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最后一個季度,我在北京安定醫院住院,期間看到不少青少年、中青年也是住院的患者,來看門診的也不少??赡苁峭∠鄳z吧,這現象引起我的關注,我問醫生:這些還是孩子、年輕人,怎就這么多患上抑郁癥或焦慮癥呢?醫生說:隨著社會、學校競爭激烈壓力大,這類患者逐年快速增加。
醫生的話讓我心情很沉重又心疼。當自己病情穩定后,我有意地去接觸他們,找其聊天,想開導幫助他們。我知道,想讓他們向陌生人講出心里話是很難的,我就逐個約他們,我從自身患病原因、治療過程的坎坷,才導至病情逐年加重,受病魔纏身痛苦了14年,最終來到北京治療,這次病情明顯好轉的經歷先說給他們聽。這一招很有效,他們陸陸續續向我敞開心扉,倒出了苦水。我共訪談了七個大小病友,現選擇其中三位有代表性的病歷以饗讀者。
強勢的母親,抑郁的孩子
我先說說與我同住一病房的漂亮端莊的小王姑娘吧。小王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在校大四學生,學的是羅馬尼亞小語種,再過半年就畢業了,面對畢業后何去何從她很焦慮,曾經得過的抑郁癥又復發,這次住院是第三次了。
她告訴我第一次住院是在初中,從小學起她學習自覺成績優秀,但也有班級名次稍降幾名的時候,她媽媽就非常生氣,拿她最好名次做標桿,每降一個名次就罰她一星期不準看電視玩電腦,降兩個名次就罰兩星期,以此類推……。
她就在這強勢的媽媽控制下讀到初三上學期得病了。失眠,頭痛,不想上學,少言寡語等抑郁癥早期癥狀都有了。媽媽帶她跑了幾家醫院無果,最后是位老中醫建議去北京安定醫院檢查,經檢測確診是抑郁癥,才住了半個月的院她媽媽怕落下太多課程向醫生提出出院回家繼續服藥。小王也爭氣中考考上北京有名氣的一所高中。
自從上了高中,她媽媽顯得特別焦急,盯她更緊了,從高二起每晚以送點心為名進她房間看她是否用功。還常翻看她手機、QQ怕她有早戀。在媽媽的嚴厲控制下她又發病住院了,才住幾天病稍有穩定,媽媽就把課本資料搬來醫院。小王說:她那一刻想死的心都有了,于是拒絕服藥抗拒治療,整天臥床不起。在醫生的勸說下她媽媽無奈的把書搬回了家。
一年后她考上北京外國語大學,小王高興的想我現在可以去住校,終于擺脫媽媽的管控了,但是媽媽還是不允許她住校,寧愿叫她早晚兩次花將近一小時坐地鐵在家與學校兩地跑。這次第三次住院是因為畢業后的去向而焦慮發作的。在病房內,她媽媽當著女兒的面怪她當時高考報志愿報錯了,把責任一股惱地推向女兒。
我倆在談活中,她反復強調其實媽媽是很愛她的,給她買漂亮衣服,買最好吃的。但直到我將出院,兩個半月內我沒有看到小王主動跟媽媽說一句話。她對我說:如果我媽媽有你這樣理解心疼我,也許我就不會得這個病,說的淚流滿面。她主動要了我的微信號,我回福建后還一直與她溝通著,現在和同學合股做羅馬尼亞某酒莊紅酒代理,看來她暫時走出了陰霾。
父母對孩子在物質上都加倍的呵護寵愛,可往往在心理精神上卻漠視淡然,造成孩子終身陰影,將來他們還會與父母親近嗎?
家庭沒有溫暖 他抑郁了
住在我隔壁病房的小邱不到18歲,是一個帥氣而又憔悴的男孩子。他已經上班一年多了,在一個親戚的單位打工,工作內容需要與人打交道。但他在公共場所感到緊張,氣喘,心慌,難受。他心里最希望找一個沒有人的地方,犄角旮旯里面躲起來,才能舒服??墒牵F實工作不得不去交往,因此很難受。不過,很快就發現,這不是他最難受的問題,他感到生命沒有什么意義,死亡就是一種解脫,當然他怕割腕疼,怕死得難看。
去年下半年以來,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吃飯沒有胃口、人也消瘦很多、睡眠也紊亂、工作效率下降,過去喜歡玩游戲,現在不喜歡,過去喜歡打籃球,現在也沒有了,更多的時間一個人呆著。他自己也分析了原因,他留下眼淚對我說:他的父母都是做小生意,從小就跟父母去外地生活,上學。父母兩個人只關心生意,早出晚歸,只問考試分數,覺得還滿意,卻沒有一絲高興和表揚,只會拿錢給他花,其他方面就不聞不問了,也從未一家三口去哪玩過。對他有做錯事時沒給予耐心教育,不是打,就是罵,沒有自我,沒有尊重。
他就是一個可憐的小苗,風吹雨打,逆來順受。他在上小學的時候,學校,班級的風氣不好,有排外現象,他經常被同學欺負,暴力。告訴老師不相信,告訴父母也是被打罵。雖然他的學習成績還可以,但是初中沒有畢業就離開了學校。父母要求他留在家一起做生意,他拒絕了,一個人去外地親戚單位工作,孤苦伶仃,煢煢孑立。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沒有同學,沒有溫暖,這次住院還是表叔陪他來的,診斷是中重度抑郁癥。直至我出院與他告別時,他的神情還是那么呆滯木然,免強講出“阿姨再見”,那一刻我的心似乎要碎了。
父母給孩子的愛如果是一種能力,那也不是人類天生就具備的,而是后天習得的,而那個教我們如何愛人、愛世間一切美好的心,正是我們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