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之王MACD的應用精解
MACD指標之所以被稱為“指標之王”,是因為打開股票軟件,首先看到的指標就是MACD。如果看見MACD發生金叉就買,死叉就賣的話--早被市場消滅了。機械的運用金叉/死叉信號來買賣還不如用投硬幣來決定買賣會更省力些,而效果也不會差很多。
這里介紹MACD的應用精解,使你能夠更有效的在炒股過程中應用MACD指標。運用MACD指標來操作,對波浪理論,你只需要對5浪上升,3浪下跌,以及傾斜三角形有了解就可以了。
在開始分析MACD指標之前, 我們必須先從思想上認同以下兩點:
1) 趨勢在一段時間內是可以把握的;
2)每個指標都有有效的時候,沒有指標會始終有效,要搞清楚指標何時有效。MACD簡單的說就是均線的平滑,是趨勢類指標,它主要用于趨勢的研判,對于震蕩行情是無效的!
MACD指標的源碼為:
DIFF : EMA(CLOSE,SHORT) -EMA(CLOSE,LONG);
DEA : EMA(DIFF,M);
MACD : 2*(DIFF-DEA), COLORSTICK;
含義如下:
第一句:DIFF=當日離差=短期(12天SHORT默認12))均線的平滑均價 -長期(26天LONG默認26)均線的平滑均價;當均線以多頭形式排列時,DIFF會出現上漲,否則將出現下跌。要想研究這個指標,先把主圖的均線改為和macd參數一致,這樣更較容易理解和把握。這條DIFF線是macd的核心,顯示兩條均線的乖離程度。均線的特性是參數越小的均線越靈敏,參數越大的均線越穩定,dif這句公式就利用均線的這種特性,把在主圖中以目測不好掌握的兩條均線的乖離程度,以一條指標線比較清晰地表達出來。12日線跌勢延緩或者向上拐頭,dif線就會向上,反之亦然;dif線突破0軸,就意味著12日線上穿26日線,反之亦然。
第二句: DEA=平均離差=(9天)當日離差的平滑均價,其實就是dif的9日平滑。
第三句:MACD=柱狀線 (當日離差-平均離差)放大2倍。我們分析股票的時候,經常談論股票的所謂“勢”,macd柱體作為指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將這個“勢”字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對于判別背離形態,dif和macd柱體可以獨立判斷,也可以結合來看。
在這個公式里,短期趨勢指12天,長期趨勢指26天.他們的每天的當日離差平滑均價連成白線DIFF,再將9天的當日離差平滑均價連成黃線DEA.當DIFF金叉DEA線時說明:第12天的平滑均價減去第26天的平滑均價的當日離差大于前9天的平滑離差,趨勢轉入多頭行情.
當DIFF時死叉DEA線時說明第12天的平滑均價減去第26天的平滑均價的當日離差小于前九天的平滑離差,趨勢轉如空頭行情.
由于是用均線原理做出來的,那么多頭排列與空頭排列是確定多空趨勢的根據。0軸是多空平衡線.DIFF和DEA在零軸上方是多頭行情,在零軸下方是空頭行情.在零軸附近是振蕩盤整行情,也就是平衡市. 平衡市是為突破后的單邊市做前期準備工作.
MACD其實質是改良了的均線系統,經過多次平滑,淡化了單根K線的跳動,指示了當前趨勢方向.其主要特點是穩健性。這種不過度靈敏的特征對短線而言有過于緩慢的特點,所以短線操作不在本討論范圍之內.但正是如此MACD可以過濾掉市場的無序噪音,使其在周期較大,K線數目較多的行情中給出相對穩定的趨勢指向。MACD對趨勢明顯的市場行情發出的信號可靠性較高,而對盤整市場發出的信號可靠性較低.
MACD有兩大用法:
一. 順勢操作---金叉/死叉戰法
就是追漲殺跌,在多頭市場時金叉買入,在空頭市場時死叉賣出。
二. 逆市操作---頂底背離戰法
就是逃頂抄底,在頂背離時賣空,在底背離時買多。
在一輪多頭行情中,價格是創新高后還有新高,均線是完美的多頭排列,光看價格和均線似乎上漲行情會沒完沒了. 然而當市場情緒完全被當前趨勢所感染的時候,市場往往已經運行在第五浪了.這時侯上漲空間有限,而下行空間無限。
而用MACD的頭肩頂模式(右肩背離)是一帖有效的清醒劑,往往可以提醒投機者行情隨時有結束的可能性。
在介紹兩大操作方法之前,我們先認識如何用MACD的頭肩頂圖形與驅動五浪互相驗證。
一. MACD頭肩頂 =驅動五浪
1)MACD頭肩頂:
3)MACD復合頭肩頂 = 包含延長浪的五浪驅動, 看以下兩張圖:
二.MACD順勢操作----如何識別有效的金叉/死叉
如果看見MACD發生金叉就買,死叉就賣的話--早被市場消滅了。機械的運用金叉/死叉信號來買賣還不如用投硬幣來決定買賣會更省力些,而效果也不會差很多。
只有在符合一定規則之下采用MACD發出的金叉/死叉信號,才可以大大提高信號的成功率。
順勢操作是針對趨勢明顯的五浪行情,順勢追買/賣第三浪。不參與調整.當然在等待第三浪買賣信號出現的其間,也會漏掉很多好機會,但那些機會不屬于該信號范圍內,所以也不屬于你我.
讓我們只等待屬于我們的那些機會!
1)MACD零軸上方(多頭市場)-------只買第一個金叉;不買第二個金叉;不賣死叉。
零軸上方的第一個金叉往往是第三浪的開始.那么為什么不買第二個金叉呢?因為后面的行情是無法確定的.第二個金叉一般都是第五浪的開始(三浪延長除外),而五浪相對復雜些,可能是衰竭浪,也可能是延長浪的.只買第一個金叉的思路就是買相對確定性,放棄不確定性.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我們將三浪行情(ABC調整)錯判斷成五浪行情了:
結果判斷錯誤,但因為只買第一個金叉,買點很好,即使看錯,也可以賺些小錢.
很多時候我們是看對行情但沒賺錢或賠了錢,那是因為買點不對的原因.而掌握好了MACD的有效買點,可以做到看錯也能賺小錢,看對能賺大錢。
2)MACD零軸下方(空頭市場)-------只賣第一個死叉;不賣第二個死叉;不買金叉
很多時候我們是看對行情但沒賺錢或賠了錢,那是因為買點不對的原因.而掌握好了MACD的有效買點,可以做到看錯也能賺小錢,看對能賺大錢。
3)零軸附近(平衡市場)-------追隨多空突破方向
3)零軸附近(平衡市場)-------追隨多空突破方向
零軸附近是平衡市,盤整市,經常有假突破后又回來繼續盤整的現象,表現在指標上就是剛發生死叉了接著又發生金叉,所以信號的有效性相對多頭/空頭市場要低.但平衡打破后,往往會有一段較長的趨勢走勢.
三. MACD逆市操作----利用背離來逃頂抄底
背離的定義: 指標方向為正,加速度為負。
背離的含義: 趨勢在同方向延續,但強度已經減弱。
背離的現象: 價格創新高,指標不創新高(頂背離);
價格創新低,指標不創新低(底背離)
讓我們從不同周期的背離看起:
2004.12.30 日線發生背離
2005.01.14 周k線發生背離
2005.01.30月K線發生背離
如果在2004.12.30日線底背離是我們對趨勢會反轉還將信將疑的話,那么到了2005.1.14日周K線底背離我們就要對趨勢反轉半信半疑了,最后到了2005.01.31日月K線發生了底背離我們就要對趨勢反轉深信不疑了.
日圖,周圖,月圖上先后發生了MACD底背離,這就是背離共振,標示了反轉的到來.
那么是這些不同周期同時發生的背離決定了價格會由弱轉強嗎?-- 錯! 背離指標永遠不會決定趨勢,決定趨勢的只能是每根K線和K線組合本身,也就是說,只有每天的走勢自己才會決定趨勢。永遠是K線決定指標背離,而背離只是反映了K線的狀態。
如果運用波浪理論來講的話,2004.12.30是運行在第五大浪的第五中浪的第五小浪的第五微浪!這些五浪同時運行完畢,將是一個大轉折的開始。
掌握好了背離的特點,可以使我們數浪低手或者不了解波浪理論的交易者也能逃頂抄底。
背離的種類
驅動背離
在驅動浪1/3/5浪上發生的背離,常規只會在第5浪時背離一次. 但如果驅動浪是延長浪,終結三角形,或者五浪走完后是不規則頂,這時往往會發生兩次或者三次的背離。趨勢越是強勁,背離次數越是多,但很少見四次或以上的背離.
驅動多次背離類型:
1)延長浪背離 2)終結三角形背離 3)不規則頂背離
1) 延長浪背離
第三/五大浪都可以發生延長,下面的例子是第三浪走延長浪,正在運行的第五大浪中也正在走延長浪
2)傾斜三角形背離
傾斜三角形其結構就是五浪,但它的特殊之處是4浪底可以進入1浪范圍.
不規則頂背離
就是B浪超過第五浪也會導致二次背離,因為前面第五浪已經背離一次
調整背離
調整浪是一次背離,如果兩次以上背離就說明趨勢會發展成推動浪--那就不是調整浪了.
背離既可以用于逆勢操作,也可以用于順勢操作。
1)驅動浪背離=逆勢操作=逃頂抄底
因為它總是在等待背離的第五浪完成后的反轉,是典型的逃頂抄底.在日線圖中,如果趨勢強勁,往往會出現延長浪里的延長浪,在指標中就表現為背離后的再背離,導致失敗率較高。只有在大周期如月K線和周K線中準確率才較高。而月線/周線的背離需要相當長的間隔才會發生一次。“機會是等來的”。 “激動人心的時刻并不是時刻會有的”!
2)調整浪背離=順勢操作=高拋低吸
背離一次代表調整結束,原有趨勢將繼續.是最好的建倉點/加倉點.如果調整浪背離二次或更多,說明調整浪發展成為驅動浪了,就是趨勢的改變,需要重新數浪了.
3)順勢操作,逆市操作,用乎之妙,存于一心。
-------------------------------------------------------------------------
進入股市的人無不是為了賺錢而來,不少人甚至是懷著賺大錢的目的,那么怎樣才能達到心愿呢?
這里讓我說一件事情:在華爾街經歷了這么多事情,在賺了幾百萬美元,又虧了幾百萬美元之后,我想告訴你這一點:我的想法從來都沒有替我賺過大錢,總是我堅持不動替我賺大錢,懂了嗎?是我堅持不動!對市場判斷正確絲毫不足為奇。你在多頭市場里總是會找到很多一開始就做多的人,在空頭市場里也會找到很多一開始就做空的人。我認識很多在適當時間里判斷正確的人,他們開始買進和賣出時,價格正是在應出現最大利潤的價位上。他們的經驗全部跟我的一樣--也就是說,他們沒有從中賺到真正的錢。能夠同時判斷正確又堅持不動的人很罕見,我發現這是最難學習的一件事。但是股票作手只有切實了解這一點后,他才能夠賺大錢。”——摘自《股票做手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