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美國SpaceX公司的星艦原型火箭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
SN15號原型火箭,在試飛后第一次實現了成功著陸,令世界上最先進的這一重復使用航天器研制工作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星艦原型首次成功降落的動圖)
由特斯拉總裁埃隆·馬斯克領導的SpaceX公司,在經歷多次失敗之后,終于成功完成了星艦原型火箭發射、返回、減速、安全著陸的“重復使用”全程。這次飛行是比未來星艦要小很多的原型火箭的第5次高空測試,也是第一次火箭著陸時沒有發生墜毀。
馬斯克的這一公司最主要的業務是發射若干種重復使用的火箭和飛船,以及部署星鏈互聯網服務衛星。
星際飛船是該公司的最新嘗試,將最終用于向月球和火星發射貨物和人員,載重能力將雄壯全球。
這次星艦原型火箭SN15號的測試一度推遲,最終在德克薩斯州博卡奇卡試驗場完成。實際上SN15火箭著陸后,底部似乎發生了一場小火災,但幾分鐘后火勢得到了控制。
星艦15號原型火箭,飛行高度高達10公里。馬斯克在著陸后發推文稱:“星際飛船著陸的名義!”。“名義”是一個美國航天工業術語,用來指活動按照計劃進行。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宇航局授予SpaceX一份價值近30億美元的合同,建造一艘飛往月球的星際飛船,用于從未來的地月空間站運載宇航員到月球表面,成為美國NASA的地月探索“阿爾忒彌斯”(Artemis)任務的關鍵一環。但是,當馬斯克的公司慶祝勝利、繼續推進星艦的開發時,亞馬遜總裁杰夫·貝佐斯的“藍色起源”等競爭者提出了對NASA的合同提出抗議,導致NASA暫停了SpaceX在“阿爾忒彌斯”項目上的工作。
SN15原型火箭的飛行過程與SpaceX在過去6個月進行的多次試驗類似,后者包括SN8、SN9、SN10和SN11原型機的測試飛行。之前的每一枚星艦火箭都成功發射升空,全部完成多個開發目標,例如完成了最復雜的減速折返過程,但所有四枚原型機都在著陸時墜毀爆炸。
這一星艦原型機大約有30多米高,每個原型機都由三個SpaceX研制的猛禽火箭發動機提供動力。它的主要結構由不銹鋼制成。SpaceX在其網站上的一份聲明中指出,與之前的星艦原型相比,SN15“在結構、航空電子設備和軟件方面都有改進”。“具體來說,配備了一套新的增強航空電子設備,更新了后裙部推進劑結構,以及新的猛禽發動機設計和配置。”
未來這一飛船、火箭融合一體的航天器,將可以在SpaceX正在研制的重型助推器的推動下,飛往月球或者火星,而且兩者全部可以重復使用,令成本大幅度降低。
此前,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在SpaceX的設施中安排了一名檢查員,對SN11的飛行進行了“事故”調查。上周,美國聯邦航空局宣布批準了接下來的三次星際飛船發射——SN15、SN16和SN16,并表示將“驗證SpaceX對SN11事故的調查采取了糾正措施。”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表示,這次改為一次授權SpaceX可以進行多次發射,是“因為SpaceX對運載火箭幾乎沒有做任何改變,而是依靠聯邦航空管理局批準的方法來計算公眾面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