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選出作為父母最焦慮的時候,那一定是孩子在上幼兒園時期,因為在他們出生之日起都沒有離開家長,而孩子去上幼兒園了,意味著他要獨自面臨與同學老師的相處,交流,他在幼兒園會不會受到欺負等一系列問題,家長也不能陪伴在他左右,那種焦慮不適應感也許只有處于這個時期的家長比較深刻吧!
不是孩子離不開家長,而是家長離不開孩子。也許沒有為人父母的朋友們會覺得這些家長未免有點小題大做,孩子上幼兒園是最為省心的階段,不用經歷輔導作業的崩潰時刻,也不用精心準備營養豐富的一日三餐,更不用抱著他和他說些聽不懂的話,孩子在學校還有同學老師的陪伴,他盡情去享受這段時光就好。
其實備受關注的還是在幼兒園中孩子性格的培養,如何能夠讓他做到活潑又自信?
其實在上幼兒園之前,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性格上的培養,教他勇敢與自信。有很多年教育經驗的園長表示家長愛做這三件事,孩子在幼兒園里會越來越活潑。
每位家長都十分希望孩子在幼兒園中能夠快樂地成長,度過一生中最愉快也最難忘的時光,有的孩子比較活潑,能夠與同學老師相處的很好,而家長這樣的希望有時卻落空了,同一個老師與園長,同樣的教學引導方式,孩子們的表現卻不同,為何自己的孩子卻不夠活潑是當下父母應該探討的問題。
現在的帶娃模式很多都是喪偶式育兒,很多爸爸在經過了一天勞累的工作之后,常常會癱坐在沙發上玩手機,對孩子不聞不問,對妻子異常冷漠,甚至在孩子提出要和爸爸玩游戲時遭到拒絕。
其實爸爸的表現能夠給孩子帶來勇氣,特別是男孩,三歲以后他具有性別意識,還是爸爸陪伴多一點比較好,爸爸也要參與到育兒過程中,不缺席的爸爸才能教會孩子承擔責任。那些性格活潑的孩子,他們的爸爸一直都是自己最堅實的后盾與底氣。
父母因瑣事吵架絕不能當著孩子的面給孩子營造成一種溫馨有愛的家庭氛圍,在潛意識里就告訴他父母是特別愛他的,讓他充分的感受到了愛,有愛的孩子不自卑。他會在幼兒園里展示自己活潑的一面,也能與同學老師相處得十分好。
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孩子們有自己的意識,他們也會自己作出選擇與判斷,比如今天要穿什么樣的衣服?什么樣的鞋子等等?這些父母不應代勞,而是要讓孩子有自己的選擇權,并且尊重孩子的選擇。不是連穿什么衣服,什么鞋子都要父母來選擇,孩子只是被動地接受。
活潑與不活潑的孩子區別,對未來有沒有影響
孩子活潑與不活潑,他們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活潑的孩子能夠獲得更多同學和老師的喜愛,他們也會過得十分開心。
他們的整個狀態也是不一樣的,胃口好,睡眠好,思維活躍。他們會積極參與幼兒園中的所有活動,表現得非常自信。反之不活潑的孩子,也許會哭著來到幼兒園,對上幼兒園產生逆反心理,他也不想與其他同學交流,默默地坐在教室的角落,心里十分盼著放學,錯過了很多學習的機會。
活潑的孩子善于溝通,班里的同學們也喜歡與他相處。被別人問到他的好朋友是誰,他總能夠答出好幾個。反之不活潑的孩子,交友能力很差,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交友范圍狹窄,在班里沒有什么朋友。
幼兒園里的老師與園長都會對孩子在園中的表現非常了解,比如這個孩子在班里有幾個朋友?是否好動,性格內向與否等等,園長與老師都了如指掌。這些家長都要聽取園長的意見,也許有的孩子在家里是一個樣,在幼兒園又是一個樣。
所以這方面還需要聽取園長的意見,根據孩子在幼兒園中的表現來采取相應的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改正與監督。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幼兒園的快樂時光,讓他們變得活潑自信起來。大家的孩子在幼兒園中有什么樣的表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