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九在后臺收到一位讀者的私信:我今年才23歲,還沒有結婚生孩子,一個月前在公司組織得體檢中,竟然查出了子宮肌瘤,但醫生卻說不用治療,不是說瘤嗎?會不會癌變?我現在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
不少女性一聽說“瘤”,很容易會聯想到癌癥,產生驚慌害怕的情緒。生活中也有很多女性體檢出子宮肌瘤,但大多數人都是一知半解,小九覺得還真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子宮肌瘤這種病。
子宮肌瘤,女性生殖系統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主要是由于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所引起,因此又名子宮平滑肌瘤。
目前,關于子宮肌瘤的發病機制尚未有明確的原因,但可以明確的是,該病是一種激素依賴性疾病。
醫學界認為,子宮肌瘤的發生與長期受雌激素、孕激素的刺激有關。受雌激素的影響,子宮肌瘤細胞會不斷增生肥大,從而引起子宮肌瘤。孕激素則會刺激子宮肌瘤的細胞核進行分裂,從而促進子宮肌瘤的生長。
子宮肌瘤多發于30-50年齡段的女性,尤其是40-50歲的女性,風險更高。月經初潮早、卵巢腫瘤和腦垂體瘤等都會導致女性性激素異常。此外,現代女性身負多重壓力,工作,熬夜、久坐和飲食不規律等也會造成雌孕激素分泌異常,這些都助長了女性被子宮肌瘤盯上的幾率。
子宮肌瘤雖是良性腫瘤,但太大的肌瘤可能會引起女性月經不調,引發腹痛及壓迫癥狀,還可能會擠壓到輸卵管,增加不孕的幾率。
子宮肌瘤在女性中高發,多數患者可能并沒有癥狀出現,但部分患者常有下面這四種表現。
1、月經量多
肌瘤變大導致子宮內膜變薄,影響子宮收縮,從而導致月經紊亂,一般表現為月經量增大,月經周期縮短,經期延長和經量增多。
2、白帶增多
子宮肌瘤過大,可能會增加內膜腺體的分泌,從而引起白帶增多癥狀。當肌瘤發生潰瘍或感染時,則會產生膿性白帶或者出血。
3、壓迫癥狀
隨著子宮肌瘤的不斷生長,可能會導致子宮增大,甚至壓迫到周圍器官。壓迫到直腸就會出現便秘,壓迫到膀胱就會引起尿頻尿急的癥狀。
4、腹部脹痛
部分患者若是漿膜下肌瘤發生蒂扭轉或肌瘤變性,可能會引起急性腹部脹痛癥狀。
越來越多的人重視體檢,隨之而來的是報告單上的異樣也變多了,那體檢查出子宮肌瘤,要不要切掉呢?
子宮肌瘤發生變性的可能約為六成,分為良性和惡性,不過發生惡性變化的概率很低。
那得了子宮肌瘤是否一定要切除子宮?對此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科主任謝梅青教授表示,子宮肌瘤是否需要進行手術,要從患者的年齡、生育要求、肌瘤的大小和生長部位等因素進行評估。
主要分為以下三種情況:一是沒有癥狀的肌瘤無需治療;二是準備懷孕的人,肌瘤直徑大于4公分需要處理;三是快速增大伴有陰道流血的子宮肌瘤,最好及時干預處理。
常見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療和子宮全切兩種,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綜合考慮選擇腹腔鏡下肌瘤切除手術,以保留子宮;但對于保守治療效果不好、肌瘤大、無生育要求、癥狀明顯的患者,可以使用子宮全切術來治療,不過除非逼不得已,不建議切除子宮。
與其等到被子宮肌瘤盯上了再去治療,不如平常做好子宮肌瘤的預防,想要預防子宮肌瘤,平常要盡量避免4個行為。
1、頻繁流產
頻繁進行流產手術,會導致子宮內膜變薄,若是醫生技術不到位還可能會傷及其他部位,不正規的醫院進行手術,可能會引發子宮內感染,增加子宮肌瘤的發生風險,因此要避免頻繁流產。
2、性生活混亂
性生活混亂的人,很容易染上婦科疾病,長此以往還可能增加宮頸癌、子宮肌瘤的發生風險。
3、不良情緒
長期被不良情緒所困擾,很可能會引發卵巢功能紊亂,促進雌激素的分泌,增加子宮肌瘤的發生風險。因此,要學會自己紓解,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4、隨意使用激素
很多女性為了維持年輕容顏,會選擇吃一些含雌激素的補品,從而導致體內雌激素過量,增加了子宮肌瘤的發生風險,切記不可隨意使用激素。
子宮肌瘤在30-50歲的女性中高發,多數患者可能沒有癥狀,但部分患者也會有腹痛、白帶變多及壓迫癥狀等表現出現。至于出現子宮肌瘤要不要切掉,要綜合度多方面因素和醫生商討,不過與其等到出現了子宮肌瘤再解決,不如平常盡早做好子宮肌瘤的預防。
參考資料:
[1]《高發的子宮肌瘤該拿它怎么辦》.北京日報.2020-12-23
[2]《子宮容易長肌瘤的女人,都有1個共性!體檢發現這2種異常別大意》.騰訊醫典 .2023-03-07
[3]《子宮肌瘤,女性的隱痛》.人衛健康.2020-08-25