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寫關于婆媳關系的文章,評論都會特別熱烈,留下評論的大多是為人媳者,內容就是各種吐槽、哀怨、發狠、甚至是詛咒,當然這絕不代表婆婆們沒話說,不過是因為婆婆們上網的少,如果婆婆們也上網,對于婆媳關系,大概也是一肚子話要說一肚子苦要訴。
都說婆媳是天敵,這問題就出在,沒有血緣之親,沒有愛情之吸引,這兒媳婦和婆婆,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女人,卻偏要往同一個屋檐下湊,出問題是難免的。
做過很多例婆媳關系的咨詢,使我有機會,能夠從兒媳或者婆婆兩個角度來看婆媳關系,能夠聆聽、體會到兩者的感受,因此就有一些比較實用實在的話,想寫給正在為婆媳關系苦惱或者即將置身于婆媳關系之中的女人。
先說給婆婆。中國的婆婆們,對于幸福晚年生活的最大的憧憬就是:和兒孫住在一起,盡享天倫之樂。一方面,這輩子凈忙著奔生活養孩子了,到老了總算閑了下來,卻也覺得孤獨了,覺得自己沒用了不被需要了,心里空落落的,和兒孫住在一起,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似乎又重新找到了活著的意義;另一方面,肉體的衰老,會讓人變得軟弱、膽怯,總擔心自己萬一有個三長兩短,身邊沒人,和兒孫住在一起,就有了安全感。
是的,和兒孫住在一起,估計兒孫都不會有太多的意見,可是你想過那個兒媳婦的感受么?和婆婆住在一起,就意味著拘束、別扭、隔膜,意味著在自己家里也不能隨心所欲也得處處留神,最要命的是時時刻刻會覺著自己和老公之間夾著個“第三者”,一天兩天行,十天半月行,時間長了,媳婦不樂意、鬧情緒、甩臉子,都是可以想象的。
客觀條件不允許,必須得住在一起,那另說,但我發現其實大部分婆婆,都有自己的住房,但還是要和兒子湊到一塊兒,結果,出錢出力不說,還不討好,還得看著兒媳婦的臉色過日子,何必呢?何苦呢?
兒子成家立業,有了他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但凡聰明些的老太太,這時候就應該把錢和精力都投放到自己身上來,年輕時沒錢沒時間去的地方,現在可以去,年輕時沒機會學的東西,現在可以去學,年輕時沒空侍弄的愛好,現在可以重新撿起來……將自己晚年生活經營好,和兒子一家保持著親而有間的關系,這么一來,你自個兒過得自由、舒展,更避免了家庭矛盾,婆媳關系反倒更能親近、融洽。
你就踏踏實實過你自個兒的日子,真的有個病啊痛啊,需要兒子媳婦照顧,或者真的經濟方面出現困難了,也別不好意思,盡管開口,該用他們的地方就得用,這是兒子媳婦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真的遇到那種沒良心的混蛋,還有法律為你撐著腰呢。
再說給媳婦。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婆婆和兒媳同住的家庭,并不是婆婆死乞白賴要住過來,而是小夫妻有了孩子,請不起保姆,或者說即使請得起保姆,但總覺得把孩子完全丟給保姆不放心,這時候就希望婆婆能和自己同住,幫個忙。我注意到很多媳婦會對婆婆有諸多抱怨和挑剔,比如不講衛生啦,眼里沒活啦,對孩子不上心啦,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對、說了還不改啦…… 拜托!人家這是在幫你的忙耶!你有什么資格挑三揀四???對這樣的媳婦,一句話:這是你的孩子,你要是有本事,自個兒能高薪聘請信得過靠得住的保姆,如果沒這本事,那就得學會寬容、忍讓、討好,把婆婆哄好了,才能幫你帶、并帶好孩子。你與其說是為了婆婆,還不如說是為了你自個兒的孩子——沒什么好委屈好不平的。
另一方面,要善待婆婆。當然我了解,你和婆婆其實也沒什么感情,要讓你善待一個對她沒什么感情的人,不太容易做到。我在這里不唱高調,不說大道理,我只想告訴你的是:你善待婆婆,其實并不是為了婆婆,而是為了那個為你所愛所在意的人,你的老公。那畢竟是他的媽媽,也許他和他媽媽之間也有矛盾,也許他也會在你面前抱怨他媽的諸多不是,但,你對他媽媽不好、不尊重試試?有的,可能就會直接對你表示不滿;有的,雖然嘴上不說,但心里也會記恨,時間長了,這一切,最終影響到的,不是婆婆,而是你們夫妻之間的感情!你自己算算這筆賬劃不劃得來?就為了和這么個老太太較勁,傷害了和老公之間的感情,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不和諧的家庭氛圍之中,更嚴重的,就是感情破裂、婚姻破碎、多年的積累付之東流、孩子的世界不再完整……你自己算算這筆賬!
兒媳和婆婆,如此微妙的關系,卻直接影響到夫妻間的感情和婚姻,值得我們用心去經營,而經營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首先,最好別住在一起,保持一個親而有間的距離;其次,婆婆抱定一個原則:只要你們小夫妻過得好,我一切OK;最后,兒媳一定要知道,如果你很愛你的丈夫,如果你覺得你的丈夫是個好男人,就一定要感恩那個給了你丈夫生命、教養他成為好男人的女人,善待她,尊敬她,盡到一個晚輩該盡的責任和義務,不為別的,就為了能讓你老公心里舒坦,也為了能給你的孩子,做一個榜樣,因為有一天,你也會成為婆婆。
帶著愛意和善意,再加上智慧與包容,去經營生命中的每一種關系,再疙瘩的地方,也可以捋順,天敵,也能成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