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布魯克草原對于我,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情愫。或許是在這里工作數年,有一種抬頭望天,淡淡的云層里面住著我逝去年華的緣故吧!每次來到這里,或回憶起她的美麗神奇,思緒都會被洶涌的激情撼動,而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和收獲。
每當盛夏來臨,巴音布魯克草原的風別有一番清爽的韻味。她不像春天的風那么勁急,也不像秋天的風那么干燥,更不像冬天的風那么刺骨。草叢中夾著許多紅色、粉紅色、白色、黃色或是藍色的不知名的花,把草原狀扮得五彩繽紛,還有無數活潑的小鳥兒唧唧喳喳地在草叢中跳躍。
草葉上的露珠,像鑲鉗在翡翠上的珍珠,閃著五顏六色的光華。風吹綠了萬物,吹開了野花,小草在微風中搖拽,花兒在微風中點頭,那么的婀娜,充滿了神韻;那么的輕柔,掀起了陣陣微波。
碧水映著藍天,藍天襯著碧水,那種天連水、水連天的畫面,宛如在天鏡中遨游,自在、奔放,灑脫,無拘,無束……廣袤的綠色原野上,有野花,有草甸,有坡地,有山丘,有河流,有雪山……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小花、牛羊、駿馬、牧人,構成了一幅極美的圖畫。
深呼吸一口,清香撲鼻而來,讓人神清氣爽,如癡如醉。風吹草動,牛、馬和羊漫游在草原上,正如北朝民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場景。
此刻,這情,這景,這人,悠閑自在,行動自如,好像這一方天地屬于自己,從此遠離了喧囂,遠離了浮躁,遠離了煩惱,悠哉游哉,仿佛步入了世外桃源。
巴音布魯克草原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她層巒疊翠,綠野無垠;群山拱抱,河流如帶;植被種類繁多,生態優良。每到仲夏季節,草原上鮮花盛開,爭奇斗艷,牛、羊、馬、牦牛、駱駝珍珠般在草原上游蕩,潔白的蒙古包錯落有致坐落其間,炊煙通過屋頂的天窗煙囪裊裊升起,蒙古包前晾曬著奶疙瘩、風干肉等食品。
蔚為壯觀的天鵝湖,就坐落在草原東南部。每年4月左右,成群的天鵝、野鴨等鳥類飛來這里繁衍生息,給草原增添了光彩,增添了活力。
巴音布魯克優美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絢麗的民族風情,令人神往,令人留戀。來到這里,品嘗著包含深情的奶酪,觀賞和聆聽著身著民族服飾的蒙古族少女的優美舞姿和動人歌聲,喝著甘甜爽口的酥油茶……你會陶醉在這歡快祥和的氛圍中。
巴音布魯克草原,有著一年四季雪山環抱的陽剛之氣,有著河水清澄、花草茂盛的雋秀之美。這里既包攬了南方風景的清麗羞澀、溫文爾雅,又有北方草原的磅礴之勢。
天鵝湖一帶,清泉密布,河網交錯,水草繁茂,環境幽靜,餌料豐富,是水禽類動物棲息的理想場所,因而成為天鵝以及灰鶴、白鷺、金雕、斑頭雁、野鴨等眾多水禽的樂園。當地蒙古族牧民視天鵝為天使和幸福鳥,有些得到牧民的精心照顧和喂養。
我在巴音布魯克工作期間,攜其他省市好友一行幾人到天鵝湖游玩,當他們站在高高的瞭望塔前,白雪皚皚的天山靜靜地屹立在眼前,天鵝糊九曲十八彎的景觀盡收眼底,彎彎曲曲的開都河在草原上自由自在的流淌,河灣上成群的天鵝、飛鳥或箭一般飛離,或成雙成對自在漫游……這些美不勝收的景觀映入眼簾。他們圍攏我羨慕地問:“你怎么工作在這么美麗的地方?”
那次剛下山,我們便被好客的蒙古族朋友安排到了離天鵝湖就近的一家牧家樂就餐。他們提前準備好了豐盛的晚餐,有風干肉、手抓肉、蒙古族面條……令人垂涎三尺,胃口大開;姑娘們為我們唱起了動人的民謠……在悠揚的歌聲中,大家心潮澎湃,頻頻舉杯。就著夜色,燃起篝火,群情歡躍,英雄史詩《江格爾》回蕩在遼闊的草原……
巴音布魯克,我心中的歌,我希望的家園。(文/馮忠文 圖/馬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