少年劉病己隨意往來于諸陵、三輔、蓮勺、杜、鄂之間,過著“喜游俠”,“斗雞走狗”的生活。在一個“古惑仔”少年形象的背后,未來的皇帝也已經對大漢帝國的基層社會的現狀和運作有了清楚的認識,“具知閭里奸邪,吏治得失”和民生疾苦。這種獨一無二的經歷在劉詢今后的皇帝生涯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就在劉病己流連民間走馬五陵的時候,漢武帝的繼任者,漢昭帝劉弗陵駕崩。昭帝無子,繼任皇帝究竟選誰,成為朝廷上下最關心的事。

領武帝遺命輔佐昭帝的權臣霍光心里也有一本賬。作為漢昭帝朝權斗的最終勝利者,他已經消滅了同樣受命的顧命大臣上官桀、桑弘羊,成為權傾朝野一人獨大的大權臣,也是朝政的真正控制者。在他心目中,接下來即皇位的人,只能是一個年齡不大,沒有自己私人勢力的傀儡,從而無法對他的大權獨攬形成挑戰。

于是,他否決了已經成年的廣陵王劉胥,而選擇了年齡尚小,且母族親戚均在漢武帝朝就已經被鏟除干凈的昌邑王劉賀。

可劉賀讓他失望了。沒有外戚的力量,劉賀還有封國。

當上天子的劉賀馬上將自己在封國中重用的親信授予高官。并試圖用他們控制朝廷和軍權,與霍光掰掰腕子。

他太天真了。

獨攬朝政十余年的霍光,早已將自身的勢力滲透到朝廷的各個部分,上至宰相,下至小吏,誰敢對大司馬大將軍說半個“不”字?

劉賀的努力,尚沒給自己爭取到多少權力,就已經暴露了自己的全部目的。于是,在被霍光立為皇帝后僅僅二百余日,他就被同一個力量從皇帝的寶座上扯了下來。“光奏王賀淫亂,請廢。”用皇太后的名義,以劉賀“淫亂”為罪名,將他廢黜。

同樣年齡不大,沒有自己私人勢力的傀儡,還有沒有了?

于是,此時已經升為光祿大夫的原廷尉監邴吉,將劉病已這個漢武帝的曾孫推薦給了霍光。對于霍光,這可是一個比昌邑王還要理想的傀儡:只有18歲的劉病己既無強有力的外戚支援--全家被殺得只剩他一個了--而且之前因是謀逆的太子之孫,雖然名列皇族,卻只是一介平民,更不可能有成型的封國班底。除了霍光,他還能聽誰的?

于是,我們目前的這位問題青年,謀逆太子的孫子劉病已,就這么神奇地被擁上皇位,得回了本來就應是自己家族所有的皇帝寶座。

權斗鏟除權臣家族

當上皇帝后應該怎么做?民間長大的劉病己可比劉賀有心眼得多。在霍光權勢滔天的情況下,不想當劉賀第二,那么就只好咬牙隱忍,表演好這個傀儡的角色。

霍光突然上表提出還政于皇帝。病已笑笑,這明顯是個試探。于是以年幼為借口推讓,霍光不僅得以繼續秉政,還獲得了增食封邑的褒賞。于是霍光暫時放了心--這個傀儡還是很明白自己身份的。

霍氏家族為了爭奪皇后之位,派人秘密暗殺了他平民時迎娶已經立為皇后的許夫人,他暴怒,他自然知道是誰做的,也知道追查不出結果。于是,暴怒之后他繼續隱忍,滿足霍家的要求將霍光的小女兒娶為皇后。聯姻在政治上意味著什么,他自然清楚。

隱忍是因為,他知道,霍光已經老了,霍氏的年輕一代中,再沒有像樣的人物,什么時候霍光死去,什么時候就是霍家敗亡的開始。他在等時間將霍光帶去那個世界--他還年輕,他等得起。這個在監獄里長大的年輕人,有著無與倫比的耐心和意志力。

霍光終于死了。

劉病己開始動手,他提拔了幾個自己信任的官員--并不多。霍光雖然死了,但霍家的勢力依然不滿朝廷,還不能莽撞地刺激他們。然后他開始給霍家子弟和黨羽升官。

在得到更高官職的同時,他們也高升一步,離開了他們原本把持的要害部門--比如中央軍和皇宮衛戍部隊。而他們留下的空缺,病已毫不猶豫地用上了自己人:已故妻子許皇后家族和祖母史貞君家族。外戚是可以制造的。

漸漸地,人們發現,霍家的黨羽,要么以年老為由被退休,要么以調動為名外放地方。同時霍家一件又一件為所欲為,飛揚跋扈的事件廣為傳播。病已在輿論和組織上同時著手打擊對手。

轉眼間,霍光去世兩年了。劉病己覺得,鏟除霍家的前期工作已經基本完成,需要做的就是--收網。收網需要一個由頭,以何事為由開啟消滅霍氏的大幕呢?病已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一直讓自己耿耿于懷的許皇后至死。

霍氏家族慌了,他們開始認真部署造反。于是劉病已名正言順將霍氏家族族滅。烜赫一時的權臣霍光家族的歷史,就此畫上句號。

這個監獄中長大,幾年前還在長安各處放浪不羈的問題少年,憑著自己的政治手腕和非凡的忍耐力,終于成為大漢帝國真正的主人。

他,也把名字“病已”改成“詢”。

中興之主:實行仁政整肅吏治的王霸雜用

正是這樣的原則,為漢宣帝時代構造了一個法令嚴明又重義溫情的氛圍,為社會走向大治創造了條件。

在儒學主張的修飾下,為自己的舉措套上一層溫情的面紗和一個仁義的光環,避免把內在的本質功利的計算直接暴露出來。

漢宣帝與“與民休息”

真正自己當家作主了,劉病已發現,自己的這副擔子可真不輕。

太爺爺武帝三十多年的窮兵黷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在武帝晚年,已經把整個國家搞到“戶口減半”,面臨王朝崩潰的邊緣。

為此,武帝晚年下罪己詔“輪臺悔過”之后,進昭帝和霍光秉政時代,漢代采取了“與民休息”的國策。

劉病已掌權后,繼續推行昭帝與霍光的“與民休息”的國策。針對漕運耗人力、浪費嚴重的問題,他聽從了大臣在三輔和弘農地區買糧的建議后,果斷減少了一半的漕卒,大省漕運力役。而對于遭受自然災害的地區則施行減免租賦的政策,加大撫恤力度。厲行輕徭薄賦。為保證對流民的撫恤措施更加具體,他規定:凡是回歸原籍的流民,由政府給予糧種,分給田地耕種,免除相應租賦。這是自漢武帝時代以來招撫流民條件最優惠,措施最具體的一項詔令。通過這道詔令勸課農桑,穩定秩序的目的已達到。

經過多年的恢復,社會環境大有起色。但武帝時代產生的社會問題依舊嚴峻。

漢武帝連年用兵,到后來財用衰竭,國用不濟,就用賣官鬻爵和輸財贖罪等辦法增加財政收入。因此,“入物者補官,出貨者除罪,選舉凌夷,廉恥相冒”,貨賣公行,烏煙瘴氣。搞得吏治非常混亂。

漢宣帝親政伊始,就抓緊整肅吏治這個中心環節。大臣蕭望之建言:“選同姓,舉賢才,以為腹心,與參政謀,令公卿大臣朝見奏事,明陳具職,以考功能”。漢宣帝采納了這一建議,即拜蕭望之為謁者。其上書言事者,“輒下望之問狀,高者請垂相御史,次者中二千石試事,滿歲以狀聞,下者報聞,或罷歸田里,所自處奏皆可。”由是選拔和任用了一批干練有為的官吏,打下了整肅吏治的基礎。

同時宣帝本人也勤于政事,“五日一聽事,自盡相以下各奉職而進”。

他尤其注意地方官員的選任,在任命刺史守相時,往往親自見問,交代任務,觀察其言詞,以后考察其行為,將其治理情況皆作表記載。發現如有名實不符之處,必追究其原因,了解其所以然。特別是對于二千石一級官吏的考核和督責尤為嚴格,因為這一集官員往往是直接治理百姓的親民官員,所用良莠與否直接關系到一地百姓是否能安然享受“與民休息”政策的實惠。

漢宣帝常稱道:“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無嘆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

劉詢本人還厲行節儉,多次下令節省開支以增加財政收入。此外他還組織規模盛大的儒家經學會議,講論五v經的異同問題,針對學術界和思想界對儒家經典的理解存在分歧,劉詢親臨會場對爭論作出終端裁決,從而統一了思想。

漢宣帝與“王霸雜用”

這一系列政策,大有乃祖戾太子劉據當年行政的“仁恕溫謹”的風格。但實際上劉病已更看好并喜愛的,是曾祖父漢武帝的行政風格。而又充分吸收了曾祖父的教訓,將曾祖與祖父的風格交相雜糅,在對武帝政策進行模仿的同時也進行糾錯,最終形成自己“霸王道雜之”的為政風格。

而要害就在于,對漢武帝的酷吏政治進行儒學化包裝和控制。

漢武帝為了解決帝國社會治安和全面發展的問題大量任用酷吏,實行嚴苛之治,但是宣帝任用“能吏”,“能吏”與酷吏的區別就在于:酷吏純粹以嚴苛之法進行治理,但是“能吏”在為政過程中會在法家思想的表面套上一層儒學的面紗,避免了治獄、辦案由嚴厲走向殘虐。這實際上就表現了漢宣帝既模仿了漢武帝的嚴刑峻法又稍微有所改正。也就是說既有模仿又有糾錯。

這一原則造就了宣帝時代作為吏治清明的典范時代。

宣帝時期吏治所以成為后代的典范表現在涌現了一大批能力超群的官吏,尤其兩千石的官吏中間,強干精明的官吏尤其眾多。這一批官吏深受漢宣帝重視,他們中間不少人甚至躋身公卿行列。班固曾經對這批官吏進行了總結:“孝宣承統,纂修洪業……將相則張安世、趙充國、魏相、丙吉、于定國、杜延年,治民則黃霸、王成、龔遂、鄭弘、召信臣、韓延壽、尹翁歸、趙廣漢、嚴延年、張敞之屬,皆有功跡見述于世。參其名臣,亦其次也。”

他們大都活動于漢宣帝 躬親政事之后,建立了一定的功績,并且受到宣帝的青睞。他們首先精通嚴刑苛法,掌握了較為高超的運用法令治理社會的能力,并據以為政。而在為政之時,表面形式上,他們大都為自己的嚴苛之治套上一個體面的形式:即儒家學派的主張和理論。

而為了獲得此項用儒術緣飾政治的能力,各級官吏就必須加強自己的儒學修養。

在儒學主張的修飾下,為

自己的舉措套上一層溫情的面紗和一個仁義的光環,避免把內在的本質功利的計算直接暴露出來。

正是這樣的原則,為漢宣帝時代構造了一個法令嚴明又重義溫情的氛圍,為社會走向大治創造了條件。

晴空的烏云:漢宣帝中興之政埋下王莽篡漢的誘因

而他之所以能夠成功,關鍵的外戚專權和災異學說形成并產生影響,均是在漢宣帝劉詢的“中興”時代里,就已經埋下了根由。

外戚、宦官專權形成,由此開啟了漢代新的歷史進程。

漢宣帝與災異祥瑞

宣帝以昭帝繼承人的身份入繼大統。但宣帝為昭帝侄孫輩,禮只有兄終弟及、父死子繼,無以孫繼祖者。另外,宣帝雖為武帝曾孫,但受其祖衛太子牽連,以庶人身份由官府撫養成人:“幸得以庶人衣食縣官”。地位低賤,并不具備儲君候選人資格。所以,宣帝成為天子,無論是在正統性,還是合理性方面都存在著極大缺陷。

當武帝之子廣陵王劉胥得知劉詢被立為天子后,非常驚訝與憤怒地說:“太子孫何以反得立?”而另一貴族楚王劉延壽則以為:“廣陵王胥武帝子,天下有變必得立,陰欲附倚輔助之”,因遺書劉胥,提醒他要“長耳目,毋后人有天下。”顯現出宣帝因得國不正而面臨的政治窘境。

為了彰顯自己得國的正統性與合理性,宣帝頻繁乞靈于鬼神,大力宣揚災異祥瑞,作為自己“受命于天”的證明。吏民見宣帝熱衷于祥瑞之事,遂“爭言祥瑞,以中其欲。”于是,祥瑞頻現。

問題在于,統治者雖可借祥瑞文飾政治,但由于自然現象的不可預知性,故無形中也給現實政治帶來了巨大風險。因為在祥瑞說流行的同時,還存在天譴說,此說意為帝王行事若不符合上天的心意,上天會降下災異來提醒甚至懲罰統治者。

以提出“天人感應”的董仲舒的天譴說為例。董仲舒并不止于天以災異警示帝王,董仲舒還認為,天并不私于一姓,“無常予,無常奪也。”無道便沒有資格統治天下,就應該被有道者所取代。據此,如果上天總是降下預示災異的兇兆,那么是否意味著皇朝要被取代?

有鑒于此,漢代自高祖以至于景帝,鮮有君主以祥瑞文飾其統治者,因災異而罪己者也只有文帝一人,且僅有一次。武帝貪祥瑞說之利,大肆鼓吹,而于史不絕書的災異不置一詞,不免給人以自欺欺人之感。而到了昭帝時,利用祥瑞說文飾政治就變得有點難以為繼。昭帝在位13年,表彰祥瑞活動只有兩次。到宣帝在位時,便面臨著是否利用天人感應之說的抉擇,要么及時剎住利用祥瑞說文飾政治之風,要么全面接受天人感應之說,在鼓吹祥瑞的同時,也對災異現象給予回應。

宣帝最終選擇的是后者,在褒貶祥瑞的同時,對災異現象也給予重視,如本始四年(公元前70年)詔稱:“蓋災異者,天地之戒也。”地節三年(公元前67年)十月,詔稱“乃者九月壬申地震,朕甚懼焉。”五鳳四年(公元前54年)四月辛丑晦,日食,詔稱:“皇天見異,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稱也。”

既然認可了災異天譴說,則允許臣民探討災異出現的原因就成為題中應有之義,于是前代禁止以災異推演政治的禁忌也得以解除。

這種之一王朝根本的行為,本是被嚴格禁止的。董仲舒提出祥瑞天譴說之時,即熱衷于以《春秋》為指導推演當代的天象以預測時事。因實際上是在窺測漢室的興衰,故朝廷對于這種猜測天意極為疑忌。董仲舒因此獲罪,武帝“下仲舒吏,當死,詔赦之。仲舒遂不敢復言災異。”

相反,宣帝卻屢屢詔求天下對災異現象發表看法。如本始四年(公元前70年)因地震下詔,“乃者地震北海、瑯邪,壞祖宗廟,朕甚懼焉。丞相、御史其與列侯、中二千石博問經學之士,有以應變,輔朕之不逮,毋有所諱。”地節三年(公元前67年)十月,詔“乃者九月壬申地震,朕甚懼焉。有能箴朕過失,及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以匡朕之不逮,毋諱有司。”

這樣一來,等于解除了此前不準論說災異的禁忌,每個人都可以對祥瑞災異現象發表看法,從而使國家對輿論的主導權漸漸喪失;同時元成哀平時期頻繁的災異現象,又使漢家即將滅亡的觀點深入人心,易代思潮隨之而起。

漢宣帝與外戚亂政

另一方面,自漢初高祖死后呂后專權以來,漢朝皇室對于外戚勢力一直深有提防,文景時代外戚力量一直不彰,武帝時因外戚衛氏強盛,就如本文開頭所揭示的,武帝親自定策將衛氏勢力徹底鏟除,之后又有為防止外戚發展逼死昭帝之母鉤弋夫人之舉。

而到宣帝是,這一局面被完全顛覆。

因為劉詢奇特的身世,在被立為帝之前,身為平民且是孤兒的他,與祖母史氏家族、妻子許氏家族相依為命,感情深厚。

史書記載:獄使者邴吉憐皇曾孫無所歸,載以付史恭。恭母貞君年老,見孫孤,甚哀之,自養視焉。長大成人后,“(張賀)為取暴室嗇夫許廣漢女,曾孫因依倚廣漢兄弟及祖母家史氏”。

被立為皇帝后,劉詢大規模重用外戚,一些重要官職盡量選派許、史、王等外戚擔任。例如,霍光去世后,宣帝封岳父許廣漢為“平恩侯,位特進”,并參與軍國重事;此后,又任命許延壽為“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以外屬舊恩侍中貴重”。在清除霍氏集團過程中,“諸領胡越騎、羽林及兩宮衛將屯兵,悉易以所親信許、史子弟代之。”正是這些外戚給了他強有力的支持,使他能在霍光死后,輕松地鏟除強大的霍氏家族。所有這一切都讓宣帝對外戚充滿了信任,對他們加以重用,同時又大行封賞。由于宣帝提攜,外戚很快發展成為朝中強大的政治勢力,就是朝中大臣對外戚也不得不追捧攀附。

正因為劉詢信用外戚,疑忌臣僚,當其臨終托付之際,雖拜賢臣太子太傅蕭望之為前將軍光祿勛、太子少傅周堪為光祿大夫,讓他們“受遺詔輔政領尚書事”。但同時又拜外戚侍中樂陵侯史高為大司馬車騎將軍,總攬朝政。親信宦官弘恭、石顯居中用事,史稱:“外有史高總朝廷之事,內有恭顯制樞機之權”。使蕭望之、周堪在施政過程中處處受到外戚、宦官的限制,最終矛盾激化,蕭望之等被肅清,外戚、宦官專權形成,由此開啟了漢代新的歷史進程。

宣帝一朝,使外戚專權的局面形成,社會上利用儒家災異天譴學說宣傳漢當易代的思潮也暗流涌動,就如準備好了一個大火藥桶,只要給予一個火星就會爆炸。在宣帝身后的元成時代,隨著土地兼并的加劇,社會矛盾再次激化的時候,出身掌權外戚的王莽正是利用災異祥瑞學術為武器成功滅亡西漢,另立“新”朝。而他之所以能夠成功,關鍵的外戚專權和災異學說形成并產生影響,均是在漢宣帝劉詢的“中興”時代里,就已經埋下了根由。

經歷曲折的漢宣帝劉詢在經歷一次又一次奇特的遭遇后登上皇帝的寶座。從小自底層罪人身份長大的他因自己的底層經歷而明了治國只要,從而將漢武帝留下的崩潰邊緣的大漢帝國重新推上了中興的高峰。但也是她獨特經歷造成的心理弱點,埋下了大漢帝國未來滅亡的命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歷史名人小故事之二百二十三:劉詢
?劉潔:衛太子劉據的謚號問題探究——兼論《漢書》所見衛太子之地位
儒家站上天平的一端——王莽揭秘(四)
第八期: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西漢帝王譜
五許夫家而未果卻終成皇后的神奇女子
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二百一十年歷史,就這么簡單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蔡县| 天水市| 张家港市| 临漳县| 威宁| 甘泉县| 吴川市| 明溪县| 盐城市| 张家口市| 清水县| 土默特右旗| 九江市| 景泰县| 阿巴嘎旗| 永昌县| 手机| 高州市| 陆良县| 龙井市| 贡嘎县| 巴彦县| 诸城市| 台中县| 广昌县| 全州县| 杭锦旗| 廉江市| 同仁县| 双城市| 乌拉特后旗| 汽车| 红桥区| 清流县| 闵行区| 林甸县| 锡林郭勒盟| 韶山市| 麻阳| 瑞安市| 濮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