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輿論氛圍,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與上海廣播電視臺聯合制作推出紀錄片——《師道》。《師道》全面展現本市教師隊伍中一批“四有”好老師的先進典型形象,集中展示本市教師隊伍的精氣神,不斷增強教師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榮譽感、成就感和使命感。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
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
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
則是民族的希望
上海紀實頻道
傾力推出 全新欄目
《師道》
11月3日起 每周五20:00播出
《師道》欄目的人物與故事,涵蓋從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先進典型,包括為人為師典型、教書育人楷模、大學思政工作等活躍在一線的中青年優秀教師、名校長、優秀班主任,以及體育、美術、藝術等各學科優秀教師。節目以實景紀錄為基本手段,結合人物采訪、資料收集,通過描述主人公為人為師為學的心路歷程,深刻闡釋本市教育綜合改革的基本思路,生動刻畫改革取得的實踐成效。
▼
《師道》第二集
《師道·應彩云》
本集內容簡介
幼兒教育,教給孩子的,或許是一時一刻無法用標準化的東西來測量的,但或許這是埋藏于他一輩子可以受用的那些根本性的東西——這是上海市楊浦區本溪路幼兒園副園長應彩云老師對于幼教的理解。三十多年來,她從未離開過課堂,從未離開過孩子們。在教育一線,她創新課堂內容、培養年輕教師,對幼教事業有著那份執著、堅持與熱情。
“孩子是天我是云”,在孩子這片天空下,應彩云老師像一朵云,陪伴著一群又一群孩子們的童年。
她是孩子王,也是一個管理者,更是一位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幼教專家,她就是本溪路幼兒園正高級教師應彩云。
帶著一顆純真的心、對孩子們的愛以及對幼教事業的熱忱,應彩云老師用一言一行向我們傳遞著師道精神。
在平凡教師崗位上演繹著不平凡。
聽聽老師們的觀后感悟
李丹 楊浦區本溪路幼兒園園長,上海市特級校長
鏡頭中的彩云亦如我熟悉的她,優雅、知性,卻又率真可愛。雖然她的粉絲遍布全國各地,大家甚至稱她為幼教女神,但我知道為了堅守這份熱愛她付出了許多。
作為本溪團隊的管理者,我們共同耕耘在幼教這片沃土上樂此不疲,彩云勇于突破,也身先士卒,本溪發展到今天,她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我更享受彩云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繪聲繪色與我分享發生在孩子與她身上的故事的時刻。那種生動的神采讓她整個人看起來熠熠生輝,那種對幼兒教育的熱愛和情懷總是深深打動和感染著我。
何潔 應彩云名師基地學員,楊浦區教師進修學院附屬幼兒園常務副園長,上海市特級教師
彩云的師道,是對事業的忠誠:那份使命感,讓她每年遠赴偏遠地區,將自己多年的積累毫無保留地傳播給更多的教師和孩子;
彩云的師道,是對孩子的熱愛:這份執著的愛,使她數十年如一日地沉醉于課堂,并大聲呼喚“實踐是永恒的”;
彩云的師道,是對專業的精益求精:那鍥而不舍的品質,使得那份匠心獨具柔美、優雅的氣質。
看這道彩云,為所有幼師勾勒了事業的美好;欣賞這份美好,不是為了復制,而是為了蔓延……
付瑩 天津市和平區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天津市特級教師
我是應老師的忠實粉絲,在《師道·應彩云》中聽到她有溫度的話語,看她以微笑傳遞著幼師的幸福,激動之情難于言表。
“順勢而為、順其自然”,應老師正是以其美好的生命狀態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曾有幸在應老師身邊零距離學習,親身感受到她與幼兒互動的尋常時刻中展現的教育智慧,她永遠是最懂孩子的那個人。
感謝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拍攝的《師道》,將像應彩云這樣有信念有夢想一線老師拍攝出來,并在全社會廣泛宣傳,期待更多的精彩來匯聚成中國教育發展的強大力量。
宋志紅 應彩云名師基地學員,上海市奉賢區教育學院教研中心副主任,上海市特級教師
懷著感佩之心,觀看了《師道應彩云》,又一次深深地被感動、被震撼。有幸追隨導師十多年,回憶起無數次的觀摩學習,導師的底蘊、情感、視野和智慧一次次為我們詮釋了什么是優質的集體教學,什么是課堂的教學藝術,什么是教師的人格魅力,她更將全部的智慧和心血奉獻給了孩子們。作為一名農村幼教戰線上的教研員,我將銘記導師囑托,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以求真之態度作踏實之功夫,努力成為農村學前教育事業的排頭兵。順祝導師永葆童心!
俞潔靜 本溪路幼兒園青年教師,上海市青年教師愛崗敬業比賽獲獎者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很慶幸能沐浴在應老師團隊的懷抱中,近距離感受著應老師和煦溫暖的教學風采,聆聽著應老師深入淺出的諄諄教誨。誠如應老師所言“教師的責任是每一個生命來到你面前,都應該好好關照,都應該帶著一種敬畏。”秉承這樣一種責任,我走過了懵懂,克服了倦怠與迷茫,現在的我,更愛這份事業,更愛每一個孩子,那種感覺讓人滿足而快樂!感謝應老師,您將純真溫暖地傳遞給大家,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印上一顆閃亮的童心。
葉荷花 本溪路幼兒園家長,眼科博士,副主任醫師
就像紀錄片中所展現的,應老師是愛與美的播種者,她總能發現每個孩子的獨特之處,并助力他們的成長。
我的大女兒洛逸,謹小敏感,但她每天總是迫不及待地和我分享與應老師的點點滴滴:她喜歡應老師溫柔而優美的嗓音將故事娓娓道來;她喜歡和應老師一起玩游戲,好玩又有趣;她喜歡應老師溫暖的擁抱、暖心的鼓勵……是應老師讓孩子有了自信和動力,特別感謝應老師的辛勤付出。
我慶幸女兒在品性的啟蒙階段遇到了亦友亦師亦母的應老師,正是這份對每一個生命的真誠,我為小女兒洛安也做出了同樣的選擇,未來的日子里,我也將滿懷期待與美好的生命共同成長!
內容來源:上海楊浦教育 教師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