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北宋中期,政治腐敗,社會矛盾激化。當時的皇帝只沉迷于吃喝玩樂,從不理朝政。藩鎮勢力強大,經常與朝廷對抗。王安石變法雖有善意,但執行太急躁,引起保守派強烈不滿。朝野矛盾尖銳,君主失德,社會風氣敗壞。
梁山泊的領袖——盧俊義: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絕世高人
在108個好漢中,真正的絕世高手,只有一個——那就是梁山泊的領袖,北京三絕之一的盧俊義。盧俊義生于軍人之家,他的祖父是護國名將,父親也是當朝的將軍。所以他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武術和兵法訓練,深諳軍事之道。盧俊義勤奮好學,對騎射和用長兵見長。他曾隨父親出征多次,在戰場上磨練出過人的武藝和膽識。
20多歲時,盧俊義在北京城里參加比武招親,技壓群雄,無人能敵。馬上對敵時他使長槍如飛,演武場上無人能擋其鋒。地面上他更是未嘗敗績。因此江湖人送他“河北三絕”的美名,可以說是當之無愧。
不僅如此,盧俊義還頗有謀略,善于用兵。他帶兵征伐方臘時,屢次設計誘敵深入,選擇有利形勢決戰。盧俊義在帳篷中指揮調動,最終將方臘生擒。如果沒有盧俊義的智謀和指揮,梁山泊未必能夠戰勝方臘軍。
盧俊義不但是武藝登峰造極,而且為人正直,重情重義,對兄弟們愛護有加。每每分配戰利品時,他總是把最大的利益留給兄弟們。大家則擁戴他為頭領,稱他為“瓊花寶樹”。
三、七大一流好漢:各領風騷,威震四方
在108位好漢中,實力僅次于盧俊義的,有7位一流高手。他們均是各自兵器的專家,有過人之處。
第一位是林沖,人稱“豹子頭”,曾任官兵使。他使長槍長戟,輕功和力量都達到頂峰。馬上對敵時他態槍如飛,以快打快,演武場上無人能擋其鋒。地面上他更是猶如猛虎下山,躲避矯健,進攻迅猛,令敵人難以招架。
第二位是花和尚魯智深,他雖然削發為僧,但武藝高強。他以禪杖和大刀見長,禪杖雖不似長槍利索,但他能以62斤的禪杖橫掃千軍。禪杖攻防結合,變化多端,是少見的絕學。即使是林沖這樣的高手,也難敵他三招。
第三位是關勝,原本是書生,后被楊志收為弟子。他勤學兵書,日研武功,以大刀為武器。關勝力大無窮,能單刀赴會,所向披靡。在東昌府大戰中,他一刀砍下張清的飛石,功勞卓著。
第四位是楊志,原是金兵,后投奔梁山。他習得一身輕功,精通鋼鞭。他輕功了得,身法詭異。曾在大名府大戰周瑾五十回合,兩人難分勝負。連索超這樣的高手,也難以取勝。
第五位是花榮,人稱小李廣。他生來雙目如電,能百步穿楊。在征討方臘時,花榮接連射死鄧元覺等敵軍要角,為梁山軍立下汗馬功勞。
第六位是武松,他生性過人,曾憑一己之力醉打蔣門神,還怒殺西門慶,可見武力深湛。在討伐田虎時,他力戰有功,斬殺不少敵將。
第七位是呼延灼,原本奉朝廷之命,率軍圍剿梁山。他武藝高強,曾與林沖、武松這些人交手,均沒有落敗??上Ш髞碓饧槿讼莺?不得已上了梁山。
這七位一流高手,均是當世罕見的頂級武林人士。他們為梁山立下汗馬功勞,使梁山軍團在戰場上如虎添翼,大敗官兵。
四、其他武將都不入流,實力平平
除了少數幾位一流高手,梁山泊中的其他武將就沒那么出色了。有些人雖然名氣大,但實際武力平平。比如大刀李逵,他身形魁梧,使大刀自如,曾單打過老虎。但他武功缺乏變化,腳步遲緩,與林沖、關勝等人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再如石秀、解珍等人。他們也參加過不少戰役,但并未建立太大功勞。關鍵時刻不如林沖、魯智深等人挺身而出。在決定勝負的一戰中,作用都不是很大。
另外一些武將甚至在關鍵時刻掉鏈子,臨陣脫逃,讓人看不起。比如穆弘本領不過關,每次出戰都畏首畏尾、潰不成軍。鄧飛更是直接在戰場上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可以說,除了七大高手,其他武將的實力都比較普通,遠不如林沖、魯智深那樣的一流高手。他們對梁山的勝利起到的推動作用很小,大多是依仗少數幾個猛將。
五、梁山泊覆滅,英雄們命運多舛
隨著梁山泊的勢力日益擴大,引起朝廷恐慌。于是朝廷調集重兵前來圍剿。林沖、魯智深等一流高手在這些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英勇督戰,擊退了朝廷的數次圍攻。但朝廷根基雄厚,最終還是想方設法瓦解了梁山軍團,許多好漢犧牲或被捕。
朝廷采用典型的分化瓦解戰術,先是招安了部分武將。然后針對不同武將找到其軟肋,有的送金銀財寶,有的許以高官厚祿,有的動之以情理。梁山軍團逐漸瓦解。
盧俊義作為梁山泊的領袖,更是被奸相高俅設計誣陷。高俅先派奸細混入梁山,然后編造盧俊義謀反的假消息。最后誘使盧俊義前去投降,半路殺害。盧俊義大義凜然,就義之時神態從容,讓所有目睹的人無不動容。
林沖、武松等猛將也先后中了奸計被害。魯智深出家為僧,楊志回到北方故里。至此,梁山泊覆滅,英雄們命途多舛。
結語
梁山泊雖聚集了108位豪杰,但能真正決定命運的只是極少數幾人。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一個團體的成敗,往往取決于核心成員的獨特價值。我們不得不感嘆,英雄們雖然忠心耿耿,卻也難逃權謀算計。政治手段的殺傷力,終究比武力更甚。如果沒有奸佞當道,林沖、盧俊義等人也許能夠一展抱負,造福天下蒼生。
然而,我們絕不能因此而對英雄們心生絕望。相反,盧俊義大義凜然的就義之風,林沖視死如歸的膽略,依然值得后人敬佩。梁山泊雖已覆滅,但他們忠義仗義、為民除害的精神永存。這也是我們必須傳承的優秀文化基因。歷史的風云變幻難以預料,但只要我們傳承正義,終有春天來臨。梁山泊的精神永存,英雄的血性長留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